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沛霖的《诗经》研究是对《诗经》学史建构模式的超越,对《诗经》研究作了多方面的深入与拓展,彰显了研究上可贵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2.
《诗经》在中国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研究《诗经》的章、作,篇幅远远超出了《诗经》自身的千万倍,其中名篇之多,令人举不胜举。因此,笔研究《诗经》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选择。本不是全方位的、而仅试从《诗经》中所反映出的爱情意识和妇女的社会地位入手,作些社会历史的研究,从而成为“中国学中的女性形象”专栏中之一篇。  相似文献   

3.
《毛诗正义》是《诗经》学史上的精典,汉学《诗经》解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外学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韩宏韬博士的《〈毛诗正义〉研究)》又将《诗经》学研究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毛诗正义〉研究》围绕着《毛诗正义》的本质和特征,以问题组织章节,并立足文献,将问题置于经学史、文学史和初唐时代的背景中进行考察;考索了《毛诗正义》的作者和分工问题、体例问题、经学成就、文学思想等,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和富有创意的新说。  相似文献   

4.
《左传》无疑是一部体大思精的鸿篇巨帙,其实也是一部文学性可读性很强的史传文学名著,称得上是趣味盎然,百读不厌。请看史实:(-)刘子政(散)玩弄《左民》,童仆妻子皆呻吟之。——《论衡·案书》这里的“玩弄”指反复研习;“呻吟”指熟读吟诵。刘敬是汉代第一个为《左传》辩护之人,曾上书皇帝要求列《左传》于学官。他爱好《左传》到了痴迷的程度,影响所及至于全家男女长幼都能背诵吟咏《左传》。像这样传为美谈之事,历史上大概只有东汉郑玄家婢熟读《诗经》、能以《诗经》对答的故事,方能与之媲美吧。(二)(杜)预常称(王…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在《诗经》训诂研究中点燃火炬 ,开辟新路 :突破了“以古证古”的局限 ,把《诗经》放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下进行释义 ,从而获得更丰富的训诂资源 ;把《诗经》训诂与美学、心理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从而使传统训诂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结出许多新鲜的训诂理论 ,为当代《诗经》训诂学的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的贡献不仅有利于当代训诂学 ,也利于中国阐释学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诗经》“二南”所反映的先秦求婚礼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二南”(《周南》、《召南》)中许多诗篇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婚恋礼俗内容,从中可见当时青年男女在结婚前有男子向女子求婚的礼俗。从“二南”中的有关诗篇来看,这种求婚礼俗还具体表现为四个主要特征:一是男子在仲春二月以猎取的动物为礼物向女子求婚;二是男子用捆束柴薪幽会姑娘。表示要亲自迎娶她;三是贵族男子求偶重视德、貌;四是女子求偶重视勇敢、诚信。  相似文献   

7.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学史》在一定程序上满足了高校古典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求,章骆本《中国学史》的特色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深刻而又具体地揭示了中国学史发展的历史流程,二是“中观”体认把握适度,学的时代特色和风格鲜明,三是微观描述精彩贴切,展示了学史特有的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8.
今人认为朱熹《诗集传》废《毛诗序》不用,直接从文学角度求之于《诗经》。而《诗集传》对诸诗的题解。有近三分之二沿袭《毛诗序》,故“废《毛诗序》不用”的说法不能成立。朱熹反《毛诗序》的言论主要集中在“淫诗”和《诗经》尤其是“小雅”诸篇的写作时代两点上。“淫诗”说为朱熹承袭《论语》及《礼记·乐记》之说而来。但朱熹的推论犯了逻辑方面的错误,其“淫诗”说缺乏可靠的依据。《诗序》作者离开《诗经》写作时代下限不远、其所说时世较为可信。朱熹反《毛诗序》的主要目的,一是认为《毛诗序》为汉儒或村野妄人所作;二是认为《毛诗序》有害于温柔敦厚之“诗教”。其反《毛诗序》的根本目的,是想借解《诗》来为其理学思想服务。  相似文献   

