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大猷 《科学通报》1956,1(2):68-68
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前三年中工业建设的辉煌成就使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造的速度大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都表现了空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的完成时期将比原来估计要早得多。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科学工作者一方面感觉兴奋,一方面也迫切要求加强自己的工作以满足国家对我们的期望。人民日报在元旦的社论说:“农业、工业、商业的发展,对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工作也提出了要求,要求文化、教育、卫生工作的发展,要求在最短时期扫除文盲,要求科学和  相似文献   

2.
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就是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内,工农业的总产值要增长到现在的四倍,即从七千一百亿元增长到二万八千亿元。需要年增长率超过7%。年人均收入将从现在的250美元增加到800美元。大家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保持年增长率达7%,这无疑是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那么要达此目标靠什么?一靠长期稳定的正确政策,调动全国人民的一切积极因素,开发智  相似文献   

3.
全体苏联人民,所有进步人类都在庆祝五一——全世界劳动人民国际团结的节日。与全体苏联人民在一起,苏联科学家表现着自己对党和政府的无限忠诚。他们正以自己的研究和发现,来提高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威力,使我国迅速地向共产主义前进。为了实现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科学工作者正有效地协助着完成苏联发展五年计划(第五个五年计划)的工作,并协助着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工业、农业和文化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体。在经济上翻两番中,城市经济将居主要地位。现在全国220个城市,根据1982年统计,城市人口占全国14%,工业总产值占全国75.4%,利税占全国82%、在校大学生占全国86.5%。为此,有计划、按比例地积极发展城市,充分发挥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是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正处在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从1980年到本世纪末全国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今后的十四年还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我国过去三十几年的经验和世界各国的经验说明,如果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全面长期的谋划,导致的失误是巨大的。反之,获得的成功也是巨大的。因此,研究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很有必  相似文献   

6.
<正>"一五"计划期间1953年—1957年为准备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我国从1951年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7年的五年间,工业生产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百年,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蒋士騛 《科学通报》1957,2(22):689-689
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光明幸福的节日,我们为这个节日欢呼,我们要向和我们血肉相连的苏联人民致敬。是的,中苏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以及苏联对我们的援助是说也说不尽的。但看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各项重要建设,那一项没有苏联的无私援助!就拿我们计算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一五"计划期间1953年—1957年 为准备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我国从1951年着手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957年的五年间,工业生产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百年,为我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基础,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我们的传统的年会是在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前夕进行的。苏联人民以自己在共产主义建设中新的成就来庆祝这个历史性的事件。第五个五年计划的任务已提前完成,这事实本身正是苏联人民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所获得的劳动功绩的最好证明。苏联人民以巨大的爱国主义热情迎接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关于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草案。我们党中央委员会制定的指示草案是一个为在最近五年内使我国国民经济和文化建  相似文献   

10.
向群  漆宗英 《科学通报》1957,2(11):321-321
1956年——第六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标志了我国共产主义建设的新胜利。苏联人民遵循着伟大列宁的学说,在共产党和苏联政府的领导下,正坚决地实现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的历史性的决议。正当资本主义世界反动势力加紧进行反苏的破坏活动,用一切方法发动冷战和制造紧张局势的今天,苏联科学家应该特别提高警惕。反动的思想家为了削弱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对人民意识的巨大影响,就千方百计地诬蔑苏联,诬蔑社  相似文献   

11.
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挑战和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十几年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但是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过去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策略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据统计,我国技术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只有力%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反过来,我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达到61.6%,而。日本仅仅是23.8%,美国是19.7%,德国是22%。我国除少数领域以外,主要行业的技术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巨约为10年到对年,多数行业的主体技术仍然以引进为主。主要工业化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在工业总量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在1981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六大会议上,通过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即“1981~1985年以及到1990年的苏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这个五年计划有以下十二个部分组成。一、从1976~1980年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福利提高的基本概况出发,制订了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课题:加速向国民经济扎实地向前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集约发展的途径方面转移;较合理地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人民气象事业建立以来,由於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正确领导,全体气象工作人员的努力,从无到有,到现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今年,当我们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为了加强气象工作对於国家建设和各种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我主要是根据苏联的丰富经验所積累起来的材料来谈谈苏联黑色冶金业的当前问题。在这里,我想先讲一讲苏联工业化的一般问题,特别是黑色冶金来发展的问题。现在苏联正在根据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指示,完成着1951—1955年苏联发展的第五个五年计划。这计划的完成将意味苏维埃国家又在由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新的五年计划是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进一步高涨的伟大工作的计划,是保证苏联人民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极为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78年的18.6%提升到2007年的44.9%,全国的城镇人口已有5.8亿.预计到2015年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的GDP总量已达到24.6万亿人民币(约3.8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占世界第三位.而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的78%左右、外贸出口的80%及大部分的工业产值都是在仅占国土面积不到0.5%的城镇地区(包括660个城市和2.1万个建制镇)生产出来的.由此可见,我国的城市是全国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增长中心,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地.  相似文献   

16.
科学的发展和国家的工业建设,是互为因果不能分开的。新中国已在沿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前进;新中国的科学工作亦已受到人民空前的重视,并开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提高。由于我国的工业建设,在苏联先进的经验和无私的援助下,是以飞跃的速度开始的,并且将在今后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现代较高的水准,所以,使我国仅在萌芽中的科学力量,能紧紧跟上工业  相似文献   

17.
为马克思列宁学说和苏联先进科学经验所鼓舞的新阿尔巴尼亚的科学,确定了以帮助我国国民经济和这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文化的发展作为自己主要的任务。劳动黨所领导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的科学工作者,在苏联学者的协助下,正在全力地去完成这一重大任务,积极地参加了新生活和新阿尔巴尼亚的建设。苏联学者的帮助,主要是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中使科学工作与创造性的劳动紧密配合,这种创造性的劳动是为实现第一个国家五年计划,即1951—1955年发展国民经济和人民文化的计划所必需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活动,主要是在科学研究所进行,它是共和国最重要的科学中  相似文献   

18.
(三)21世纪中国将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之路”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与过程。它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完善。由于21世纪科学技术将全面进入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领域,渗透到农业这个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产业中,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核心是以当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并以持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2月,第三次全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术论讨会,中国未来学年会及学术讨论会分别在广西南宁和浙江杭州召开。两个会议就科学学、未来学如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服务进行了学术交流。现将两个会议的部分论文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林昌善 《科学通报》1956,1(7):42-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都明确地指出了中国动物学家在发展我们的国民经济方面所应担当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例如,在发展农业的措施中,在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渔业、水产业及畜牧业等方面,就有如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开垦荒地、消灭病害虫害、增加产量、提高质量等问题。这些问题无一不与生物学和动物学的研究有关。为了更好地解决上面所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动物学工作者必须进行研究一种比较年轻的动物科学,即动物生态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