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针织物、机织物、非织造布为研究对象,经聚吡咯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导电织物,分别探讨了纱线线密度、织物密度、织物组织、织物面密度对织物导电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织物组织相同的情况下,针织物的纱线线密度或织物密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当纱线线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机织物的纱线线密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但当纱线线密度过大时其导电性反而有所下降;机织物密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改变机织物组织结构时,绉组织、8/3纬面缎纹、蜂巢组织织物的导电性有所不同;非织造布的面密度越大,其导电性越好.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纺织品图案与色彩构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色彩的空间混合原理,提出了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处理纺织品图案设计中织物经纬纱线的配色问题.利用计算机测色技术建立纱线颜色库,再利用配色程序计算出经纬色纱交织后所形成的织物色彩,从而模拟纱线混色后织物的效果,达到快速配色的目的,这样就极大地简化了色织物中经纬纱线的配色问题,提高了纺织产品开发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能更好更快地满足客户和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3.
采用18.2tex纯棉纱线为原料,试织了6种不同紧度的织物,探讨了织物紧度对其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织物紧度的增加,织物的保暖性先减小后增大,透气性会迅速减小直至紧度增大到一定值后变化趋于平稳,吸湿和透湿性在紧度较小时较好.研究结果为设计开发新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居室环境中色彩的不同组合来分析居室环境中色彩设计的特点,论述了色彩的物理、生理与心理效应,及其在家居设计中所起的改变或创造某种格调的作用,指出了不同的设计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5.
用同种原料的纱线,制织结构不同的织物,测试不同覆盖因数和不同平方米重量条件下织物的红外线透射因数.得到了织物的红外线透射因数与织物的平方米重量、覆盖因数和透气率之间的关系.同时讨论了纱线压扁程度对实际覆盖因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实验以纬平针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24tex纯棉纱线为原料,科学地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纱线捻度值进行加捻实验,通过KH-868/KR-838型针织横机编织形成相应织物。对由不同纱线捻度值形成的针织物进行服用性能测试,包括透气性、悬垂性、起毛起球性、拉伸断裂性能,以分析不同的纱线捻度对针织面料服用舒适性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实验得出,对于S捻的24tex纯棉并捻纱线,纱线捻度值在4r/10cm时,织物的力学性能、透气性、柔软性和悬垂性等均达到较理想水平。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在花型织物上模拟纱线交织底纹效果的方法,即通过对织物基础组织矩阵和体现纱线粗细、密度的矩阵闻进行Kronecher叉积运算获得织物底纹效果抖动矩阵,按此矩阵变换花型织物图像的颜色或亮度,实现对花型织物底纹效果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本文设计了一种由高收缩涤纶短纤维与粘胶纤雏混纺中长纱纺制的仿毛织物,讨论了设计中高收缩纤维的含量、纱线结构、收缩率与织物密度等问题,研究了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9.
实测了新合纤面料中具有代表性织物的剪切性能、纤维形态结构、纱线结构与织物结构,然后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织物的剪切刚度与其它诸因素的关系,发现在经向紧度普遍大于纬向的情况下影响织物经、纬向剪切性能的主要因素为经向的织物紧度、纱线的捻系数、纱线的细度及纤维的比表面积,这些结果可供化纤长丝织物的性能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机织物的紧度以及机织物的组织结构对织物撕裂性能的影响.利用纯棉纱线,设计织造了相同经向紧度,不同纬向紧度的平纹、斜纹、透孔、蜂巢、缎纹系列织物,采用单缝法对织物的撕破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织物的撕破性能与织物的紧度、织物的组织结构关系密切.相同组织的织物经纬紧度相差较大时,织物的撕裂强度较小,当织物的经纬紧度相等或者相差不大时,织物的撕裂强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绉组织省综设计在 IBM PC/XT 微机上的实现。详细说明了它的设计原理和方法。提出用低维数组拼接原理产生更多提综方案,以满足10页综以上的数据要求。采用自动与交互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纹板,以及交互穿综设计与组织图同时显示的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方便地实现了6—16片偶数综框绉组织的省综设计。该软件经工厂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现在,利用微型计算机辅助织物组织设计,其优越性越来越被众人理解。在织物组织中,飞斜纹组织和上下坡长不相等的破斜纹是两种装饰效果好、上机图简单的两类组织。作者探讨了设计这两种组织的关键问题:经纱循环数与组织参数之间的关系,即如何由组织参数求经纱数,得出了2个公式。在此基础上,对这2种组织设计的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又以这2种组织为基础。讨论了具有极强装饰效果的派生组织。指出借助微机进行这种派生设计,具有极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In composite applications, 3D woven fabrics used forreinforcing preforms are usually in plate forms. But insome special applications, 3D woven preforms need to bemade with changing cross sections so as to manufacturecomposites with special shapes. Research on 3D wovenstructures and their weave design methods should be firstdone before 3D woven preforms with changing cross sections can be woven on looms.To realize woven fabrics with changingcross secti…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进行双层组织辅助设计,以织物组织结构为依据,以矩阵理论为基础,提出用整数矩阵设计表里分离的双层织物组织及接结双层织物组织的数学模型,把一个三维结构的双层织物组织简化成一个等效的二维矩阵,为利用计算机进行双层组织的辅助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平纹地小提花富于变化,种类繁多,本文针对手纹地小提花的特点提出一套花型设计方法,并建立了数学模型,为平纹地小提花CAD系统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建立了双层组织织物计算机模拟模块的基础上,通过对双层组织织物模拟的实现,提出了双层织物计算机模拟的基本步骤,其中模拟的关键是模拟数组单元的制作。以表里换 层组织的模拟方法为例,探讨了在计算机模拟中,表里换层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用省综法设计绉组织的CAD设计原理与方法,纹板图的自动生成,采用随机产生加适当调整的方法;穿综图的自动生成,采用随机生成加随机调整的方法;对纹板图、穿综图的自动设计与交互式修改,同时显示组织图。在微机上方便地实现了节省综片设计的绉组织上机图。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平纹地小提花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大大减少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近百年来,对织物组织松紧性质,已有不少学者作过论述,但是关于经、纬浮长的不同分布情况以及组织两面浮长差异给予组织松紧程度的影响,尚未引起应有的注意,以致使2/2方平、2/2斜纹和3/1斜纹等组织的松紧程度至今难以区别。本文运用经(纬)交叉处、自由段处和特征飞数等几何概念,对组织的松紧概念提出描述的公式。  相似文献   

20.
Cotton fabrics with different weaves are designed and the influence of weave on wrinkle recovery property and tensile property is analyzed. Weave type plays a prominent part in determining fabric wrinkle recovery property and tensile property. Weave factor C is in direct relation to wrinkle recovery angle and in inverse relation to tensile property. This trend also exists after resin treatment. 3/1 left-twill fabric shows good wrinkle recovery angle and lest tensile loss after resin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