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戴维 《科学大观园》2011,(18):11-12
马特宏峰形如阿尔卑斯山脉上的金字塔,高高耸立在瑞士策马特小镇的西面。瑞士的初夏,依旧像江南的春天,细雨飘洒,湿润清新还带着淡淡花香的空气,弥漫在绿意盎然的山庄小径。轻轻走着,有关去马特宏峰观旗云的画面,又悄然飘上了心头。几乎就是在那一瞬间  相似文献   

2.
罗新 《科学大观园》2011,(24):54-55
冰人奥兹5000年前在蒂罗尔州阿尔卑斯山脉迈出人生中的最后一步至少2个小时前,吃下他的最后一顿饭——野山羊肉。这是科学家上周在第七届木乃伊研究世界大会上给出的结论,他们通过对奥兹进行新的基因组测序和详细的牙齿分析,还断定这个冰人长着棕色眼睛,可能并不太爱刷牙。1991年,德国旅行者在意大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发现冰人奥兹,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1,(17):62-6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世界上的冰川正在稳固消退,对于其中一些冰川来说。这种消退最终让它们走上一条不归路。最易受气候变暖影响的山脉和高地冰川位于热带地区,它们的消融将对当地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数千年来依靠冰川提供的水生存的当地居民以及动植物也无法幸免于难。  相似文献   

4.
素以雪山美景和冰雪运动著称的瑞士,目前面临冰雪不断消融的窘境,旅游业担心全球变暖的趋势将使瑞士失去吸引力。自1960年起,瑞士开始开发冰川旅游项目,如今向观光者开放的冰川山峰已超过10座。瑞士原本希望将夏季滑雪打造成夏季旅游的卖  相似文献   

5.
刘文 《科学大观园》2006,(10):23-24
第一次到然乌湖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它仿佛是瑞士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冰川和九寨沟的溪水的结合。这里风景之美就连蹋足地球三极的科学家也终生难忘, 中科院地理所的张青松教授曾在考察日记中写道:“1975年,我第一次赴西藏考察,从成都乘汽车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表示,在阿尔卑斯山发现的一具5300年前的冰川木乃伊——"奥茨冰人"应属于此前不知道的一个人类族谱分支。这个分支的踪迹可能已经消失,意味着"奥茨冰人"不可能拥有任何后代。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阿根廷南部的莫雷诺冰川,是世界上少数活冰川之一。莫雷诺冰川夏季时常可以看到"冰崩"奇观:一块块巨大的冰块落入阿根廷湖,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响声让人屏息凝注,但很快一切又都归于平静。莫雷诺冰川有20层楼之高,绵延30公里,有20万年历史,在冰川界尚属"年轻"一族。  相似文献   

8.
在法国境内,有一座名叫勃朗峰的山峰,海拔4870米,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1760年7月的一天,一个名叫德索修尔的日内瓦青年科学家,在山下的小山村里,贴出了这样一张告示:为了探明勃朗峰顶上的情况,谁要是能够登上它的顶峰,或找到登上顶峰的道路,将给以重金奖赏。  相似文献   

9.
圣洁、严寒、雪白、荒凉,恐怕大多数人对于冰川的了解和认识仅限于此。然而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倾其毕生心血执着于冰川科考事业。下面就让我们走近被誉为我国“冰川之子”的谢自楚教授……  相似文献   

10.
正她是"女科学家",是"中国的珍妮·古道尔",但她本能地抗拒这些标签,始终在"格子"之外游走。她试图做的,就是用有意思的重要话题,打破各个领域之间的藩篱。吕植是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发起人,曾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保护国际等国际NGO任职。她长期在野外工作,致力于生态保护,是世界上与野生大熊猫相处最久的人之一。她是一位科学家,也是一位社会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正>眼下,前往瑞士阿尔卑斯山赏雪,是一个极为诱人的选项。冬春两季,大自然像丹青妙手,从北向南,以斑斓的色彩描绘大地。雄伟的阿尔卑斯山有五分之一处于瑞士境内,这里不仅有奇丽峻峭的冰雪风光,更是登山、滑雪、赏雪爱好者的天堂。阿尔卑斯山脉的少女峰、马特洪峰、铁力士山,以其壮美非凡的雪山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前来玩雪。而景区内的齿轮铁路、缆车、吊篮、海拔3000多米的旋转餐厅等各种各样现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2001年8月19日-23日,在格陵兰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冰芯与气候"国际盛会.本次会议由国际冰川学会(International Glaciological Society)主办,丹麦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哥本哈根大学协办,哥本哈根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地方组织委员会由哥本哈根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冰川学家、北部格陵兰冰盖计划(NorthGRIP)首席科学家Dorthe DahlJensen博士担任主席.  相似文献   

13.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全球变暖趋势的影响下,格陵兰岛上最大一处冰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崩塌融化,其消融速度比科学家们原预期先的要快得多。据参与此项研究的科学家预计,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发展下去,本世纪内格陵兰岛的面积将大幅缩小,而与此同时全球的海平面将由此被抬高将近 1米。  相似文献   

14.
正瑞士科学家在美国《科学》周刊上撰文指出,对抗全球变暖最有效的方法是:种植大量树木——1万亿棵甚至更多。当然,与此同时,世界仍需摆脱对燃烧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的依赖。研究人员使用"谷歌地球"来查看哪些区域可以种植更多树木,并同时为人类和农作物留出空间。他们表示,即使保持现有的城市和农田面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近日,专家指出,南极洲并不是贫瘠的极地荒原,而是富饶复杂的生态环境,这儿可能孕育着生命旺盛的"生命绿洲"。南极可能是世界上最大潮湿地域研究人员在冰川以下数英里发现一个复杂的地下冰川系统,其河  相似文献   

16.
阿尔卑斯山这座耸立在欧洲南部的著名山脉,西起法国东南部的尼斯附近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北、东延伸,经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士登、德国西南部,东止奥地利的维也纳盆地。总面积约22万平方千米,长约1200千米、宽120~200千米,东宽西窄,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是西欧自然地理区域中最显要的景观。而阿尔卑斯山脉的星空、山峰、湖泊与大地完美交融,也给人带来了美的视觉体验。  相似文献   

17.
夕文 《科学大观园》2012,(20):70-70
一支由英国、俄罗斯、日本、瑞士和美国等国家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期慎重地评估了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用性,并有意用一种新型对撞机来取代现有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而且这种新型升级版本的对撞机现在已经存在,那就是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其更确切的名称为"LEP3"。科学家们认为,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将可更好地应用于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工作。当然,著名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本来  相似文献   

18.
埃及科学家宣布,他们已经揭开了埃及最著名法老图特卡蒙的死亡之谜,宣称这位19岁就死亡的少年法老死因在于左腿骨折后伤口腐烂。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埃及科学家在与意大利和瑞士  相似文献   

19.
据《新科学家》报道,瑞士科学家使用质谱仪法,把月球和地球的样本经过氩燃烧气化,高精度地分析样本里成分的重量,结果发现,虽然二者在多数方面极其类似,但月亮岩石样本的铁57对铁54放射性核素的比率比地球上的要高一点。科研人员说:“我们惟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在月球和地球的形成过程中,它们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夏威夷海域发现了两艘二战时期的日本"超级潜艇",这两艘潜艇已沉没于海底60多年,代号分别为"I-400"和"I-203"。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洋保护中心科学家汉斯·范·蒂尔博格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些潜艇已有60年的历史,如果它们早一点开发出来,并大量生产,可能会改变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