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以复杂性科学为视角,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视为由关键种群、寄生种群和支持种群组成的共生系统,通过对集群进行NK模型描述,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演化模型。模型采用计算实验的方式,分析了具有不同复杂性的集群演化特性和规律。结果表明,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随着种群间复杂性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在复杂性规模相同情况下,随着结构复杂性增加而减少。因此,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应逐步增加种群相互作用的规模复杂性,并通过整合资源,降低种群的结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协同演化视角下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产业集群理论的核心问题。在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的框架下研究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力机制,构建一个技术与制度协同演化的一般模型,从而研究产业集群内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可以揭示和不断强化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进而不断强化产业集群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过程。外生性动力至少包括了外部竞争的推动、吸收外部异质生产要素的能力和政府的支持;而内生性动力至少包括了交易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间的竞合作用和创新集群内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3.
江西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  王有远 《科技与经济》2018,31(1):106-110
以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为研究对象,从基础性、规模性、经营性以及发展性四个维度建立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指标体系,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汽车制造产业与区域物流的协同发展评价模型,阐述了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演化发展关系。研究表明:江西省物流产业有序度逐年上升,汽车制造产业有序度波动较大,两产业协同程度具有一定周期性。最后,为提高江西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提出了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经营能力、促进两产业业务融合、构建产业集群物流信息平台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产业集群创新的微观主体,但集群企业的创新行为并不独立,受制于其他关联企业。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集群内核心企业与配套企业创新行为选择的研究表明: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演化结果最终趋向于协同创新和都不创新两种稳定状态,这一过程中创新回报率的大小、创新投入的高低、协同效应的大小及不创新面临的损失等因素变动时会改变趋向于每种均衡状态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杨凡  可星 《科技与经济》2020,33(1):26-30
液态金属具有不定型的液体形态,具有极佳的电性能和热力学性能,是电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首选,美国NASA在2014年将液态金属列为新材料十大前沿方向之一。以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为研究背景,对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等概念进行界定,构建了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从种群角度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及不同创新种群间的关系,同时对液态金属新材料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和动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航空产业集聚区或园区数量已经初具规模,基于现阶段我国航空制造业迅猛发展,航空产业集聚区规模越来越大的现状,充分提高对航空制造产业集群演化规律的认识,了解我国航空产业集群演化各个时期的特征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政府部门对集群发展的引导、扶持政策显得十分必要。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航空产业集群在各个阶段的特征进行详细总结和阐述,进而反映在航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之间的关系和竞合模式。在此基础上,运用Kolmogorov种群相互作用模型来进一步分析在我国特有环境下,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能够良好合作、共同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而对我国航空产业集群的各个发展阶段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而两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协同是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为探索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的规律和特征,基于2012—2020年成渝双城地区创新获奖数据和专利数据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从时间和产业两个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进行整体和个体网络分析。研究表明,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呈小世界网络-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演化,网络规模逐步扩大,网络密度降低,形成以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为核心节点的小世界网络。核心节点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网络规模的扩大。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集群行动者之间非线性的、具有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过程。集群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形成网络竞合关系,实现集群租金收益的动态均衡。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协同绩效促进集群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公共政策应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市场运行环境、创新网络、对等与信任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方面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促进集群技术的协同创造是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和技术能级的关键,基于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协同性的分析,认为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协同创新的过程。从集群创新活动由点(企业)及线(关联企业链条)到面(集群整体)的过程出发,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协同过程。并从沟通、选择、学习和搜寻四个方面分析了集群技术创新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或簇群(Industry Cluster)是一种相关的产业活动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信息产业集群是我国产业集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主体的聚集性特征出发,根据产业集群是“企业生态演化的结果”的理论观点,对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涌现、演化的路径及特征进行综述,分析我国信息产业集群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我国信息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集群视角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强调产业集群的独特环境,为解决融资难这一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从分析集群中小企业融资上的便利和优势出发,对如何提升产业集群融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知识共享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方法,建立了一个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动态演变过程,得出了产业集群的文化环境所形成的机制是影响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是当前主要的网络学习环境模型,但当前的系统模型因缺乏稳定且可进化的基础设施而遇到了瓶颈,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通过分析研究现状及云计算特点,将云计算引入网络学习生态系统,设计出了1个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共生是社会经济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共生理论看,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复合系统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的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互惠共生模式是"三群"复合系统演化的方向和目标;竞合机制、自组织机制是"三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耦合机制和集散机制成为"三群"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外在机制。整合港口资源,推进城镇化建设,强化产业群的支撑,培育共生环境等,可有效促进"三群"复合系统的共生演化。  相似文献   

15.
关于确定性生态系统的种群强生态稳定性已有不少文献,但随机生态系统的强生态稳定性研究,至今尚未展开,本文从一般的情形出发,得到随机环境中,种群强生态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晁红霞 《科技信息》2009,(29):I0659-I0660
本文从工业系统的生态性入手,与传统的生物生态系统做以比较分析。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重点,主要从相关性、延展性、局限性三个方面讨论了工业生态体系。对未来的生态工业园建设及循环经济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工业系统的生态性入手,与传统的生物生态系统做以比较分析。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重点,主要从相似性、相异性两个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工业生态体系。对生态工业园建设及循环经济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域品牌的构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产业集群、区域环境、品牌集聚、政府和行业协会作用等因素入手,构建了区域品牌形成机理的模型。在宁波区域品牌发展现状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对宁波市政府发展区域品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为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减少协调成本、提高效率和创新力,产业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为生产过程的可分拆性和产品的可运输性,充分条件则为集群的较长的价值链、集群企业异质的能力、网络创新和快速变化的市场,为集群政策和管理提供了一个较精确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合作博弈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区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效率。为实现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从交易性因素和非交易性因素两个方面对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合作博弈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判定;最后,给出了促进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几点对策:这对于煤矿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