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NaCl对菜豆叶片光合CO2和水分交换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NaCl处理后,菜豆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降低,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大幅下降,幼叶的细胞间隙CO2浓度降低,光合的气孔限制值升高,而老叶细胞间隙CO2浓度却升高,光合的气孔限制值降低,NaCl处理使幼叶的WUE升高,老叶的WUE下降,NaCl处理下菜豆幼苗对幼叶气孔导度的降低不一定是由其水分关系的改变引起。  相似文献   

2.
对干旱条件下永寿山黧豆(YS)和定西山黧豆(DX)的气孔特性、光合特性和种子物质的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使两种山黧豆气孔密度(SD)显著升高,同时显著减小气孔开度(SA),SA在30%以上的气孔所占的比例显著减小,而气孔阻力(r)却显著增加;干旱条件下,两种山黧豆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E)均较正常水分条件下的小,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WUE)却显著上升;干旱使两种山黧豆种子千粒重降低,而种子ODAP,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增加,相比之下,干旱更严重地影响了YS的SD,SA,r,Pn,E以及种子ODAP含量,而更显著地提高DX的WUE和种子粗蛋白、淀粉含量。分析认为,干旱通过影响气孔密度和开度而影响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干旱也增加了气孔阻力,而气孔阻力的增加大幅度地减小了蒸腾速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最终影响种子千粒重以及种子ODAP,粗蛋白和淀粉等物质的积累;DX可能较耐旱,水分亏缺对YS的影响较DX大。  相似文献   

3.
黄褐毛忍冬光合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夏季自然条件下黄褐毛忍冬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褐毛忍冬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并受到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温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52,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59,气孔开度的日进程与蒸腾速率日进程趋势相一致;黄褐毛忍冬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8:00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辽东山区7个主要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水分状态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对其日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确定了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各树种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规律均呈双峰型曲线,光合速率峰值分别出现在中午12:00和下午16:00,最终随着干旱程度的逐渐加大,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呈单峰型曲线,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峰值出现的时间由中午12:00提前到上午10:00.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在水分充足状态下,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是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开顶式气室(OTC)控制模拟环境,测定1年生宁夏枸杞苗木在CO2倍增浓度((700±20)μmol/mol)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及光响应曲线以及CO2响应曲线等,研究CO2浓度倍增对枸杞苗木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自生长环境下,处理组ECC((700±20)μmol/mol)的枸杞净光合速率在整个处理期间均高于对照组的ACC((350±20)μmol/mol),同时光补偿点提高,光饱和点降低,CO2饱和点升高。因此,CO2浓度增高可以提高枸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盆栽法对灰绿色和黄绿色生态型羊草在干旱和CO_2倍增交互胁迫条件下的水分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照和700μmol/mol CO_2胁迫条件下,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与干旱胁迫胁强之间的关系呈直线变化,多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灰绿型羊草的水分利用效率随干旱胁迫的增加速率比黄绿型羊草高,黄绿型羊草气孔导度对干旱胁迫的下降速率高于灰绿型.两个生态型羊草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的1龄和2龄植株在700μmol/mol CO_2胁迫时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气孔导度低于350μmol/mol CO_2胁迫时.t检验结果表明,在350,700μmol/mol CO_2胁迫条件下,两个生态型的1龄、2龄植株间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差异显著.由此表明干旱条件对灰绿型和黄绿型羊草的1龄、2龄植株的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有显著影响,两个生态型的1龄、2龄植株之间具有显著差异,灰绿型羊草水分利用能力高于黄绿型羊草.CO_2倍增胁迫对干旱条件下两个生态型羊草植株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降低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甜菜叶片的CO2 和H2O 汽交换变化动态情况. 结果表明,水分处理的甜菜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较之对照高,说明土壤湿度过大不是甜菜生长的最适条件,轻度适宜的土壤水分亏缺将有利于甜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红壤坡地自然恢复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循环的生理生态机制,采用Licor-6400(LICOR Lincoln USA)便携式光合仪对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自然恢复生态系统中重要树种黄檀不同部位叶片的蒸腾速率以及主要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测定,分析了黄檀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规律,估算了其水分利用效率,并对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与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蒸腾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曲线,同一生长季节不同部位叶片蒸腾速率的大小不同,6月下旬晴天,蒸腾速率大小排序依次为上层叶、中层叶和下层叶;(b)黄檀蒸腾作用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随着叶片部位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黄檀蒸腾速率与气温、叶温、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汽压亏缺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c)黄檀上层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呈现单峰曲线,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出现在14:00左右,中、下层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都呈现双峰曲线,且各层叶片最大水分利用效率都出现在10:00左右.  相似文献   

