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分别来自德国和中国香港的两个科研 小组,利用从心肌梗塞病人自身骨髓中提 取的干细胞对其受损心脏进行修复获得成 功。科学家们各自在新一期专业杂志英国 《柳叶刀》上独立发表了他们的成果。 来自德国罗斯托克医学院的古斯塔 夫·斯塔因霍夫率领的研究小组,把从病 人骨髓中提取的干细胞经过特定处理后, 直接注入病人受损的心脏内。结果发现,6 名接受试验治疗的患者有5人的心脏供血 机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科学家强调, 他们还不清楚干细胞修复心肌的具体机 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香港大学的医学家谢鸿发等也进行了 类似的试验治疗,但他们是利用导管辅助 将骨髓干细胞植入病人心脏内。科学家介  相似文献   

2.
据英《新科学家》2000年12月23日报道 :巴尔的摩JohnsHopkins大学和OsirisTherapeutics生物技术公司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介绍 ,他们在老鼠和猪身上用骨髓干细胞注射剂治疗心脏病(心肌坏死)获得了有希望的进展。在心脏病发作时 ,心肌细胞受损部分因缺氧而坏死 ,随损坏程度的不同 ,剩下的心肌细胞也可能因负担过重而最终导致心脏衰竭而死 ;而用骨髓干细胞注射剂有可能修补损坏的心肌。研究人员把人的骨髓干细胞直接注射到老鼠的心脏部位 ,4天后将老鼠解剖 ,发现人的骨髓细胞不仅在老鼠的心脏壁上“驻…  相似文献   

3.
 据英《新科学家》2000年12月23日报道 :巴尔的摩JohnsHopkins大学和OsirisTherapeutics生物技术公司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介绍 ,他们在老鼠和猪身上用骨髓干细胞注射剂治疗心脏病(心肌坏死)获得了有希望的进展。在心脏病发作时 ,心肌细胞受损部分因缺氧而坏死 ,随损坏程度的不同 ,剩下的心肌细胞也可能因负担过重而最终导致心脏衰竭而死 ;而用骨髓干细胞注射剂有可能修补损坏的心肌。研究人员把人的骨髓干细胞直接注射到老鼠的心脏部位 ,4天后将老鼠解剖 ,发现人的骨髓细胞不仅在老鼠的心脏壁上“驻扎” ,而且全部具有心肌细胞的特征。其中表达的蛋白质也只是在心肌细胞中才有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4.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够将骨髓干细胞动员到缺血组织参与组织修复,因而具有治疗心肌梗死的潜力.但是目前国际上对该疗法的效果尚存在争议.为了研究心肌梗死急性期内注射G-CSF对心肌纤维化及心脏功能的影响,将SD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h后,皮下注射G-CSF(50 μg/kg/d,共5d)或等量生理盐水.结果显示G-CSF注射5d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3个月后,G-CSF注射显著增加了梗死范围和左心室胶原含量,损害了心脏功能.由以上可见,心肌梗死急性期内给予G-CSF治疗促进了心肌组织纤维化,并导致了心室扩张和心脏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已报道从成年的小鼠中分离得到心脏干细胞(Cardiac Stem.Cells CSCs),并且应用于心脏病的治疗.但是心脏干细胞特征尚未完全阐述.通过体外分离成年小鼠的心肌组织,进行培养,分离得到半悬浮状态的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得到的心脏干细胞的表面分子表达情况;并且通过调整培养条件诱导其体外分化.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得到的心脏干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分子Sca-1,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标志分子(CD29、CD90、CD44和CD106);体外分化研究显示心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心脏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心脏损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现     
《科技潮》2012,(10):8
用自身血液提纯的干细胞治疗皱纹位于英国格拉斯哥的Pharmacells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治疗方法,将患者自身血液中提纯的干细胞注射入其皮下,以长出新的皮肤细胞恢复弹性,有效"对抗"皱纹。该公司董事长阿瑟尔·哈斯说:"通过引入大量的干细胞到皮  相似文献   

