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此句是这一章中的关键句,在语意的阐述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辨析了"象"和"爻"之后,更确切地说是圣人对两者进行设定后,更直接的目的是在于对大道的解读和应用,用在治国安人的过程中,这是儒家对《易经》解析的立意之所在。此句之后随之是更为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小易 《科技智囊》2008,(8):73-73
这是六十四卦中“中孚”卦“九二”的“爻辞”。在此句中,“爵”一指酒,引申为官位;“靡”是治理、分享的意思。整句直接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鹤在树荫下面鸣叫,小鹤随声应和着,我有好酒,愿意和你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3.
小易 《科技智囊》2012,(1):81-81
上一句中谈及“天地、四时、日月”所对应的法象、法理的边界,这一句更着重谈的是人文环境下的边界,如崇高、备物立器,先来看“崇高莫大乎富贵”。  相似文献   

4.
这一句继续承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章节主旨,并最终推出“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大结论。综合来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前半章强调对“果”之“因”的把握;而后半章则重点在于对“因”之“果”的阐化。不难看出,因为《易经》的导引和开示,人们掌握了认识世界的要义,进而了解到隐藏在“象”之后的“理”,从而能够读懂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故知幽明之故、故知死生之说、故知鬼神之情状、故不违、故不过、故不忧、故能爱”这一系列的结论即为水到渠成的结果。这最后一句是  相似文献   

5.
过去注家解释《天问》“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礼天下,又使至代之”四句字面意义基本准确。但是不能定为何人何事,仍是不得其解,根据这四句在《天问》中的语境和历史文献考证,可以确定为周公故事。  相似文献   

6.
小易 《科技智囊》2006,(11):67-67
联系上两期的内容,稍加通览可知,前后两句还是以系辞的由来和意义为纲要。上文中谈到将“吉凶者、悔吝者”两者分别归结为“失得之象和忧虞之象”,倾向于主观世界的推理和现象总结,而顺承下来的本期要谈“变化者、刚柔者”,则更多的带有客观世界的归结意味。若以中心主体而言,上半句是以人的内在为主,而下半句则以天地外境为核心。四个分旬对仗工整、层次分明,阐义精到的同时又不失文学之美。不敢太多沉迷于文字之中,还是多揣摩词语后面的深意吧!’  相似文献   

7.
小易 《科技智囊》2007,(1):59-59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能够“居而安、乐而玩”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动静有常”的人生幸福!“居而安、乐而玩”是君子静处时的人生态度,而静处当然不仅是指一个人安静的独处,达只是外在表象上的“静”,此静为心静,就是原句中“安”的意指。中国人很讲求“安”,比如“安居乐业”,但这还是安身的层面,更深层的首要在于“心安”,进而才可能达到“立命”的程度。如果  相似文献   

8.
小易 《科技智囊》2011,(11):81-81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一句接上一句“是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几个短句环环相扣,逻辑紧密。识解达一句的时候,首先引我发问的是“仪”字,古人为何用两仪而非两端或两类、两处?查要看“仪”的本义,《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度也。度,法制也。毛传曰。仪,善也。又曰。仪,宜也。又曰。仪,匹也。其义相引伸。古书仪但为义。今时所渭义,古书为谊。  相似文献   

9.
小易 《科技智囊》2006,(6):57-57
所谓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是对“乾、坤”所秉持的“易简”原则进一步的推演:大道运行, 容易就更易于了解“易”的本质,简单就容易遵从。后面一句则环环相扣进一步说明了“易知”、“易从”的好处:容易了解“易”平直的本质就会有亲附,简易顺从、容易遵从就会有功效,有成就。容易感知就使人不费解,就容易使人有亲近感和依附感,而容易遵从就意味着容易施行,就容易形成阶段性成果。的确,看看很多人的成功经历,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对《诗经·卫风·氓》中的“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历代所解颇有不同。郑《笺》以此为追述之笔:“我乃渡深水,至渐车童容犹冒此难而往,又明己专心于女”,其后孔《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均申郑说,以为本句乃“此妇更追溯来迎之时”,“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明己专心于汝”。然如依此说,则势必打断全诗由婚前至于婚变按时序追述的章法。朱熹《诗集传》别立新说,认为这是写女子婚变后“复乘车而渡水以归”,其后也多有承此说法者。但此说亦可商榷。因本句前之“自我”二句言婚后生活,后之“女也”四句斥夫之无德,均为叙事之笔,而中间忽以…  相似文献   

