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浅析扩大进口对解决我国外贸顺差问题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书魁 《科技资讯》2007,(3):175-176
近几年来,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迅速增长同时,商品进出口不平衡,顺差较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422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3.2%;外贸顺差由2004年321亿美元猛增至1019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预测,2006中国贸易顺差将超过1,200亿美元,外贸顺差进一步扩大。我国与许多国家的贸易摩擦都是起源于贸易不平衡,特别是我方长期顺差过大,极容易引起对方国家企业界的不满。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进出口总体情况以及两种降低顺差水平的比较分析,证明解决顺差过大问题最有效最可行的办法在于扩大进口。  相似文献   

2.
周江 《今日科技》2006,(8):42-44
中国自加入世贸以来对外贸易有了迅猛发展,2005年增长了23.2%,出口总额达到14221亿美元,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更加巩固了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据中国海关贸易形势报告预测,2006年我国外贸增幅将保持在15%左右,虽然增幅有所减慢,但由于基数大,对外贸易总额将会超过1.65万亿美元。然而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中国出口行业将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外贸出口频繁遭遇名目繁多的非关税壁垒,如绿色壁垒、技术性壁垒、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被一些国家所承认,反补贴这一措施将会成为中国外贸出…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翻两番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也将———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势显著,贸易平衡状况逐步改善,贸易竞争力显著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为我国外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贸易竞争力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总额达到3269.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655.4亿美元,进口额为1614.3亿美元,分别…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经济界而言,过去的2005年堪称贸易争端年。美欧对华纺织品特保争端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社会反响最大的贸易争端,其波及中国就业人数之多、涉及出口金额之巨均为此前中国对外贸易争端所未见,中国与外国贸易摩擦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一年里有了显著发展。在深度方面,“人民币升值论”和要求我国调整整个经济结构的压力始终存在,我国外贸顺差接近1000亿美元大关更加剧了贸易伙伴对我国的压力;在广度方面,不仅贸易争端涉及的商品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且外国对华贸易保护工具进一步“创新”,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新型保护主义手段崭…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底,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历史性地突破10000亿美元,贸易大国年底重新排序,中国将超过日本,名列世界第三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短短三年间,进出口总额翻了一番,这与中国积极吸引外资的政策和近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成功业绩密切相关。中国引进外资已经连续十多年居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蓝色贸易壁垒(劳动壁垒)是继技术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等非关税贸易壁垒之后的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中国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国,在劳工标准的相关立法和执法上存在诸多问题。新时代下有关劳工标准的发展要求中国做出选择和改变,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和进行区域对话,寻求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时,中国应加快完善相关立法,加速企业转型,提高行业协会服务水平,以减少贸易摩擦,增强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乔柔锋 《甘肃科技》2010,26(21):127-129
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成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措施在国际贸易中被发达国家作为贸易保护工具得到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正经受着来自西方国家越来越频繁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挑战和冲击,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其中,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尤为厉害。如何消除这些消极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在详述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各种影响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认为,政府要主动防范发达国家对我国的侵略性绿色贸易壁垒,要从环保法规方面的立法入手,构筑自己绿色贸易壁垒。同时,企业也要开发绿色产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只有政府与企业加强有效的联合行动,我国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增强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0引言2018年3月22日,美国计划对约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正式爆发。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双方一直都有紧密的贸易联系,美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这次的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中美之间的贸易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9.
