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试对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率因素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途径:完善林业政策;严格造林工程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推广旱作造林技术等。希望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影响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及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率因素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途径及完善林业政策、格造林工程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推广旱作造林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希望对干旱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对干旱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率因素的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提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途径:完善林业政策;严格造林工程管理;转变政府职能;推广旱作造林技术等。希望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多年的基层造林实践,认为用杨树母根造林有一定的实用和经济价值,尤其在干旱地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造林方法。并总结出了可操作性非常强的具体的造林技术,对全面创优当前开展的林业生态建设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泽煌 《广东科技》2014,(12):155-156
福建省虽然地处亚热带气候,降水比较多,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干旱地区,而且大都是山区。所以,这些山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尤其在春夏季节,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为了有效克服干旱地区的缺水、干旱等问题,应发展研究抗旱造林技术。结合闽清县的实际情况,研究了抗旱造林技术措施及其成效。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地膜覆盖抗旱造林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抗旱造林,几年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推出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抗旱集水新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相对节约造林投资。  相似文献   

7.
杨树插干造林技术与杨树"三大一深"植苗造林技术相比,有不需挖树穴、造林成本低、节水抗旱、成活率高等优点。昭觉县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杨树生长,近年来,杨树造林面积已占到昭觉县造林面积的一半以上,对昭觉县林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适宜的杨树插干造林技术,可以克服制约昭觉县杨树造林的不利因素,如果在昭觉县大面推广应用,将对昭觉县建设绿色生态县,深入推进"三棵树"林业产业化工程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植树造林的广泛开展是由我国资源状况、林业发展实际而决定,促进林业资源恢复,加速林业整体发展必须紧紧抓住植树造林这一关键环节,多在造林地整理、造林方法更新、造林技术运用方面下功夫,这是当前植树造林和林企基础工作的核心与关键。该研究从林区造林地整理和植树造林的实际工作出发,分析了造林地整理的方式与方法,列举了植树造林的主要技术分类和应用,希望为行业进行造林地植树造林工作带来经验指导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刘洋 《科技信息》2010,(5):378-378
为促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保证造林质量,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确保造林成果,努力加快三北四期工程造林步伐.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合格率,是保证工程的造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提高造林成活率是提升造林绿化标准质量的重要手段。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质量不高,始终是制约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难点问题。它不但给国家、造林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试论几点建议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刺槐抗旱造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农膜、根宝、生根粉、保水剂在干旱地区对刺槐造林成活率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农膜、根宝对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显著高于常规造林方法,分别提高43.63%,36.36%,而生根粉和保水剂与常规造林法比较差异不显著。4种产品中根宝的经济适用性优于其它产品。  相似文献   

12.
阿城区地处张广才岭山脉西坡,地势东高西低,地类大体是5山1水4分田,年有效积温摄氏1100-1300度,由东向西从森林气候渐变为平原干旱气候,农作物生长期东部是115天,西部135天。封冻期东部比西部早15-20天,解冻期东部比西部晚20天。所以,就本地区不同地域的造林时期和造林技术不同。而干旱贫瘠等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难度大的慢岗浅山区造林技术和方法更应该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我国林业资源发展,探讨了科学有效的整地造林实践方式、策略,对提升林业发展水平,优化整地造林效果,创设显著效益,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林业资源情况提出了一些整地、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季节的选择的方法与我国其它林区的造林技术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对发展和培育资源更加有利。本人就相关问题进行粗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1 选择合理的集流整地方式,提高整地质量 精细整地,保水抗旱是干旱地区造林的主要特点。整地的作用主要是蓄水保墒、疏松土壤、加强根系发育、提高抗旱能力。在抗旱整地技术方面,多年实践中总结出的反坡梯田、撩壕、水平台、水平阶、鱼鳞坑等整地方式,在年降雨量400mm以上的地区造林,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树木生长可起到良好的作用。土壤含水量可基本维持或满足树木正常生长发育。但是,在年降雨量400mm以下的干旱地区,整地虽然能起到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显著效果,但提高后的土壤水份还不能满足树木成活乃至正常生长所需的水份。因此…  相似文献   

16.
造林整地与植树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造林整地、植树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整地与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17.
康发慧 《甘肃科技》2008,24(6):150-152
通过田间试验,对柠条容器苗、裸根苗、播种三种方式抢墒造林对比实验,成活率分别为75.34%、9.35%、42.46%,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最高,在中西部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中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尊村灌区节水改造中,为了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针对灌区存在的问题,提出整修渠堤以减少渗漏,优化渠道断面设计,完善渠道防渗,减少输水损失以及平田整地,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和抓好工程管理等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9.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入WTO后冲击的重点虽然是林产工业,但竞争的焦点却在于林业产品,而林产品的关键原料在于森林资源。本文结合现在林业资源的具体形式,论述了整地以及造林等相关的一些要素。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林业的有序发展,带动行业整体实力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造林管理需要将林业发展建设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是一项系统而且相对复杂的管理工作,我国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开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工程造林管理机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工程造林组织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工程造林管理过程中只有采取正确的管理方法,才能实现对工程造林工程的科学管理。为此本文主要以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为论点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