11.
从句式本身的使用频率、P项关联词语的使用、语义关系与语义特点和语用及其各种情况的使用频率四个方面比较了“不仅仅P,而是Q”和“不仅P,而且Q”两种句式。认为:它们在以上四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别。尽管在一定条件下,极少数“而且”句和“而是”句存在着相通之处,但是从总体上看,它们是既有联系更有差别的两种句式。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认为苏轼欣赏秦观《踏莎行》最后两句“尤为皮相”,这不是单纯地品评具体词句,而是先生在文学独立性模糊的特殊时期对文学审美理想和本体的捍卫。  相似文献   

13.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是《左传》里的一句话。目前人们对这句话比较一致的理解是“曾对晋君(惠公)施给恩赐”。但是,从上下文和说话人的语言特点看,这种理解并不准确。根据语法、修辞分析和前人已有的成果,此句应理解为常见的被动句式,意即“您曾被晋君赐予过呀”。这是烛之武使用的一种语言技巧,这种理解更符合文章的原意。  相似文献   

14.
小易 《科技智囊》2010,(5):81-81
这句话作为这一章节的结尾,直译过来是:孔子说,“了解《易经》的变化道理的人,岂不就能知道神的所做所为了吗!”作为对这一章中前面大段文字所阐释的卜卦的过程、方法的总结,这一句结语落在了对《易经》强大力量的引申上,知道之人必知神。  相似文献   

15.
小易 《科技智囊》2006,(8):71-71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此句是《系辞》上传第一章最后一句。从字面上理解,顺承上几句的演绎逻辑,从易知、易从推导出可亲、可久,最后又归结到圣人的“德”与“业”,可以看到,从“乾”、“坤”的“易知”、“简能”最基本的原点出发,到这里已经演化出盛德与大业,推演的脉络是清晰的、顺理成章的。最后的归结点再进一步放大,即天下的道理可尽收于此。把握了天下的道理,获得了道的真谛,则“人生的本位”、“人生的价值”都可以从中“自然天成”落定了,换句话说天下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此句是《系辞》上传第一章最后一句。从字面上理解,顺承上几句的演绎逻辑,从易知、易从推导出可亲、可久,最后又归结到圣人的“德”与“业’,可以看到,从“乾”,“坤”的“易知’、“简能”最基本的原点出发,到这里已经演化出盛德与大业,推演的脉络是清晰的、顺理成章的。最后的归结点再进一步放大,即天下的道理可尽收于此。把握了天下的道理,获得了道的真谛,则“人生的本位’、“人  相似文献   

17.
“He is anxious to teach”与“He is difficult to teach”中“be”的位置一致,但其论旨角色不同,“he”在前句中是施事,但在后句中是受事。乔姆斯基中的“标准理论”以及玻尔马特“非宾格动词假设”理论和“普遍联系假设”理论对此现象进行了阐释。其中玻尔马特之“非宾格动词假设”理论对此及其他相关现象更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周盼 《广东科技》2007,(11S):27-29
“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说起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许多人都会会心一笑,简单而不失哲理意味的九个字,让千家万户的生活从此与“美的电器”结下不解之缘。弹指一挥间,40年的风雨历程走过,如今的“美的集团”业已是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企业之一,成为国内空调行业中当之无愧的翘楚!  相似文献   

19.
小易 《科技智囊》2007,(7):75-75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遇,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一句继续承接“《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章节主旨,并最终推出“故神无方而《易》无体”的大结论。综合来看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前半章强调对“果”之“因”的把握;而后半章则重点在于对“因”之“果”的阐化。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建设》2014,(6):36-39
要问现在是什么社会,很多人都会回答:“信息社会”。要是再追问一句.什么是信息社会?估计很多人都有各种答案,却抓不住头绪的感觉,最后只好打趣一句“有事问百度”。“有事问百度”正是信息社会的一个上佳注脚。在编者“百度”了一下之后,得到这样一个释义: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