7.
由于成年心肌细胞通常不能再生,严重的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肌不可逆的重构坏死, 从而发生心功能失调. 干细胞再生治疗为心肌再生提供了很好的策略. 为了寻找合适的干细胞类型, 促进心肌再生, 有效改善心功能, 需要更好地了解心肌修复和再生的分子基础. 已有研究发现多种干细胞可促进心肌再生. 描述了骨髓干细胞的促血管新生及心肌分化的能力在心梗治疗中的作用, 还讨论了心脏侧群干细胞以及诱导型多能干细胞在心肌再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所阐述的最新数据有利于拓展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潜能及临床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阿伯泰邓迪大学的科学家正在实验室中培育微型人类心脏,这种由干细胞培育而成的微型心脏直径只有1毫米,每分钟大约跳动30次。他们培育这种微型心脏是专门为了找到心脏肥大的治疗方法,心脏肥大会使心肌变厚、变硬,使心脏难以抽取全身血液,甚至能够导致病人猝死。科学家们正通过化学物质刺激获得使心脏肥大的生理条件。一旦心脏患病,科学家们就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 究 不 同 的 他 莫 昔 芬 ( tamoxifen) 给 药 剂 量 对 小 鼠 心 肌 细 胞 过 氧 化 物 酶 体 增 殖 物 激 活 受 体 α(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α, PPARα)基因 Ppara 敲除效率及心脏功能的影响,建立稳定有效的可诱导型心肌 细 胞 特 异 性 Ppara 敲 除 小 鼠。 方 法 Pparafl / fl 小 鼠 与 Myh6-ERT2Cre 小 鼠 进 行 交 配 及 回 交 得 到Ppara fl / fl, myh6-ERT2Cre 小鼠及同窝对照Pparafl / fl小鼠。 将 Pparafl / fl,myh6-ERT2Cre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腹腔注射含 20% 乙醇的他莫昔芬玉米油溶液) 、A 组(单次腹腔注射他莫昔芬 2 mg / 只) 、B 组( 20 mg / kg, 连续注射他莫昔芬 5 d) 和 C组(40 mg / kg, 连续注射他莫昔芬 5 d) ,n = 8。 两周后,采用小动物超声监测小鼠的心功能, 病理 Masson 三色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的情况,Real-time qPCR 和 Western blot 检测心肌组织中 PPARα 的表达改变。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 组小鼠的心功能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但 Real-time qPCR 显示心肌中 Ppara 的敲除效率不佳;B 组,心脏超声监测和 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此给药剂量对小鼠心脏功能没有影响,但 Real-time qPCR 和 Western blot 均显示心肌组织中 Ppara 敲除充分;而 C 组,虽然 Real-time qPCR 结果显示心肌组织中 Ppara 的敲除充分,但心脏超声和Masson 染色结果显示此给药剂量对小鼠的心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结论 连续 5 d 给予Pparafl / fl, myh6-ERT2Cre 小鼠腹腔注射 20 mg / kg 他莫昔芬可以充分诱导心肌细胞中 Ppara 的敲除,成功建立可诱导型心肌细胞特异性 Ppara敲除( Ppara△ CM )小鼠。  相似文献   

10.
科技动态     
胚胎细胞培育出眼睛和耳朵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宣布 ,他们利用青蛙的胚胎细胞 ,在试验室里培育出了青蛙的眼睛和耳朵。他们相信 ,这一技术成熟后 ,医生将最终可以利用人体细胞培植出的感宫进行器官移植。试验中 ,科学家们利用的是胚胎干细胞。这种方法有别于克隆技术的单细胞。通过心脏细胞移植培育出心脏日本信州大学的专家把实验鼠的心脏细胞移植到其腹部大动脉处 ,培育出了新的鼠心脏。在实验中从鼠胚胎里摘取分裂能力极强的心脏细胞 ,把它注射到实验鼠腹部大动脉的周围。一周之后发现 ,围绕着大动脉 ,生长出来一个心脏细胞群 ,并组成一…  相似文献   

