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必定推动法制的现代化,依法治国必须达到法制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要实现法治,必须走法制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中规模空前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本文选取现代化的纬度,把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联系起来考察,以图说明抗日战争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因素积累中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现在到2000年,农业继续作为基础产业,要支撑国民生产总产值在1990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生活中,农业担负着十分艰巨的使命,本文根据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基本观点和技术体系,参照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动向,新理论,新方法,阐述了中国农业走向21世纪存在的十五个问题,根据中国的国情,分析了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特点、途径和模式,为中国农业道路的正确选择提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防意识有所忽视,从中国经济特点和国防需求的现实出发,科学理解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形成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却仍然拨出巨款大力发展教育,由此为战后日本的发展培养了全方位的各类人才,也使日本很快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当前我国也正处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日本成功崛起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却仍然拨出巨款大力发展教育,由此为战后日本的发展培养了全方位的各类人才,也使日本很快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当前我国也正处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日本成功崛起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百多年以来,日本的近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又高速增长,这一切,都与独特的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日本文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无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建国50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的成就,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走在世界前列,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与已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标准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一些重要标准上差距更大,到下个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9.
在二战后短时期内,日本从战争废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经历了由封闭经济向对外开放,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过渡,这一时期日本既立足于国内的社会实际,又放眼世界,逐步与国际经济接轨;不断吸收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经济上实现了赶超欧美的目标。这对我国目前在经济高速增长和转型时期如何选择性地吸收和引进外来技术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却仍然拨出巨款大力发展教育,由此为战后日本的发展培养了全方位的各类人才,也使日本很快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当前我国也正处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日本成功崛起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天植 《科技资讯》2006,(22):104-104
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是由垄断资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1955-1973年),为自身的利益而推进并迅速实现的。由于国情的原因,日本的农业现代化,在其实现过程中呈现出了独有的特点,而这又决定了日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经坎坷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是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现代化,它的走向是“一个主题”,即建设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支撑”,即经济腾飞,人格再造,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3.
《思茅师专学报》1996,12(1):1-7
建国以后,中国农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改革开放以来的近17年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艰难的,发展也是有限的,今后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多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要达到农业的飞跃,实现第二次创业的宏伟目标,须在对策措施上做好大文章。中国农村经济的第二个飞跃定能实现,能解决实现现代化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4.
解读《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之"生态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绿色家园、绿色地球的呼声越来越高,寻求一种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新模式成了现代人的共同愿望。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一经公布,立刻激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生态现代化”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似乎从这种新模式中看到了巨大的魅力和潜力。 其实,生态现代化建设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中国仍属于世界较低水平。生态现代化建设是整体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价值追求目标,是现代化发展到了一个高级阶段的体现和表证,是保证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这些城市坚持“环保优先”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同步发展的良好状态。与此同时,苏北地区的许多城市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生态面貌得到大大改善。江苏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表率。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带你走进“生态现代化”,解读2007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同时刊登了《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市》、《苏南环境向好提前出现拐点》和《射阳精心打造绿色环保家园》等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体西用”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清末以降百年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是以先进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问题的认知、选择和规划为基底的。而“中体西用”也正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之最早的反应模式。这两者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文化难题。超越西方现代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裂的困局 ,寻求一条“科技”与“道德”协调、“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健全的现代化道路 ,无疑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孜孜探索和努力构建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当今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的社会变革。19世纪60年代,中日两国分别以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为发端,几乎同时走上了探索现代化之路。日本通过维新改革成长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中国却越来越被边缘化。中国奉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日本奉行“和魂洋才”、“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是导致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经济现代化途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和阐述了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量开发和积累高层次专业化人力资本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宏伟目标的根本出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日本农地改革是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日本农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把日本农业从寄生地主制转变为现代的自耕农,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日本农地改革真正地对日本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吗?答案不能轻率。其日本农地改革给日本农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本文拟以从经济视角来探讨一下日本40-50年代的农地改革利弊。  相似文献   

19.
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9日在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表示,尽管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寒秋,但是寒秋里面有暖意。他同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德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25万亿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中规模空前并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它结束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统治,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