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雷公藤红素(Celastrol)是传统草药雷公藤根部有效的提取成分,被广泛用于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治疗.近年来发现,其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诱人的肿瘤治疗应用前景.本研究观察到雷公藤红素会抑制C2C12小鼠骨骼肌母细胞的增殖,并可能通过诱导Caspase-3的降解致使C2C12凋亡,提示雷公藤红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是中国传统的药物,性温,味苦涩。近年来文献报道,雷公藤在临床上主要做为抗炎,抗肿瘤,抑制生育和调节泌尿和免疫系统等药物应用。笔者在文章中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对雷公藤的后续研究做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3.
该课题从临床实际出发,针对此病病理特点,研制出丹参联合雷公藤多甙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明显提高了治愈率,而且显著地缩短了治愈平均时间。坚持了七年的临床扩大应用取得了相同效果。研究有四个特点:①国内最早立题针对儿童紫癜肾炎病理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②较单用雷公藤的疗效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萃取雷公藤中有效成分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对雷公藤药物进行减毒增效,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雷公藤有效成分的萃取进行了研究.实验以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生物总碱以及毒性成分雷公藤红素的收率以及在浸膏中的质量分数为指标,分别对夹带剂种类与组成、萃取温度、萃取压力、静态浸泡时间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75%乙醇水溶液为夹带剂,萃取温度为43℃,萃取压力为25MPa,静态萃取时间为3h,进行超临界流体萃取时,有利于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以及生物总碱的萃取.所得结果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超临界流体萃取雷公藤甲素收率是传统方法的3.49倍.超临界流体萃取可以有效萃出主要有效成分雷公藤甲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为对照组,采用黄葵胶囊治疗;34例为观察组,采用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糖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发生恶心1例,腹部不适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观察组发生恶心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9,P=0.6422).结论 在黄葵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血糖指标,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药雷公藤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的作用,但因毒性强而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以灵芝为药用真菌,采用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发酵雷公藤,并对发酵过程中得到的灵雷菌质进行抗炎活性和肝毒性评价。结果表明,接种量10 mL/100 mL、发酵30天得到的灵雷菌质(N2-G30)在3.75 μg/mL的质量浓度下表现出减毒持效的作用,相比于雷公藤,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RAW264.7细胞释放促炎因子TNF-α和IL-6,并且可减轻对人正常肝细胞L02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分析雷公藤发酵前后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发酵前相比,发酵后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红素、雷酚内酯的含量增加,雷公藤内酯甲的含量减少,这些成分的含量变化与N2-G30的减毒持效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莫玉洁  朱建华 《科技信息》2013,(2):503-503,506
雷公藤及其单体雷公藤甲素临床应用广泛,但大量研究发现其对多种系统都有比较严重的毒副作用。本文针对雷公藤甲素抗雄性生育作用做一综述,为临床安全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液-液三相萃取法分离纯化雷公藤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传统溶剂萃取法的缺点,达到从雷公藤中分离富集雷公藤甲素的目的,利用磷酸二氢钠水溶液-乙醇-水不溶性有机溶剂液-液三相萃取方法,从雷公藤提取物中富集得到含雷公藤甲素的有效部位,经过简单柱色谱分离和重结晶得到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雷公藤甲素的收率约为0.000 55%,纯度达98.2%.这为分离富集雷...  相似文献   

9.
