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是科学家从电子邮件中得来的.一位署名为N的人在邮件中详细描述他的祖父(西西里人)如何驾轻就熟地学习各种语言,到临终前他能说70种语言,用56种语言来读写.收到这封电子邮件的是英国伦敦大学的语言学名誉教授迪克·赫德森.据N描述,他的祖父曾在20世纪初来到纽约,当时只有20岁.他在那儿做铁路搬运工,因此经常与说着不同语言的旅客接触.N说,他曾亲眼目睹祖父将一张报纸译成3种语言.  相似文献   

2.
听听那鸟语     
金花 《科学之友》2001,(3):21-22
细细聆听声声鸟鸣,有的婉转悦耳如民间小唱,有的高亢激越如华堂交响,有的轻言细语真情洋溢,有的如诉如泣似悲苦万分,真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百鸟啼鸣各千秋世界上的所有名鸟,除了以自己天生的语言,自由自在地唱歌以外,还能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和别的一些声响。如鹦鹉的巧嘴学舌,美国的一位鸟类学家养的一只鹦鹉,会用8种语言说:"您  相似文献   

3.
动物能像人一样说话吗?能。"鹦鹉学舌"是人所共知的,美国鸟类学家杰纳就驯养了一只"鹦鹉语言专家"。这只绝顶聪明的鹦鹉会用汉语说"热烈欢迎",用英语说"该死",用阿拉伯语说"真主保佑",并能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同步进入语言所指绘的情感氛围中,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帮助聋人需要我们树立这样一种观点:聋人除了不能听,什么都可以做。聋人可以拥有手语语言,它虽有别于口语但能与正常人一样表达深厚的情感;聋人可以有一个深以为傲的独特文化;对聋人来说,掌握丰厚的知识技能要比学会听和说更重要……这些声音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双语双文化。  相似文献   

6.
木村资生先生的中立说问世以来,已经20年过去了.尽管这是一位日本人创立的学说,但在我的周围,还是不了解者居多。中立说何以如此流传不广?因为这个学说非常费解;加之,自以为大致能懂得其表述的人,多数似乎都不赞同,或不愿赞同。这个学说的热心支持者,主要是一些以分子一级知识为先入之见的人;原先喜爱进化论、基本同意达尔文主义的学者,一般都不肯直截了当地承认中立说。中立说之所以难懂,决不是因为它运用了高度抽象的数学语言,而是由于它那中心内容的表述方法。  相似文献   

7.
闫春 《科学之友》2009,(9):146-146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使学生同步进入语言所指绘的情感氛围中,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帮助聋人需要我们树立这样一种观点:聋人除了不能听,什么都可以做. 聋人可以拥有手语语言,它虽有别于口语但能与正常人一样表达深厚的情感;聋人可以有一个深以为傲的独特文化;对聋人来说,掌握丰厚的知识技能要比学会听和说更重要……这些声音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双语双文化.  相似文献   

9.
由英国Icogno人工智能公司的专家罗洛·卡彭发明的一种会说40种语言,能同时与2000人聊天的最聪明机器人乔治,最近在英国获得“勒布纳”奖,这个科学奖项是专门颁发给与人类对话的最可乱真的机器人的。  相似文献   

10.
<正>十几年前科学家以为说双语是一个劣势,因为两种词汇表的存在会导致儿童的语言发展滞后。但随后很快就证明,与只说一种语言的人相比,说双语者在执行要求注意力、抑制力和短期记忆(合称"执行控制")的任务方面表现更好。这一优势被认为源自对两种语言的长期使用。但也有人质疑这样的优势是否真的存在,因为它并未在所有的同类研究中观察到。就算它真的存在,其机制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1.
正孙中山先生曾说过:豆腐是穷人的肉食。豆腐在中国已有了千年的食用历史,但到20世纪50年代,大豆才开始出现在美国人的餐桌上。有研究说:大豆是精虫杀手,因为大豆中的某些成分能造成精子数量下降,影响男性的生殖能力。不过,这项研究一经面世即遭到质疑。英国专家指出,豆制品是亚洲很多国家民众的主要食物之  相似文献   

