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一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儿肌肉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虽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性病变,但具有一些共同特性[1],例如:(1)无明显失神经支配或感觉丧失;(2)肌肉无力,症状进行性加重,患者通常于20岁前死亡;(3)肌肉病变与再生共存;(4)属于遗传性疾病.国内、外关于PMD引起的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偶有报道[2].由于病例数较少,病情各异及受累部位不同,报道的结果也不一致.因此,个案的研究结果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此类疾病的病变过程.最近,我们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一例患儿的腓肠肌组织,现将结果报道并结合病例资料来分析形态学变化与病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二例体质性黄疽肝的超微结构特点,其中一例为良性复发性黄疸,在黄疸消退期显示典型淤胆改变;另一例是Gilbert综合征,肝血窦面微绒毛明显增多,毛细胆管扩张,这些病损与文献报道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实验用鸟经脑灌流后于HVc处取材,用Epon 812包埋剂浸润包埋,经铀-铅电子染色后,H-600投射电镜下观察,IBAS图像分析集资进行处理,结果发现,鸣禽HVc核 的神经细胞以圆形,卵圆形为主,胞体体积无明显的种间差别,但雄鸟细胞比雄鸟大,HVc的突触连接以轴-树突触和轴-棘突触为常见,经统计学t检验HVc单位面积突触总数,I型和II型突触所占比较,棘突触所占比较的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性别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鸣禽唯唱控制核团体积的性别差异不仅反映在显微水平,而且在亚显微水平亦表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 相似文献
5.
对鳖白底板病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病理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肠上皮萎缩、微绒毛脱落、胞器减少 .肝脏病变最为严重 ,其实质细胞肿胀 ,胞核结构异常 ,进而呈脂肪变性、溶酶体大量增多 ,局部出现坏死病灶 ,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肿胀、颗粒变性、细胞自溶 .脾脏红髓缩小 ,多数细胞及核异形 ,严重者细胞破裂、解体 .心肌细胞透明样变、横纹横糊 ,胞核固缩 .病变组织中红血细胞数量锐减 ,炎性细胞增多 .病变细胞内多数线粒体和内质网扩张、基质流失呈空泡化 相似文献
6.
<正>用透射电镜研究了大袋蛾性信息素腺细胞的超微结构。每个腺细胞具有一个表皮孔和一个由微绒毛围成的端器,但是没有导管细胞,也没有真正的表皮导管。腺细胞上方的表皮显然是由间细胞分泌形成的。腺细胞的分泌物从端器中经表皮孔而排到体外,所以这进一步证实了大袋蛾的性信息素腺细胞是一类新型的昆虫表皮腺细胞。基于各种昆虫表皮腺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还讨论了昆虫表皮腺细胞的可能的进化途径。 相似文献
7.
石刁柏非胚性细胞和胚性细胞的超微结构及ATP酶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石刁柏非胚性细胞及胚性细胞的超微结构及ATP酶定位进行了观察,非胚性细胞内液泡大,大量的自体吞噬泡出现,在液泡膜上有ATP酶的活性反应.胚性细胞的细胞核大,核移中,线粒体,质体,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增多,淀粉、脂滴积累,有较活跃的自体吞噬现象.细胞壁开始增厚,在细胞核,液泡膜,线粒体,内质网等部位有较高的ATP酶活性,在部分细胞壁中也存在有ATP酶活性反应沉淀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加剧,少肌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SO)所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因SO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确定以及诊断标准的不统一,导致SO的流行程度以及SO与健康结果之间的关联不一致.文章对SO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标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SO的早期诊断、评估和干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效地评价不同的振动环境对于人体舒适性的影响,通过模拟驾驶环境实验.采集了人体在不同加速度振动下的表面肌电信号(SEMG),运用频域分析对其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了局部肌电幅度的平均功率频率与加速度、频率、时间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出了肱二头肌、竖棘肌、股二头肌的局部肌电与振动参数的拟合函数,结合主观感受评分结果,提出了振动环境下基于SEMG的判定人体舒适性的客观评价方法.同时,参考主观感受和客观数据,通过归一化整合,为交通工具、工作环境等人-机界面设计及操作舒适度的评定提供了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其与VEGF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VEGF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在位子宫内膜组织30例进行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16.67%、16%(P〈0.05);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中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6%,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的表达率38%、20%(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呈正相关(P〈0.01)。结论Survivin可通过抑制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参与血管形成对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起作用;Survivin与VEGF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三例经光镜检查证实的A型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组织的超微结构,是线粒体肿胀、凝聚、内质网增生、扩张以及毛细胆管损害为其显著特征,且以同类型乙肝作对照,显示A型肝炎病损较轻。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新西兰兔实验性骨折后一周的骨痂细胞学变化。本文描述了骨痂组织中间充质细胞、骨生成细胞、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并对其在骨折愈合早期的作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绒毡层的变化.有下列四个主要特点:1)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质体和小泡丰富,并出现前乌氏体;2)四分饱子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产生大量粗糙内质网;3)单核花粉粒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内质网消失,出现大量多泡体,并在多泡体中的小泡内沉积电子致密物;4)解体的绒毡层细胞质中含有脂体、脂滴、乌氏体、微粒体等细胞器.处于单核花粉粒时期的雄配子体,在细胞中央的细胞质中含有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而在靠近细胞壁的细胞质中粗糙内质网发达,同时还有丰富的质体和线粒体. 相似文献
14.
