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媒体误导是公众对反全球化运动产生误解的根源。公众对反全球化有三种误解,即反全球化就是反对全球化本身,反全球化运动暴力倾向严重,反全球化就是反对资本主义。澄清对反全球化运动的误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反全球化运动的本质和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全球民族主义运动是世界当代史中并驾齐驱的两大历史现象.一方面,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另一方面,民族主义运动此起彼伏.从长远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传统的民族主义发出严峻挑战,但历史的事实证明,世界民族主义异常活跃,正是全球化进一步加强的结果,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是民族主义对全球化的一种必然反映,而经济民族主义的加强是这一历史事实的最好说明.  相似文献   

3.
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分析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一场矛盾运动,是时代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与商品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它面临着现实世界体制的种种阻碍以及各种各样的矛盾制约,甚至有"反全球化运动".全球化运动在"正"、"反"两种矛盾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缓慢发展.  相似文献   

4.
尽管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各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反对与抵制,但经济全球化仍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由此带来了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想利用经济全球化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则想参与经济全球化以加速发展壮大自己。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西方发达国家是主角,他们企图通过经济全球化再一次整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并呈现出新的强劲势头。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背后是资本扩张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流遍世界,而利润流向西方。如何利用经济全球化,实现本国的现代化,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千年之交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转换思路,与时俱进,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要在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重新认识国家主权;要反对强权政治,坚决捍卫国家主权;要坚持内部改革,不断增强国家主权;要充分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国家主权;还要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和民族文化,不断巩固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文化主权。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既有经济的内涵,又有政治文化的内涵。综合起来,经济全球化中商品的运动、资本的流动、信息技术、跨国公司和大众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的与国家领土、国家主权和公民相冲突。因此,经济全球化时代公民的主权意识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主权观念正在越来越多地让位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新的时代,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已是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严峻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要特征,它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共同作用于时代发展的全过程;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决定着未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弱势国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发达国家应重新审视其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尽量减少或避免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发展中国家既要利用全球化有利的一面不断发展本国经济,又要利用“反全球化”运动维护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  相似文献   

9.
从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始作俑者,它们已经成为这场运动的主题,而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加入全球化的潮流,希冀以此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然而应该引起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重视的是,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无限光彩的后面却隐藏着陷阱,我们需要采取恰当的对策来防止陷于其中.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的一体化,而且必然导致民族化的整合,即化全球化。本质上,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固有的内涵。但化全球化不意味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本土化的湮灭。在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本土化的复兴”和“全球支化的生成”将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主权遭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和挑战,许多曾被视为国家主权范围内部的事务,突然失去了自己的护身符,被裹进全球化的大潮。在这一背景下,很多西方学者纷纷提出了“主权过时论”“主权终结论”“世界政府论”等各种主权理论。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国家主权“何去”“何从”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处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族国家主权的历史变迁,从全球化的视阈下重新解读国家主权,进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重构作一个诠释。  相似文献   

12.
许海啸 《科技信息》2010,(21):I0196-I0197
传统武术的全球化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过程,从全球化的意义上思考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使武术逐步成为一项世界范围内的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构建全球化背景下对传统武术认同提出基本原则和策略:“注重实用”、“兼容并包”、“和谐统一”原则和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武术应该的向世界“正本”;并积极借鉴外国传统体育传播经验;让青少年产生认同和兴趣的师徒传承方式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不以进入“奥运会”为终极目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中期,徐炳昶和李宗侗主编的《猛进》周刊是当时一种有进步倾向的政论性周刊,它与鲁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鲁迅对新报刊给予了实际的支持,除了在群众运动中同青年站在一起外,还写了《通讯》、《并非闲话(二)》、《十四年的“读经”》、《碎话》等杂文,支持他们反对胡适、章士钊、陈西滢等人的斗争。杂文内容包含了重新提倡“思想革命”,寄希望于知识青年,揭露和批判了胡适、章士钊、陈西滢等人“正人君子”的嘴脸等,这在鲁迅思想发展上有重大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前,"街舞运动"的主要群体是大学生,他们主导着高校"街舞运动"的发展。然而,我国目前对"街舞运动"缺乏科学的研究,很少涉及街舞的分类、课程设置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鉴于此,本论文对"街舞运动"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就高校"街舞运动"发展的特征、不足及发展态势等方面展开论述,以为高校"街舞运动"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对高职应用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及时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改革,以“平台+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6.
卡尔·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首次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也分析和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反对哲学?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哲学”,是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哲学。但是柯尔施没有能够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也没有真正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峰 《科技咨询导报》2009,(20):208-208,210
体育全球化对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产生巨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体育文化内涵的丧失和民族体育保护的现实困境,因此,我们要为民族体育找到新的出路,要实现民族体育文化的“本土化”和世界体育的“全球化”的互补。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接触日益频繁,从而加大了东西方大众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突。由于在成长发展上的后发性,中国大众文化成为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重要途径,面对全球化的压力,中国大众文化不能退却畏缩,而应该以积极的“中国化”姿态来迎接挑战,用中国自己的大众文化构筑防止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七子派“复古而陷伪”是一个历史命题.这一命题经过历时性的层层累加.达到了对七子派复古的丑化和妖魔化效果。这一命题有很大局限性,其弊端主要有三其一、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全面理解,侧重于从文学层面进行过度化概括;其二、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多层面阐发,将七子派视为一个整体,无视主流与末流之别;其三、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动态考察,未从变化的角度把握七子派成员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刻意制造七子派与其他文派之争,无视各文学流派之间的交融与传承。王世贞晚年提出“有真我然后有真诗”,有矫正七子派末流之弊的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