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城市受众群体对景观设计区域满意度低的问题,引入地域文化,开展对其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通过研究,明确城市景观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人工艺术改造手法的城市景观文化元素重组、融入空间突破理念的城市地域文化景观布局设计、基于标志性景观与景观节点的景观文化融合设计等景观设计思路.通过对...  相似文献   

2.
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大运河在河北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该文基于此背景,对衡水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开发进行研究,首先对衡水市运河文化遗产的形成和特点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衡水市运河文化遗产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以期促进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乡土”作为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具有其深厚的生活积淀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在界定妈祖文化景观和乡土元素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选取妈祖宫庙建筑、妈祖祭典、妈祖服饰和饮食文化景观作为研究范点,对其所包含的乡土元素加以解读,并从文字、图像、音乐戏曲、民俗活动和现代信息媒体等五雏形式探讨妈祖文化景观的表达,指出现代保护妈祖文化景观的乡土性是维护妈祖文化景观持续禀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烘托城市建筑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打造城市特色景观,应充分发挥城市街道景观在城市特色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通过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集地理性、地方性、文化性于一体的街道景观,进而凸显城市的特色景观。本研究从城市特色景观与街道景观结合的角度入手,不仅给城市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给街道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为城市特色景观提供一定设计思路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徽州地域的文化价值、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空间关系及院落布局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徽州地区村落文化景观地域特征,探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并针对性提出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新民居建筑环境的一脉相承的关系,使它在更高层面上以新的表现形式实现地域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南运河作为中国大运河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文化演进过程中,南运河沿线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要科学构建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综合推进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研究工作、深入挖掘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时代功能、不断创新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新时代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提高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乡村文化景观遗产包含着乡村孕育和生长的全部信息,通过文化景观的表达,显现着乡村一代代繁衍生息的过程,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分类标准,乡村文化景观属于有机进化的持续性景观。社会的发展发展使乡村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与此同时也给其物质外壳带来严重的破坏,非物质文化基因也因为对现代文化的过分迎合而逐步凋亡。本文基于对南阳3个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以整体性和地域性的保护原则为切入点,探讨不同类别物质景观的保护方法,尝试用媒介等方式重新修复、链接并传承、展示非物质文化景观,实现其活态传承与价值再生,恢复传统村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过渡性地理环境下的陕南古镇景观基因分析与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因视角研究受陕南过渡性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陕南古镇景观,分析其景观基因的生成环境、景观基因的分类及识别、景观基因的图形和符号表达等。结合文化地理学、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性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陕南古镇文化景观呈现出南北融合及地域流变等多样性特质,体现在古镇景观的显性基因及隐性基因中。对陕南古镇景观进行基因分析和表达研究,为陕南古镇保护规划提供基因图库,并可作为传承和保护古镇文化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运河旅游开发成为旅游业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游客体验的角度出发,为运河旅游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运河旅游的研究现状和重点,然后以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为例,运用ROSTCM6软件从旅游景观、旅游线路、旅游环境、设施与服务等方面分析游客对景区的感知和印象,以此为基础形成无锡运河旅游产品开发ASEB战略矩阵.最后,对无锡运河旅游开发提出策略和建议:构建运河旅游产品体系,健全遗产保护机制,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整体营销,打造大运河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保护和开发运河文化资源,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运河文化传播,特别是运河村落民俗文化与校园美育教育相结合存在传播主体单一、形式和内容不深刻鲜活、传播手段保守、社会的重视不够等问题。对此,可从完善顶层设计与政策架构、推进形式和内容创新、借力新媒体、注重传播的针对性等方面入手,来提升运河村落民俗文化的校园美育教育的传播力,发掘大运河的全球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白滔  王公民 《科技信息》2010,(27):381-382
现代城市景观特色是城市个性的重要体现,城市的特色又来源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国传统的景观文化受古代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多样化的地域特点,使得传统城市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韵。然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却由于缺少对该城市深层次人文背景的挖掘,城市传统文化特征已经不复存在,景观的个性魅力与特征也已消逝。笔者基于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提出通过对景观文脉的传承、地域特色的认同以及国际语言的表述方面入手,让现代城市依托特有的文化背景而呈现出独特的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2.
在强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高速公路建设中的景观设计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它也是当前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新的课题.通过对视觉特征、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等空间环境要素的分析研究,介绍了所承担京福高速公路景观中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为运河文化旅游和沿岸城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扬州在大运河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方面虽然取得了不错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运河旅游知名度不够、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仍不明晰、开发利用管理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扬州大运河管理与保护中政府行为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扬州政府在大运河管理与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为未来扬州大运河的旅游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桥杂技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桥被誉为杂技之乡,其杂技文化生态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丰富内涵。发展杂技文化产业是对吴桥杂技文化生态最好的保护。可以通过创建"吴桥杂技文化生态保护区及将吴桥打造成世界杂技文化名城,发展杂技文化产业,保护杂技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15.
文化景观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大研究主题 ,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 .本文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 ,从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类型、景观生态、景观保护和规划等五个方面 ,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的内容和进展 .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处于高速城市化发展中,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化、工业化与商业化不断冲击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破坏了原有的景观格局,随之产生了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孤岛化现象。本文以南阳市为研究对象,浅析南阳市在景观孤岛化下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将富有盐城地区特色的红色文化与校园景观整合,打造出连续性、文化性、思想性相融合的有盐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这种有盐城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景观能辅助学生认知的提高,同时对提高学生行为习惯、健康品格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营造起积极、重要作用。而将盐城红色文化融入在校园景观营造中,可以使盐城红色文化的精神影响、传承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内容与主题之中,引领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塑造校园文化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特色弱化、文化生态失衡、保护意识淡薄、文化传承的源动力缺失等问题,对地处东北与西南地区的三个不同少数民族典型村寨进行深入调研。对比分析其保护主体情况、文化生态环境、文化景观保护利用的情况。从政策引领、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和健全机制等方面提出确保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烁  周翠荭 《科技信息》2011,(19):I0369-I0369,I0410
随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蓬勃发展,各地的城市景观焕然一新,但是问题也日益呈现,景观趋同、缺乏地域人文性者比比皆是。杭州西湖南线景区即是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产物之一,将景区与街区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是风景优美的活动场所。本文以西湖南线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喷泉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现代景观设计应尊重历史文脉,试论述在引导密集的人流,建设通透精致景观的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同时,应如何传承历史特色,展现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在高速公路景观设计方面却处在借鉴国外优秀设计案例和摸索阶段,在景观设计元素尤其是在科学与艺术的完美契合上,距离发达国家的公路景观设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公路景观中继承、借鉴、吸收传统园林文化,并巧妙结合地方自然和文化特色,打造一条"人在路上走,如在画中游"的人文长廊,将历史和地域文化在行进中印入行人的脑海中,是现代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