9.
傅璇琮先生作为当代学者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在数十年的学术研究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与学术个性的思想体系,其来源,一是以丹纳《艺术哲学》和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为代表的西方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观;二是中国传统 学方法,尤其是以王国维、闻一多、陈寅属为代表的前辈学术大师的启示。其学术思想体系一是以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 体的方法论,二是关于古典文学研究总体设想的学科论,三是关于研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的服饰描写绝非可有可无之笔.考证《诗经》服饰,于诗义往往有豁然开朗之明。本文即通过对狐裘的考释,证明《都人士》中的“都人士”绝非“都人之有士行者”(郑玄语)的庶人;而《旄丘》中最难解的一句“狐裘蒙戎”正是黎国大夫争当新主的形象描写;通过对“帨”的考释,廓清了《野有死麋》中有关帨为何物的种种龚葛莫辨之说。  相似文献   

11.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有1400多首,其中写雨的诗有50多首。这些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以“雨”命题的诗(38首);(二)写“雨”却不以“雨”命题的有《白帝》等;(三)诗中带有“雨”的句子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纵观杜甫写“雨”诗,有三个特点”(一...  相似文献   

12.
《答李翊书》阐明了韩愈关于文学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一)学习古文应以德为本,以言为表;(二)学习古又要勇于创新,坚持“唯陈言之务去”;(三)学习古文贵在长期坚持,不能求其速成;(四)学习古文要有一个高远的目的;(五)学习古文,要以“气”为先。  相似文献   

13.
对口单招生的学习基础、素质、个性等与统招生存在较大差异。教师必须从其特点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一)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四)教给学生读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五)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对“差生”予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郑卫之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诗经》研究史上有一个对“郑卫之音”批判的传统,从孔子到《乐记》是从音乐的角度来说“郑声淫”(过渡)的;到了宋代对“郑卫之音”作了曲解,认为是“淫奔之词”,“五四”以后认为“淫奔之词”恰恰是反礼教的,值得肯定,纵观对“郑卫之音”的研究,主要局限一是没有注意“郑卫之音”的本意是指过度,过分,二是没有区分孔子个人爱好和评价标准的不同,三是没有区分孔子与后儒观点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工业分析》专业的部分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一是突出职业特色,加强与基础理论课的衍接,使《分析化学》从内容选择上做到少而精,为加大实验比例创造条件;二是拓展知识面,扩大就业适应性,在《有机分析与分离方法》中充实进有关新材料革命内容;三是突出职业技术基础理论及操作训练,突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训练;四是在各个环节中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将说话与识字进行相结合;二是借助信息技术扩充内容,将知识拓展;三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促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工业分析》专业的部分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一是突出职业特色,加强与基础理论课的衔接,使《分析化学》从内容选择上做到少而精,为加大实验比例创造条件;二是拓展知识面,扩大就业适应性,在《有机分析与分离方法》中充实进有关新材料革命内容;三是突出职业技术基础理论及操作训练,突出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训练;四是在各个环节中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硕鼠》中“逝”的注释质疑高中语文第五册(必修)《(诗经)两首》中《硕鼠》一篇对“逝将去女”的“逝”是这样注释的;“[逝]往。逝将去女,将去女而逝。”我认为这一注释是谬误的。将“逝”释为“往”。已属牵强,而把“近将去女”解释成“将去女而逝”更显附会。...  相似文献   

19.
孔子、汉儒以来,一直把《诗经》作为政治教科书,而忽略其文学价值。刘勰《文心雕龙》的问世,才开始扭转这种局面,刘勰在前贤评述《诗经》的基础上,承继发展,革故鼎新,就《诗经》的地位、体制、世情、写实、意境、风骨、影响等思想与艺术诸方面的问题,第一次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评价,所论多发前人所未发,实避难以可贵,刘勰所确立的诗经观,为《诗经》的文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诗经》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价值与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主要指研究使用化学物质治疗疾病时引起机体机能变化机制及机体对药物处置的学问。德国人施米德贝尔(O.schmiedeberg.1838~1921)首创的实验药理学成为近代药理学的基础。而药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著作《诗经》、《山海经》和《五十二病方》等医药典籍中都记载了多种动植物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