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提高声矢量阵相干信号方位估计能力,针对二维紧凑结构的声矢量均匀线阵情况,给出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解析振速与声压信息,重构接收数据,求出协方差矩阵,并提取信号子空间第一列的3个分矢量进行孔径扩展。然后,利用类单块拍条件下的矩阵重构得到3个新矩阵并合并。最后,套用奇异值分解的多重信号分类算法得到目标波达方位估计。分析表明,所提算法利用数据的组织形式使信号矩阵对角化,最终恢复了矩阵的秩,而且具有一定的孔径扩展能力。同时,所提算法矢量阵阵列流形所具备的方向因子可以在模糊角度处形成抑制,保留了矢量阵的单边指向性。仿真结果证明,此算法无论在角度估计精度还是分辨率方面都要优于矢量阵空间平滑与矢量平滑算法。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无导数卡尔曼非线性滤波新算法对UKF算法进行改进.该算法利用奇异值分解作为工具,将原算法中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递推过程中,由于计算误差和舍入误差而引起的协方差矩阵失去正定性,从而导致算法失效的问题.在不降低滤波精度,不增加算法复杂度的前提下,新算法具有很好的数值稳定性.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新的多个近场窄带信源距离、频率及到达角三维参数的联合估计算法。该算法将通常在数据和子空间域应用的平行因子分析模型扩展至高阶累积量域,利用阵元输出计算的高阶累积量矩阵构造三面阵,分析了该三面阵低秩分解的唯一性,并从分解得到的多个矩阵中联合估计信源距离、频率及到达角。该算法仅需使用3个高阶累积量矩阵,而且无须谱峰搜索和参数配对,计算简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双基地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在色噪声环境中的收发角度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四阶累积量的角度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构造回波信号的四阶累积量矩阵,然后根据四阶累积量矩阵的形成规律,在保证虚拟阵列孔径有效扩展的前提下去除其中的冗余项,达到矩阵降维的目的。最后将降维后的矩阵特征分解得到噪声子空间,再利用四阶累积量的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实现最终的收发角度估计。所提算法不仅可以有效抑制高斯色噪声,并且能够减小四阶累积量矩阵的维数,降低计算的复杂度,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四阶累积量的相干信号测向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四阶累积量估计相干信号的来波方向(DoA)需要获得修正阵列的方向矩阵。提出了一种估计修正阵列方向矩阵的改进算法,它减少了计算量,通过模式激励和空间平滑,实现均匀圆阵对来自不同独立信号源的相干信号的DoA估计,并利用虚拟阵列流形的中心对称性,将复矩阵的特征分解转换为实矩阵的特征分解,减少了计算量。相比基于自相关矩阵的算法,所提出方法提高了阵元利用率,有效地抑制了高斯噪声,不需要对模式激励后的数据进行白化处理,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和多个独立信号源存在的条件下,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四阶累积量用于最小嵌入维数估计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能反映非线性结构的四阶累积量函数代替相关函数构造矩阵,对奇异值分解法进行改进.对比分析了用四阶累积量函数构造矩阵的多种方法,得到两种较好的构造矩阵的方法.其中当四阶累积量函数的两个变量分别在矩阵的对角线方向和偏离对角线方向取值并且第三个变量取零时,得到的矩阵的分析效果最好.并用此方法分析由Henon映射、Lorenz模型生成的混沌时间序列.实验结果表明了改进后方法的有效性及稳定性,并且改进后方法适合小数据量的情况且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时域和频域不充分稀疏条件下的雷达信号欠定盲分离问题,提出了基于信号不同时延的累积量与三阶张量分解估计混合矩阵的方法,并通过修正子空间投影算法完成对雷达源信号的恢复。首先将混合信号的四阶累积量表示成三阶张量,利用三阶张量分解获得混合矩阵估计值;通过求解雷达源信号任意时频点处对应的估计矩阵的列矢量,得到该时频点处最优超定矩阵的伪逆并恢复源信号。该算法可以解决复杂电磁环境下时频域同时混叠的雷达信号盲分离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提高了盲分离中混合矩阵估计性能和源信号恢复性能。  相似文献   

8.
带多重次优渐消因子的强跟踪滤波器在计算舍入误差的影响下,估计状态的均方误差矩阵会失去非负定性,从而导致滤波发散的现象.在UD分解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带多重次优渐消因子的强跟踪滤波器.通过对引入渐消矩阵的一步预测均方误差矩阵进行UD分解,并将分解矩阵应用于滤波器量测信息的更新过程中,增强了算法的数值稳定性.此外,根据UD分解的结果给出了渐消矩阵的最小二乘解算方法,在提高渐消因子计算效率的同时摆脱了对先验知识的依赖性.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扰码序列的盲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播算子的估计方法。首先根据扰码长度将加扰数据分段排列得到观测矩阵,并计算观测矩阵的传播算子,得到扰码序列的初步估计,此时扰码序列中仍含有误码;采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出含错扰码序列的生成多项式,根据生成多项式完成扰码序列的最终估计,并根据扰码序列之间的相关性,实现扰码序列的盲同步。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对算法计算量和误码适应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计算量明显少于已有的特征值分解算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d-最小割集的多状态网络可靠度矩阵分解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基于d-最小割集应用容斥原理计算多状态网络可靠度精确值的复杂性, 借鉴分解的思想, 基于事件并运算之间的吸收律, 通过定义d-最小割集矩阵及矩阵概率, 提出了一种矩阵分解算法. 算法的基础是在一定规则下反复对矩阵进行分解、简化, 并通过迭代计算矩阵概率得到可靠度精确值. 同时, 通过定义删除函数以及动态选择分解边加速分解过程. 相关分析表明算法的复杂度随网络中边的数目成指数增加. 算例分析表明算法计算结果正确, 且结构清晰、易于实现, 验证了其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matrix inversion, which is the majority of processing in many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wo numerically efficient recursive algorithms (called algorithms I and II, respectively) are presented. Algorithm I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verse of such a matrix, whose leading principal minors are all nonzero. Algorithm II, whereby, the inverse of an arbitrary nonsingular matrix can be evaluated is derived via improving the algorithm I. The implementation, for algorithm II or I, involves 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s and vector outer products. These operations are computationally fast and highly parallelizable. MATLAB simulations show that both recursive algorithms are valid.  相似文献   

