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上世纪初以来,全球的经济总量增加了200倍以上。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人们开始反省经济增长方式,探索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过去那种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谋求发展的观念,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和调整。最近,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以协调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这标志着我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步和升华。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不发达的…  相似文献   

2.
环境的经济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国梁 《科学》2000,(10):50-51
一、全球环境状况及其严重性 现代环境破坏,不论是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重大社会和经济问题。西方工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再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和社会,否则人类会受到自然规律严厉的惩罚,地球可能会遭受毁灭性的灾难。  相似文献   

3.
环境领域若干前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鉴明 《自然杂志》2002,24(5):249-253
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富裕和繁荣 ,写下了人类历史辉煌的一页 ,是人类引以自豪的文明 ;但工业文明意味着人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实现自身发展 ,它又使自然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威胁 ,因而又是人类不得不抛弃的文明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人类惟一的选择 ,这是一种以绿色为标志的发展道路 ,这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互惠共生的新的文明 ,是带给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希望的绿色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正在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话题,这是发展深化和理念进步的可喜征兆。然而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可以有不同的深度或谓之为不同的绿色程度。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关注各类环境问题发生后的达标排放和技术处理(即所谓环境污染的末端治理),较少涉及工业化运动以来的人类生存方式是否存在问题;深绿色的环境观念,洞察到环境问题的病因深藏于现今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强调从机制上去防止环境问题的发生。事实上,浅绿色的环境观念是m一刀年代第一次环境运动的主题,而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是叨年代以来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标志的第二次环…  相似文献   

5.
万劲波  陈鹏 《世界科学》2004,(3):17-18,24
正确理解可持续发展 一种发展行为的不可持续性并不是指行为本身不能持续,而是由我们的价值观来判断这种行为不能继续采取。 我们要警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标签,作为一种流行色。 可持续发展决不等同于某个部门、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整体的和系统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6.
钟安环 《世界科学》2003,(8):37-37,36
当代生命科学的进步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并对传统伦理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可以提升到科学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上来思考。所谓伦理 ,即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而生命伦理则是规范人们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行为的准则。生命伦理崇尚人类尊严、自由、公正、平等、团结。追溯历史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传统伦理观念的冲突并不罕见而是经常发生的。一方面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它的进步本身就蕴含着有可能突破旧的伦理观念 ;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进步又不能不遵守公认的伦理原则 ,在它的约束下 ,使科学技术不被滥用 ,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虽然…  相似文献   

7.
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再认识———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的一些思考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承继成自1983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各国政府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战略目标,同时把全球性的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作为...  相似文献   

8.
陈波  包志毅 《自然杂志》2003,25(6):327-331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环境,导致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出现。在解决各种全球问题的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实现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提出,所谓景观是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最适宜的空间尺度.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采取从全球生命系统层次着眼,从景观层次着手的战略,多角度、多尺度、多方面地考虑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须处理好环境和资源的问题,发展沼气不仅可以保护和改善  相似文献   

