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复苏这门课的认识以及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急救知识的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三年级的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开设这门课的认识。结果对医学生的调查显示,97.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尽早开设这门重要的课程,但有2.5%的医学生认为急救复苏知识在大学仅可作为了解内容,真正的学习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而对非医学生的调查显示,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必要学习这门课程。另外,从所有被调查学生对急救复苏知识的掌握程度看,许多学生对其掌握有一定的欠缺。结论应大力加强普及大学生急救复苏知识的教育;并对教学方法给以改进。  相似文献   

2.
肖冰 《科技信息》2010,(22):250-251
目的:对我院体育类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急救培训,以使更多的"第一目击者"掌握基本的以心肺复苏、创伤急救为主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体育类大学生的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方法:对我院180名体育类大学生进行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大学生进行考核,以判断培训效果。结果:参加培训学生均通过考试,取得选修课学分;培训后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培训前对运动损伤急救技能掌握的合格率仅为1.7%,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6.7%。结论:对体育类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体育类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运动损伤现场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急救知识与技能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的急救知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欠缺,不能处理突发的意外事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使大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技能,以便更好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姚力铨 《科技信息》2013,(16):463-463,464
目的: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时应急救护知识知晓率现状,探讨培养大学生应急救护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对大学生应急救护能力掌握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普遍未接受系统和有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对应急救护知识的掌握普遍偏低;对策:以同伴教育的模式培养大学生应急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全省16所高校(医学院校除外)70个不同院系,1209名大学生.结果显示河南省大学生掌握的急救知识异常贫乏,急救实践技能欠佳.本文针对我省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非医学院校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现了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进一步将此类培训推广到社区和社会的各阶层,从而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急救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应急救护处理能力.方法:从重庆邮电大学2009级、2010级、2011级随机选取118名大学生,进行为期近2个月的应急救护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再对其培训前后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及实践技能缺乏,通过培训心肺复苏、出血救治、毒蛇咬伤处理、呼吸困难急救、骨折关节脱位、溺水救治、烧伤烫伤现场即时处理等项目,再与培训前分析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非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开展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其效果明显,满意度为100%;在高校开展此类培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具有投入成本少,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此类培训完全可以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急救知识现况调查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探讨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356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随机分为讲座组、小册子组和网络组,3组大学生分别接受急救知识讲座、小册子和网络方式的干预,每组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均进行急救知识掌握情况的问卷测试.结果:干预前讲座组、小册子组和网络组急救知识得分分别为50.35±11.18、53.16±13.25、51.42±12.34,平均得分为51.59±12.27,干预后得分分别为84.81±13.26、73.92±10.83、78.19±12.37,平均得分为79.20±11.94,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3组间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72,P=0.209),干预后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58,P=0.000).结论: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亟待提高;3种干预方式均有效,其中以讲座干预方式效果最好,网络次之;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开展不同形式的急救知识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为对象,调研大学生运动损伤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保护措施以及体育教师运动损伤知识与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目的是提高体育教师的安全意识、运动损伤处理和急救实操性应用技能,以减少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师对掌握运动损伤和急救实操应用技能的熟练程度为68.1%,体育教师的运动损伤知识和急救实操应用技能的职后教育培训严重匮缺,只占教育培训的11.6%.建议加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管控,加大体育教师急救实操应用技能职后教育培训的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某大学入学新生进行急救知识认知和需求的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对急救知识的认知非常缺乏,大多数的人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得急救知识,对急救培训有较多需求,94.6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希望获取多方面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结论高校应该正视大学生急救知识的不足和强烈的急救培训需求,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课外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增加大学生应对急症的知识和提高基本的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教育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晓青 《科技信息》2009,(34):I0038-I0038
了解目前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知晓度情况,进行现状的分析讨论。探讨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知晓度相对较少的因素,对几个可能的因素展开分析调查。最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以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这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为培养21世纪各方面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而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州大学城6所高校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福州大学城各类学生对意外灾害和院前急救认知现状,认为大学生对意外灾害和院前急救的认知缺乏,医学专业学生并非比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了解程度高。并针对学生对急救知识的不足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黄少波 《科技信息》2012,(32):420-42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意外事故越来越多;一旦遇到这种现场,机动车驾驶人则需要懂得急救知识;掌握交通意外事故伤的基础知识和现场急救的干预措施,这有利于伤员的后续治疗和危重伤员生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并掌握必要的社交礼仪技巧,对有志于立足社会并求得发展的现代大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大学生在社交礼仪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社交礼仪知识匮乏的原因,反思了高等教育在大学生社交礼仪教育方面的缺陷。结合知识掌握过程的理论和目前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针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社交礼仪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频发的大学生运动伤害事故,从高校体育教师的角度,对体育教师掌握运动伤害急救理论知识、运动伤害急救技能以及立法的缺失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该文主要从体质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急救知识3个方面,以分发调查问卷、走访调查、查阅文献等方式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为高校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支持,促进大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和身心素质的提高,同时推动急救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引起全社会对亚健康的重视,为提高全社会的健康素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和分析山西省在校大学生状况,得知多数大学生对目前生活较为满意,尤其是对家庭环境、学习环境、余暇生活满意度较高,对生活充满信心,对自身健康的态度和健康知识的需求比较迫切,有较高的愿望了解和掌握有关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学生环境意识及环境知识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大学生通过大学课程对环境知识的掌握层次较浅,学校环境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我院开设环境教育课很有必要,环境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学科教育,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院大学生的环境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流体力学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内容陈旧、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应该提倡"先实例,后理论"的思想、应该以工程实例辅助教学以及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等建议,为提高大学生对流体力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哲学素质进行了探索,认为大学生哲学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助于他们掌握化学知识,而且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大学生校内食品消费行为特点,提出针对高等教育阶段食品与营养学教育的建设性意见.本研究对首都师范大学校内大学生进行简单不重复随机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的饮食消费行为习惯以及所学食品营养学知识的应用.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饮食消费注重口味满足感,对配料表的认知程度偏低,仅有28. 0%的学生总是或经常查看配料表;对食品营养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不够深入,86. 0%的大学生了解一些营养知识,了解很多或很少的大学生占14. 0%.因此应结合大学生日常食品消费实际开展食品营养学教育,改善食品营养与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