历时14载,艰难曲折,继中欧5月19日达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协议之后,美国众议院24日以237对197票顺利通过了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提案。 入世两个最大的“拦路虎”被搬掉,可喜可贺。今后中国与世贸组织10多个成员国的交往将尝到最惠国待遇的甜头,有人预测将获得十大好处,有人估计进出口贸易将由1998年的3200亿美元增至6000亿美元,有人断言外商直接投资将由1998年的45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 太好了,那么——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面临的非关税壁垒问题的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关税贸易壁垒是近年来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重大问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根据自身的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对中国设定了不同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基于壁垒系数的概念,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出口行业的,综合测算技术性贸易壁垒指标(TBT)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SPS)双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计算方法.并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多个行业非关税型壁垒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西方发达国家技术性壁垒的贸易策略的建议.以上工作还为多家实际外贸型企业的出口策略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当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美元指数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借鉴Johansen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利用GARCH模型计算月度波动率,对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我国进出口总量月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及其波动以及美元指数及其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国的出口影响较大,而对进口影响较小;美元指数的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幅度较大.同时,研究表明美元指数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是.研究证明,自加入WTO以来,中国的贸易失衡状况不仅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有关,也和美元本身汇率水平及其波动有关.研究结果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政策和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Gl)I,)269471992年人均(“)I’46454 r’3气s卿卞(亿美元)4525.,声55!们.‘. 。.、400() 9 已.二 0. ,︸......................百.吕.......皿...................nU .00﹄O0 103P‘哈“会、念叼l叮)叮]吸l。寻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加t大美国香台韩中港海国国(地!凡)香台林.中港湾国国于也卜,印度尼西亚非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断西兰日本澳大利亚加布大英国年进出口总额一美国,3.26出口澳大利亚!新西’全仆新加坡I26.吕3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进出口总额比重 (}卯度尽两亚”香港3.28口曰口若·…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台湾的经济形势台湾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贫乏的小岛。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利用地理位置和海上运输的独特优势。台湾长期以来采取积极利用各种形式的外资与大力促进出口相结合的政策,把对外贸易作为其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振兴出口带动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51~1981的30年间,台湾进出口总额由3亿美元激增至438亿美元,增长145倍,年平均增长19%;其中出口增长170倍,年平均增长20.2%;进口增长105倍,年平均增长18.1%。1986年进出口总额达到639.54亿美元,顺差156.24亿美元,居亚洲“四小龙”之首。1987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估计将突破800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国际经济也进入了贸易摩擦的高发阶段,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与此同时,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出现了诸多新特征,“知识产权壁垒”、“舆论壁垒”等新型贸易壁垒的出现使得我国农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难度加大的同时,也必将削弱农产品的竞争力。面对这种困境,我国政府和农产品出口企业应当适时采取相应对策,以保护我国农业大国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外经贸人期待已久的目标终于提前一个月实现了!根据海关总署2004年12月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1~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03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出口5296.1亿美元,进口5087.7亿美元,分别增长35.7%和37.3%,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08.4亿美元。中国首次实现了年度对外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的目标,成为仅次于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指日可待。年度对外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这无疑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里程碑,因为这一数量扩张伴随着贸易商品结构的提升。20余年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可以归结为两个上升:出口总额中制成…  相似文献   

16.
利用SPSSl9.0软件对中国1990—2011年的进口、出H、净出口额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做了一元线性回归,发现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口、出口额即进出口总额之间的相关性较强;然后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利用eviews6.0软件对GDP与进出口总额两时间序列做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函数分析、方差分解分析,得到结论:进出口总额是GDP的Granger原因,而GDP不是进出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接着又利用SPSSl9.0统计软件作图功能对我国2011及2010年的对外商品分类金额做了简单箱图和堆栈面积图,比较直观的分析了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最后对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当前现状出发,探究我国进出口贸易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约束的原因及其不利影响,从而就其根源进行分析,并从中提出应对的相关措施与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杨旸 《科技信息》2007,(1):211-2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实现,贸易的区域性价差进一步消失,将进入全球性的买方市场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此大趋势下,买方的地位不断提高,出口贸易方式将朝着有利于买方的方向发展.出口商在销售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坏账风险.例如2005年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进出口总额超过1.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国,但欠账率高达4%,逾期未收汇金额达200亿美元,其中约1亿美元应收账款将可能成为呆账或坏账.本文对坏账风险的产生及防范控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以实际案例做为论据,希望能对广大出口企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美国贸易代表署一年一度的《国别贸易壁垒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已于4月2日发布了。作为美国最大的货物贸易逆差来源地,中国继续“享受”特殊待遇:《报告》全文650页,总共指责了63个贸易伙伴的“不公正贸易行为”,其中关于中国(不包括香港特区和台湾省)的分报告就占了69页,远远超过欧、日等美国主要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06,(8):62-63
进入2006年,上海市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十五”时期较快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的态势十分喜人:其增幅高于上一年同期的增幅,其增速高于同期外贸商品出口总额的增速。但是,今年上半年近几个月来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外贸商品出口的比重出现持续微降的趋势,因此,今年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状况喜中有忧的发展态势值得关注。高技术产品出口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增幅2006年1 ̄6月份,上海累计外贸商品出口5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7%,其中,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207.94亿美元,同比增幅29.1%,高于去年同期增幅(25.9%)3.2个百分点(图1)。如图1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