10.
张春美 《科学》2006,58(4):41-43
新年伊始.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公布了关于黄禹锡研究组的最终调查结果。调查认定,黄禹锡研究组2004年和2005年发表于美国《科学》(Science)周刊上的论文数据属伪造。其“独创的核心技术”无法得到认证。思考黄禹锡事件始末,可以看到,揭开其造假真相的起点乃是“卵子风波”这一生命伦理问题。在这一事件中,韩国生命伦理学家围绕着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保证伦理评审客观性、坚持科学研究道德规范等方面,最先对黄禹锡等人的研究发出伦理质疑,发挥了伦理规范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体现出以人的尊严为内涵的伦理关怀。彰显出伦理责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纳米伦理: 研究现状、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国豫  龚超  张灿 《科学通报》2011,56(2):96-107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伴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蓬勃发展, 有关纳米技术的社会和伦理问题的研究悄然兴起并逐渐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本文主要从纳米伦理研究的兴起、纳米伦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纳米伦理研究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等三个方面评述纳米伦理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初以来,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的融合为代表的"会聚技术(converging technology)"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会聚技术以提升人的能力、改善人的生存环境为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它涉及到重塑和改造人的内在自然,因而相关的伦理问题也更加突出.文章从统一科学、人机整合以及技术对社会的嵌入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聚技术"的特征,对会聚技术带来的相关伦理问题,包括人类增强的目的和对象、人的完整性问题、隐私、自由和道德责任、社会公正以及后果的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综合分析了美国、欧盟等提出的应对措施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动态地构建一套基于行动的技术伦理学框架.为此,必须完善伦理学和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合作机制,发展跨学科的视角与方法,加强科学启蒙,构建公众参与的讨论平台,完善会聚技术的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以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应对会聚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纳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和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电洪  王孝平 《科学通报》2011,56(2):131-134
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纳米技术产品的逐步进入市场, 引起了人们就使用纳米产品对人类健康、安全和环境产生影响的特别关注, 这也是目前伦理学所关心的问题. 标准化不仅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发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对于保障身体健康、生命和环境的安全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的标准化进程. 认为上述工作将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纳米伦理问题上的交流与沟通, 以期共同解决纳米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扬州被确定为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后,大运河申遗为扬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文章从正、负两方面来分析大运河申遗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的效能,建议扬州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突出城市特色,实施同城化战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近时期来,地质学界出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向地球深部进军!它紧紧地吸引着地质科学工作者的注意力。许多人在思考着、在讨论着这个问题。它已经被视为是地质科学发展中一个重大的事件。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2004,49(14):1438-1438
编者: 孙 瑛 刘呈庆 出版: 科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 定价: 38.00元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科学的管理理论作指导. 本书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 荟萃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最新成果, 以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为背景, 对可持续发展作管理分析. 本书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可持续发展管理的 基本理论, 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对象、体制、战略设计、实施与绩效评价等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部分讨论可持续发展要素管理, 研究人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要素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30年的经济飞速发展,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空气、水、土壤……单说哪一样都会惊出我们一身冷汗。尽管这些惨痛的代价有时是难免的,甚至是必须的,但即使有亿万个理由,把"满目疮痍"的环境留给后人,也是不可取的,是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能接受的。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中国很快将取代美国  相似文献   

18.
宋利璞  杨卫平 《科学通报》2023,(13):1621-1625
科技论文的伦理治理是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所涉及的科研活动应遵守科技伦理规范.本文利用Retraction Watch Database信息,收集国际科技期刊中因伦理问题而撤稿的论文案例.从发表时间、撤稿时间、学科领域、所属国家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挖掘其中的规律和特点.从时间角度, 2000年以来因伦理问题而撤稿的论文开始出现并逐步增多,表明科学共同体伦理意识增强,更加关注论文所涉及科研活动的伦理合规性.所有国家中,我国因伦理问题撤稿论文数量共92篇,居世界第三位.从学科领域角度看,超过90%的论文涉及生命健康研究.我们进一步将撤稿原因细化为违反伦理审查、知情同意、伦理共识规范等三大类17个方面,其中研究活动未获得伦理委员会前置性批准是最主要的原因.基于此,建议当前科技伦理治理的工作切入点是强化规范的科技活动伦理审查.此外,建议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伦理治理,加强伦理研究、提升伦理意识、普及伦理教育、加强对悖于科技伦理规范行为的调查处理等.  相似文献   

19.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根据经验分析了公路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总结了公路施工阶段、营运阶段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1.引言从本世纪中叶起,经济发展以过去从未有过的速度进行。生产规模也急剧扩大,在半个世纪内,随着人口成倍的增长,今日世界,以从未有过的规模,面临着大气污染,水质污浊,自然环境破坏等问题。在这期间,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到今天正好经历了15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把环境问题当作人类共同课题来讨论的,也是首次世界政府间的会晤,它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为了保护地球需要国际合作的“行动计划”。为了实施该行动计划,1972年末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环境计划(UNEP)。UNEP不过是在联合国组织内,以协调、促进环境领域内诸活动为目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