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7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74.7%.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别嘌呤醇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标准抗心衰治疗.别嘌呤醇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 g/d,观察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后由专人用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测量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尿酸浓度.结果 别嘌呤醇组在血清尿酸浓度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而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 g/d)能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3.
高亮 《甘肃科技》2022,(1):115-117
分析伊伐布雷定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治疗的效果.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CHF患者8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2例,均予以标准化抗心衰治疗;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伊伐布雷定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超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7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达74.7%。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有效,副作用少,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浴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并发下肢DPN患者80例,根据采取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中药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凝等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本科室自拟中药固定组方(川芎、红花、黄芪、当归等)水煎浴足.两组患者均治疗3周,期间每周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及踝肱指数、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查.结果:三周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踝肱指数、神经传导速度(NCV)较治疗前整体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足俗的总有效率中中药组87.5%,对照组70%,中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效平均时间中药组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室自拟中药固定组方水煎浴足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永修县人民医院住院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随访3个月,分析治疗前后心室率控制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中患者心室率控制及LVEF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疗效好,可改善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许珊丽  秦俐侬  张浩 《甘肃科技》2004,20(1):127-127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42例病人分为两组 ,A组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B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 (5mg,2次/日→ 2 5mg,2次/日 ) ,疗程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心率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治疗均降低心率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但两组比较 ,B组较A组疗效显著 (P <0 .0 5)。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心衰竭患者心率及增加左室射血分数 ,改善心衰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托伐普坦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52例难治性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托伐普坦片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衰改善效果。结果持续治疗1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如呼吸困难、肺淤血、下肢水肿改善更明显;血清NT-proBNP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增加、血清钠离子浓度升高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 <0. 05);同时患者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升高(P> 0. 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托伐普坦片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较好,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别嘌呤醇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标准抗心衰治疗。别嘌呤醇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g/d,观察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后由专人用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测量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尿酸浓度。结果别嘌呤醇组在血清尿酸浓度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而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g/d)能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15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袁智勇  范建民  张稳  毛京京  周鸿图 《科技信息》2012,(22):30+32-30,32
目的:观察资阳固本方治疗9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9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级或Ⅲ级)心肾阳虚证患者,其中对照组45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西医常规治疗,加服资阳固本方胶囊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对照组与治疗组于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心衰积分、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5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心衰积分、NT-ProBNP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尤为明显(P<0.01)。结论:资阳固本方胶囊与西医常规治疗合用,明显改善心功能、心衰积分的同时,明显降低NT-ProBNP水平,临床疗效好。资阳固本方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患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且治疗后发生HT,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预后(3个月)情况.收集患者各项资料,分析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在房颤、抗凝药物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血小板计数、梗死体积、HT位置等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凝药物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HT位置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而房颤、血小板计数、梗死体积不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抗凝药物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HT位置用于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2、0.770、0.592,各指标联合曲线下面积为0.801.结论 抗凝药物应用、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HT位置为ACI患者静脉溶栓后HT的预后危险因素,及时识别有利于患者的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发生和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将武汉市第八医院近3年中收治的AMI 55例列入本研究,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螺内酯25mg bid为治疗组,另27例只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治疗30d.第1~10 d,第11~20 d,第21~30 d分别统计3个时段内发生心力衰竭及其恶化死亡情况.结果:第1~10 d时间段内发生心衰及死亡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个时间段内治疗组发生心衰及死亡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30d治疗期间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后早期应用螺内酯可降低心衰发生率及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结合中医辅疗临床研究。方法:随机对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甲治疗组与乙对照组,甲乙组各37例,同时对甲乙组患者都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此基础上乙组给予卡托普利(6.25mg,每日2次)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甲组在乙组的基础用中医疗法辅助治疗,疗程40d,并细致观察、对比甲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甲乙组患者心脏收缩压、心率、舒张压都下降,相比治疗前差异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甲治疗后乙组左室内径指标下降显著,相比治疗前差异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甲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5%、乙组患者总有效率88.0%,由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明显降低。通过对比甲组效果优于乙组。结论:卡托普利托普利联合倍他乐克结合中医辅疗对慢性心力衰竭能减轻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减轻,减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分析对101例CHF患者及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浆BNP测定,同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测定CHF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血浆BNP水平作相关性分析,并对治疗心衰前后患者BNP水平作对比分析.结果:CHF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不同心功能级别之间BN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NYHA、LVEDD、LVEF有明显相关性.结论:BNP是评价CHF患者心室功能的灵敏指标,BNP的检测在慢性心衰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证实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有低T3综合征的可能。方法:对86例住院50岁以上的患者分为心力衰竭组45例,平均63.84±12.00岁,男24例,女21例。对照组41例,平均61.21±12.60岁,男21例,女20例。抽血化验其甲状腺功能。结果:心力衰竭组T(30.97±0.14),对照组T3(1.40±0.22),心衰组TSH(5.08±0.76),对照组(5.69±0.89),心衰组rT3(0.75±0.11),对照组(0.65±0.10),心衰组T3/rT3(1.63±0.24),对照组(2.90±0.45)。以上各检测值经统计处理,P值均<0.001,心衰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存在低T3综合征,为使用甲状腺素联合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慢性脑积水的手术方法、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救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周CT或MRI复查示脑室缩小32例(84.2%),临床症状缓解29例(76.3%),无明显缓解9例(23.7%).术后随访3月~2年,恢复良好23例,中残8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继发慢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能显著改善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效果.方法: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使用BiPAP呼吸机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仅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30min至7...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患者抗凝治疗情况,为规范化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NVAF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2007~2010年(A组)、2011~2014年(B组)和2015~2017年(C组).调查3组患者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栓塞及出血风险评估,对比分析不同栓塞风险、出血风险及不同组别间患者的抗凝治疗情况.结果:NVAF患者抗凝治疗率由4.15%(A组)上升至29.00%(C组),C组患者的抗凝治疗率较前显著增加(χ~2=133.31,P0.001).结论:NVAF患者的抗凝治疗较前有所改善,临床上应加强有效干预措施以提高抗凝治疗规范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