9.
NaCl对旱柳生长发育及部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旱柳对盐胁迫的生长和生理响应机制,以旱柳无性系扦插枝条为材料,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NaCl的Hoagland营养液对其进行水培,观察旱柳枝条和根的生长情况,测量旱柳的光合与气体交换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盐胁迫会抑制旱柳枝条和根的生长,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旱柳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急剧下降,气孔抑制百分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升高.低浓度盐胁迫会诱导SOD、POD和CAT活性的升高,高浓度盐胁迫则会抑制抗氧化酶活性.旱柳MDA的含量在低盐胁迫下略增加,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增加,MDA含量迅速升高.总之,旱柳在NaCl质量浓度为0.1~0.2 g/L的培养液中能够生长;当NaCl质量浓度达到0.4 g/L时,旱柳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对盐胁迫下旱柳光合抑制的分析表明,气孔因素是导致旱柳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10个葡萄品种为材料,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温等参数。结果表明:10个葡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温等参数差异显著。藤捻、维多利亚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等特性,二者胞间CO2浓度均明显低于当地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1.
在防雨水泥池栽条件下,以周麦18和济麦20为研究材料,研究水氮耦合对小麦旗叶主要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40%时,施氮处理小麦旗叶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浓度升高,光合速率受非气孔因素制约而降低;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5%~75%时,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不断增加,胞间CO2浓度逐渐减小,气孔因素制约了光合速率的提高;当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75%时,氮素营养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2.
采用6种浓度山核桃果皮黄酮提取液(0.1~2.0mg·L^-1)处理盆栽小麦、玉米、大豆和绿豆幼苗,研究对苗期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细胞间隙CO2等光合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黄酮提取液对四种作物苗期的光合性能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影响;0.1、0.5mg·L^-1黄酮提取液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促进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适当增加细胞间隙内部的CO2浓度,以0.1mg·L^-1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四种作物的叶绿素总量和光合速率最高增加了20.9%和21%,处理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P〈0.01);超过0.5mg·L^-1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逐渐降低,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快速增加.研究表明,适宜浓度的山核桃黄酮提取液具有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促进气孔开放度,增加对细胞内的CO2供应,改善叶片光合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光合-光响应及CO2 响应数据;同时测定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对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由改进指数模型拟合得出紫茉莉的光合生理参数,其表明紫茉莉具有较强的耐荫性及净化空气的能力.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CO2浓度及空气相对湿度(RH)和生理因子中胞间CO2浓度与气孔导度是影响紫茉莉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在栽培种植时,应采取遮阴或雾灌方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叶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的耦合模型是作物生理模拟的关键,是估算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动态的基础.采用盆栽试验实测资料,建立Leuning—Ball气孔导度模型及其耦合模型,考虑水肥因子对气孔导度、光合速率的影响,引入水稻叶片叶气温差、叶绿素相对含量修正气孔导度模型,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叶气温差、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耦合模型具有针对水肥限制条件下更高的模拟验证解释能力,针对气孔导度,最大相对误差由125.5%、128.8%分别降至98.2%和126.6%,针对光合速率,平均相对误差由32.3%、74.3%降至20.5%和39.3%,最大相对误差则由331.5%、327.9%降至177.1%和113.4%.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聚丙烯酰胺用量下较短时间内CO2浓度升高对1年生胡杨叶片光合和水分和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聚丙烯酰胺用量的减少,土壤水吸力上升,干旱胁迫加重。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而降低,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2)随着CO2浓度的升高,各处理的胡杨叶片Pn、WUE、Ci上升,Tr、Gs下降。由此说明:CO2浓度升高对胡杨叶片Pn和WUE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干旱胁迫作用;聚丙烯酰胺用量大时,CO2浓度升高对胡杨Pn的促进作用较好;随着外界CO2浓度的升高,气孔关闭,蒸腾速率降低,从而增加了胡杨WUE,这将加强胡杨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6.
辣木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热带植物,前期已成功在韶关引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辣木在不同CO2体积分数下的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辣木在不同CO2体积分数(3 250~400 L/L)下的净光合速率不同,当叶室CO2体积分数在700~450 L/L时,净光合速率最大,继续增加CO2体积分数,辣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会降低,体积分数越高降低幅度越大,在高CO2体积分数时净光合速率会下降为负值.胞间CO2体积分数随着叶室C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随CO2体积分数增加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马鹿花光合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空气相对湿度RH、大气CO2浓度Ca、大气温度Ta、叶温Tl、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水汽压亏缺VPD等主要影响因子间的关系,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马鹿花光合作用和水分生理生态特征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鹿花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前后和16:00前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在16:00达到峰值;水分利用效率WUE呈双峰型,上午高于下午.PnPARTaRH的响应程度不同,但均达到显著水平.马鹿花各参数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随着蒸腾速率增大,气孔导度增大,胞间CO2浓度减小,净光合速率升高,且影响马鹿花Pn下降的因素主要是非气孔因素.  相似文献   

18.
大米草对CO2浓度的光合和蒸腾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 Hubbard)为材料,研究在不同CO2浓度下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t)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从50μmol·mol^-1增至1000μmol·mol^-1的过程中,大米草Pn、Ci、Vpdl和WUE逐渐增大,Gs和Tr逐渐下降。低于环境CO2浓度范围内时,大米草对CO2浓度的升高比较敏感,反之则不明显。WUE和Tr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极显著(P〈0.01)。CO2浓度升高能够明显降低单位面积叶片的蒸腾失水,提高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强大米草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影响新疆阜康荒漠地区红砂光合日变化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新疆阜康荒漠区域优势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光合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分析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气孔导度、相对湿度、叶面温度、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方法利用CI-301 CO2气体分析仪,测定光合及其影响因子的日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光合速率日变化形成典型的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日变化和叶面温度的日变化曲线相近,在午后均呈逐步降低趋势;气孔导度与生境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为先下降,然后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水分利用率全天递减。空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及叶面温度和气孔导度对红砂光合速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结论红砂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形成典型的双峰型,温度是影响红砂光合特性的重要因子之一,气孔因素则是导致其光合速率下降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