颜素芬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3):197-203
利用电镜研究鳖疖疮病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肠上皮受损、微绒毛脱落变少;肝、肾、脾病变严重,其实质细胞肿胀变性乃至坏死、解体,胞质、胞器及核质减少至丧失,有粒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多、吞噬活动活跃;骨骼肌细胞肿胀、横纹模糊;细胞器的病变以线粒体与内质网的扩张变性、崩解为主要特征,血管充血、血窦内皮细胞肿大;部分血细胞变性、造血组织受损,肝、肾与肌肉中发现细菌感染,笔者还探讨了鳖疖疮病的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15.
16.
张强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7(3):39-41
设计了两种针对长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比较运动员训练前后的不同生理生化指标,来论证两种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对提高不同距离游泳运动员成绩的有效性。为今后在训练中能够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安排力量训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中国血蛤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血蛤的精子为原生型,由头部、中部和尾部构成.精子头部由顶体、亚顶体腔和细胞核组成.顶体呈圆锥形,电子密度比较均匀,顶体长度约为细胞核长度的5/8;亚顶体腔内含有中等电子密度物质;细胞核呈圆柱形,核长度为(1.36±0.05)μm,核宽度为(1.24±0.07)μm(n=42).精子中段由4个近椭圆形的线粒体和2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尾部鞭毛为典型的"9+2"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Presenilins条件性双基因敲除对于小鼠海马与皮层超微结构的影响,选用3、6及12月龄Presenilins 1/Presenilins 2双敲除小鼠(dKO)和同窝对照小鼠(CON),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别观察海马与皮层突触、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发现:3月龄dKO小鼠海马与皮层溶酶体已向次级溶酶体转化.6月龄dKO小鼠海马与皮层的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显著降低;皮层细胞核膜内陷,核不规则;海马与皮层线粒体出现肿胀、嵴变形或消失;出现高电子密度的次级溶酶体,并伴有脂褐素小体出现.12月龄dKO小鼠海马与皮层突触后致密物厚度显著减小,突触间隙宽度显著增加;海马与皮层核膜内陷,染色质固缩沿核膜分布;线粒体严重受损,嵴大部分溶解;出现较多次级溶酶体和脂褐素小体.Presenilins条件性双基因敲除对小鼠海马与皮层有增龄性的病理影响,这些病理改变将为相关的药物评价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日本对虾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凝集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2种天然或经酶修饰的动物及人红细胞测定日本对虾的血清和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活力,并且进行糖抑制、热稳定性、pH及Ca^2 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均能凝集12种红细胞,但两者对每种红细胞的凝集效价各不相同。血清对鹤鹑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蔗糖抑制,最小抑制浓度为200mmol/L,其凝集活性依赖于Ca^2 ,在pH4.0-7.0范围内较稳定,经90℃保温10min保持最高活性;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活性不被7种糖抑制,在pH6.0-7.0,温度为4-80℃范围内均具有最高活性,其凝集活性不依赖于Ca^2 。由以上结果推测:血清与肌肉提取液均含有凝集素,且种类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