12.
超级建筑     
《圣经》中有个通天塔的故事:古时候天下人都说一种语言,人们计划修一座高耸入云直达天庭的高塔,以显示人类的力量和团结。塔越建越高,惊动了上帝。上帝施展魔法,弄乱了人类的语言,使人们不能沟通,高塔无法继续建下去。就像通天塔故事里所讲的那样,当代的建筑师们一直在为增加大楼的高度而努力,他们对摩天大楼的追求似乎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3.
田保福 《科学之友》2007,(9B):140-141
成熟的产品通过产品语义设计可以准确地表达产品,我们从语言还原到设计,从产品语言内容入手也能描述出设计定位,要把产品看成一种符号,一种语言标志体现一种产品语言,创建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4.
成熟的产品通过产品语义设计可以准确地表达产品,我们从语言还原到设计,从产品语言内容入手也能描述出设计定位,要把产品看成一种符号,一种语言标志体现一种产品语言,创建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一年四季,我们都能欣赏到大自然赐给的礼物——鲜花。科学家说,世界上开花的植物高达20多万种。古今中外的人们都爱花。“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诗人自居易1 000多年前在《买花》诗中这样写道:“春桃一片花如海,千树万树迎风开。花从树上纷纷下,人在花底双双来。”  相似文献   

16.
田保福 《科学之友》2007,(18):140-141
成熟的产品通过产品语义设计可以准确地表达产品,我们从语言还原到设计,从产品语言内容入手也能描述出设计定位,要把产品看成一种符号,一种语言标志体现一种产品语言,创建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7.
紫藤 《科学之友》2006,(3):22-22
长得像袋鼠、能跳能飞、袭击前会散发出硫磺气味最近,一种叫“丘帕卡布拉” (Chupacabra),即山羊吸血鬼的怪物又在美洲的一些乡村出没了,令当地村民惶恐不安。据悉,这种怪物在20世纪90年代曾在这些地区出现过。目击者说,它外形像  相似文献   

18.
文字和通信     
钱文浩 《科学通报》1956,1(10):18-18
一作为通信工具的文字文字是人类通倌的工具。用文字来传送(交流)思想,是各种通信方式中的一种.一般把文字理解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如果仅仅这样理解,则是不够全面的。事实上,文字之记录语言,仅仅是人们利用它达到通信目的的一种手段,并不是它的最终目的。如果把文字仅仅理解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就有可能造成一种倾向:为记录语言而记录——如果是拼音文字,就有可能使文字成为一种语音学上的标本,却未必能成为一种好的工具。语言学家反对把文字和音标(或昔标文字)看成  相似文献   

19.
昆虫的“语言” 是什么? 昆虫也会运用各种“语言”,使彼此了解,如: 音响“语言”:一般雄虫用发音器摩擦发音招引雌虫,如蟋蟀、蝉等。 激素“语言”:一只白蚁发现巢壁破裂或群体中出现“敌人”,会立即释放一种外激素,招来同伴修理“房屋”(蚁巢)或歼灭“敌人”。 形象“语言”:一只工蜂侦察到蜜源后,回到巢里用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 气味“语言”:一只苍蝇发现了可口的食物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气味,招引同伴接踵而来,共享美餐。 色彩“语言”:有些昆虫的体表  相似文献   

20.
引言在计算机科学中,没有什么比语言与计算机的关系更为密切。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创造了三种类型的语言: 1.命令型语言,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到FORTRAN及Ada都属于此类语言。 2.函数型语言,其代表作有Mc Carthy的纯LISP及J.Backus的FP语言。 3.逻辑型语言,其代表作有PROLOG等语言。与这些语言相对应的计算机结构体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