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30例难治性肾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6例静滴莪术油,(10-20 ml/kg.d),同时口服雷公藤多甙片(10 mg/kg.d).结果观察蛋白尿消失或减至++以下的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检验,P<0.01.结论静滴莪术油同时口服雷公藤可明显缩短蛋白尿时间且减少复发,在难治性肾病治疗中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是一种以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异常分化为主要病理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非甾体类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多苷是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银屑病的主要药物之一.雷公藤内酯醇能够抑制人永生化表皮细胞株HaCaT细胞的增殖,因此可能通过增殖抑制作用来减缓银屑病的症状.利用5%咪喹莫特乳膏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对雷公藤内酯醇抑制表皮细胞增殖的作用进行初步探究.经腹腔注射20μg·kg-1及100μg·kg-1雷公藤内酯醇后,银屑病模型小鼠背部皮肤的红斑和皮肤鳞屑等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皮损区HE(hematoxylineosin)染色结果证实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表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雷公藤内酯醇抑制了表皮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对皮损区进行Western blot和RT-PCR分析,结果提示雷公藤内酯醇抑制了STAT3和PD-L1的激活.此外雷公藤内酯醇还抑制了TNF-α和IL-17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对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次研究中实施分析的102例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患者均为2019年5月—2020年7月进行治疗的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将参与本次研究的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甲氨蝶呤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实施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实施治疗前后的指标水平。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比观察组更低,组别数据在采取对比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进行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ESR、CRP以及RF水平均高于观察组患者,2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观察组更高,但组别数据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期间,对患者采取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的治疗方式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作为一种正在研究中的具有重要医疗价值和营养价值的中草药已被世人所熟识,因此引起国内外科研人员对雷公藤药理作用极大的科研兴趣。随着国内外科研人员不断引入更为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对雷公藤的研究课题进行细化,使其具有的医疗和营养价值逐渐被发现,这也使得雷公藤在医药、保健品、食品等相关行业的应用在不断地更替和创新。雷公藤不仅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的药理学作用,还包括抑制免疫、抵抗生育等多种生理作用。因此,根据雷公藤这些显著的药理作用可广泛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等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对现有文献材料进行整理集中汇总,并从雷公藤的生理作用、慢性肾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评定的发病原因和雷公藤对慢性肾炎的治疗作用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希望能为雷公藤对人体慢性肾炎等相关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相对可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表明,55例近期总有效率达98.18%,且尚可作为皮质激素的良好替代药物;雷公藤副作用轻微,与同期中青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短期使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红素是从传统中药雷公藤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醌甲基三萜,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药理活性.本实验研究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癌细胞的凋亡率;用DAPI染色测定雷公藤红素对肺癌细胞的细胞核的影响.实验显示,雷公藤红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并且晚期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增多,细胞核逐渐破裂.实验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具有抗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在抗肿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抑制恶性肿瘤的生长,还能提高化疗药物治疗的敏感性.通过对具有抑制卵巢癌效果的大黄、红花、雷公藤等10种中药的作用机制及其对化疗药物疗效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黄、红花、雷公藤等中药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是通过JAK、MAPK、PI3K/AKT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等机制实现的.这将为开发中药治疗卵巢癌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雷公藤红素是从中药雷公藤中分离得到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特别是抗肿瘤作用比较显著,但因其毒副作用大、水溶性差,受限于临床应用.笔者查阅了2009年-2018年以来国内外文献,对雷公藤红素抗肿瘤作用及其结构改造工作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结构改造工作和抗肿瘤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宋新强博士2018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点击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筛选和鉴定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靶点蛋白,项目批准号:U1804179.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对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最为突出的中药首推雷公藤,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是雷公藤中最重要的两个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为此在继续发展以往自体避孕药物的同时,开展了多学科的协作,并把重点放到植物药中寻找具有抗生育活性的物质,目的在于从其获得启示,从而开发出既安全、又能口服的非自体计划生育药。经过多年药理、化学研究和临床观察,筛选出一批有实用价值的抗生育中草药,其中大部分在临床试用时效果良好。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介绍。1影响精子生成的中草药(l)雷公藤:为卫矛科植物雷公藤(TriptelygiuznwiffordiiHOIk.f.)的根、叶及花。含有的雷公藤多成可影响睾丸中精子的形成过程,从…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红素为雷公藤的根皮当中提取而来的抗癌活性成分,利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仪无损快速地检测了脂质体包裹的雷公藤红素药物微粒,并与空白脂质体微粒、单纯雷公藤红素的拉曼光谱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药物经脂质体包裹后,仍可以在光谱中进行清晰识别的情况,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三批雷公藤药材真伪的鉴别及其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鉴别3批雷公藤药材的真伪,并优选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雷公藤甲素为检测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3批雷公藤药材的真伪,并考察超声波提取法、冷凝回流法和索氏提取法对雷公藤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只有购于福建的一批雷公藤药材可检测出雷公藤甲素;索氏提取法提取的雷公藤甲素含量明显高于超声波提取法和冷凝回流法.结论:购于毫州的雷公藤药材为赝品药材;索氏提取法提取效率高,所需溶剂少,操作简便,适用于雷公藤药材中雷公藤甲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