11.
探索心肌有效稳定的给药方式,达到优化手术的均一性和可重复性.采用改良后的注射针头,分别向小鼠心肌层注射伊文思蓝(Evans Blue)和带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结果发现伊文思蓝和慢病毒能够全部存留在心肌中,而且慢病毒能够在整个心脏中稳定长期地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研究表明,改良的心肌层注射方式均一性好,手术成功率高,可用于心血管研究和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2.
《广西科学》2005,12(4):342-342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日本北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成功地诱导毛囊干细胞分化成了许旺氏细胞,然后,研究人员将毛囊干细胞生成的许旺氏细胞注射到坐骨神经损伤的瘫痪实验鼠体内。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实验鼠已能正常行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小鼠验证这样一个假设:外界病毒浸入诱发心肌炎时,机体的干细胞将进入心脏提高心肌的抗病毒能力。方法雄性BALB/c小鼠分为三组:小鼠胚胎干细胞对照组(ES),心肌炎病毒组(EM CV)及EM-CV加ES治疗组。通过尾静脉注射,令小鼠立即感染病毒。小鼠死亡率,炎性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等为观察指征。干细胞的游走及分化等通过免疫荧光法来验证。结果给予干细胞后的小鼠的存活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炎性细胞侵润及心肌坏死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免疫荧光法表明,干细胞进入心肌并分化成新的心肌细胞。结论干细胞能明显提高心肌炎小鼠的存活率,减少心肌组织的坏死。同时,亦证明当心脏遭受病毒的侵入后,干细胞通过某种机理修复或再生心肌细胞,从而提高组织的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4.
顾名思义,所谓激光穿心术,是指以激光在心肌上打开数十孔洞,使心房的血液得以供养早因冠心血管淤塞而近于功能衰竭的心肌,从而降低心脏病的猝发率。目前,对于做过多次“搭桥”手术,或冠心血管已坏死至无可修补的病人,如仍时有清晨时分被心绞痛扎醒的情况,心脏专家心知除药物纾解外,实在已无更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肌梗塞的情况。鉴于这种情况,美国得克萨斯州心脏学院激光研究组主任卡迪巴索古多年前提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是放射诱导的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疾病,它几乎影响心脏所有结构,从而产生一系列心脏并发症。从早期的无症状到慢性心力衰竭,常需几年至十几年时间。近年来文献报道心脏在正常组织耐受剂量控制下,常规胸部放疗所致的心脏损伤,特别是迟发型心肌损伤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综述了DNA损伤及氧化应激在RIHD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现有研究认为RIHD可使心脏僵硬度增加、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下降,引起心肌电生理紊乱、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但目前尚缺乏对RIHD的有效治疗,其根本原因在于对RIHD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科学》2011,(2):176-176
早在2007年,科学家就试图利用从病人体内抽取出来的骨髓和干细胞培植出人类心脏瓣膜,一年后,一个可以自行跳动的动物心脏首次培植成功。最近,美国科学家首次培植出人类心脏。他们首先从心脏捐赠者身上移除心脏,去除肌肉细胞,只剩下蛋白骨干和架构,成为一个"幽灵心脏"。  相似文献   

17.
缺血性心脏疾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首要原因,基于干细胞的心肌修复疗法前景广阔,然而经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形成的心肌细胞尚未完全成熟,不能执行正常心肌细胞的功能。在介绍导电材料基电刺激平台和电刺激模型的基础上,重点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利用电刺激调控干细胞心肌向分化和心肌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对接种在导电生物材料上的细胞施加电刺激可显著促进干细胞的心肌向分化以及心肌细胞的成熟和功能化,并且将形貌或3D微环境和电刺激相结合可显著促进干细胞源心肌细胞的成熟,然而目前针对这种联合刺激的研究尚未成熟,未来可更深入地探究细胞外基质微环境和电刺激对细胞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发现蛋白注入疗法可修复心脏损伤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将蛋白质注射入小鼠的心脏可使其心肌细胞增殖并改善心脏功能。对于那些失去心肌细胞和部分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知     
人类心脏干细胞首次发现 日本京都大学探索医疗中心最近宣布,由 该中心中国台湾省籍副教授王英正领导的一个 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可使心肌再生 的干细胞。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成人的脑神经细胞和 心肌细胞是不会再生长的。此次 王英正的发现,颠覆了所谓心肌 不可再生的医学常理,引起医学 界的强烈关注。 这一成果可为治疗心脏病 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灰度B超图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应变图可反映心肌的力学信息。心肌应变图与心脏灰度B超图混叠显示,有助于观察各阶段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及力学上的变化。提出一种心肌彩色应变图覆盖到心脏灰度B超图的快速绘制方法,即整体映射方法。采用Sonix RP超声系统扫描正常成年男性心脏6 s,保存左心室长轴的超声射频信号,经过重建灰度B超图像、计算位移图及应变图、勾画心肌的区域、彩色编码应变值等处理步骤,将心肌应变图整体映射到心脏灰度B超图上相应的位置,完成灰度B超图与彩色应变图混叠显示。实验结果:该方法绘制时间短,心肌勾画区域为1×10~6个像素点时,彩色应变图的绘制时间约为0.24 s,心肌勾画区域为4×10~6个像素点时,彩色应变图的绘制时间约为2.4 s。说明提出的心肌应变图的整体映射绘制方法,费时少,可以用于实现实时观察心肌的形状和弹性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