12.
一种改进的快速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何俊  戴浩  谢永强  刘宝生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11):3055-3057
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是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主要算法。分析了几种已有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后,对前沿边推进算法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直接以边为基础向一侧推进,而不是以凸包为基础向内推进;二是利用分块技术来改进搜索方法,使搜索范围限制在搜索边的周围区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Delaunay三角网的推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算法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信号的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提高系统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 BER)性能,提出了一种结合时域信号分割和部分子块循环移位的低复杂度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 PTS)算法,发送端仅需要一次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运算即可获得多个备选序列,接收端通过比较反向旋转序列与最近星座点的距离来恢复时域循环因子,实现了信号的盲检测。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最佳序列选择准则:最小PAPR和最大相关性准则(cross correlation, CORR),并仿真分析了系统的PAPR性能和BER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地抑制了OFDM信号的PAPR,提高了系统的BER性能,与传统PTS和选择性映射算法相比,明显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4.
SOFTWARE,ALGORITHM AND SIMULATION1. INTRODUCTIONRecently low cost and low-power video encoders are in demand, in which motion estimation is an importanttechnology. The block-matching motion estimation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video encoders. The direct fullsearch block-matching algorithm (FSBMA) demands massive computational effort and is not suit for VLSIimplementation.The multi-resolution telescOPic search algorithm (MRTlcSA) [1] is considered as a good trade-off betw…  相似文献   

15.
针对极化平滑(polarization smoothing, PS)算法解相干源时没有利用子阵的互相关信息导致分辨率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相干源预处理方法--加权极化平滑(weighted polarization smoothing, WPS)算法。该算法利用了电磁矢量阵列6个分量组成的子阵的全部自相关和互相关信息。对接收阵列协方差矩阵的36个子矩阵做加权滑动平均,得到等效阵列协方差矩阵,以该协方差矩阵对角化为约束,推导最优加权系数的理论表达式,并分析等效信源协方差矩阵的秩,得到WPS算法最大的解相干源数为6。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WPS算法与PS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性能和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民航运输的两翼之一,通用航空安全水平直接影响民机系统的安全。目前,对通航以及鸟击事故征候进行预测的研究较少,本文根据收集到的美国从事通用航空活动发生鸟击事故征候安全状况数据,采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鸟击事故征候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模型相比, LSTM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精确度更高。基于此,提出了预测稳定性更好的LSMT-均方根误差(LSTM-root mean square error, LSTM-R)模型,为通用航空鸟击事故征候预测提供了手段和方法,加强了通用航空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波束成形计算复杂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员共轭梯度的约束自适应波束成形算法。运用共轭梯度算法原理,在期望信号功率保留的约束条件下使输出方差最小,得到权重向量,避免计算输入信号的协方差逆矩阵,有效达到收敛。集员方法运用时变边界约束条件,实行数据选择性更新,减少计算复杂度。该算法运用集员方法和共轭梯度,避免重复计算,得到有效的权重向量,保证良好的收敛性能。又对算法进行计算复杂度和收敛性能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在保证良好的收敛性能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8.
任务分配是提高无人机运维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子系统执行能力约束条件下的无人机蜂群协同任务分配问题, 提出一种融合拍卖机制的改进狼群算法。首先, 定义子系统能力矩阵以实现无人机异构性和任务执行能力的统一描述。其次, 对个体狼采用矩阵编码, 针对违反攻击次数的非可行解, 提出基于拍卖机制的修正策略, 以进行处理。然后, 在个体狼位置更新过程中融入遗传算法思想, 在探索阶段和围捕阶段分别进行相邻行交换操作和间隔列交叉操作, 以实现快速寻优。最后, 将第三优狼引入到狼群更新过程中, 从而增强种群的多样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求解子系统执行能力约束下无人机蜂群协同任务规划问题; 且相比于其他改进进化算法, 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寻优性与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9.
依据样本密度使用高斯函数构造山峰函数时,削去对山峰函数贡献较小的大部分边缘,从而大大减少计算工作量;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粒群算法,使之具有多峰函数寻优能力,可以一次求出山峰函数的各个峰值,即基于改进微粒群算法的快速山峰聚类法,给出了算法的原理,步骤,快速山峰函数与常规山峰函数间的误差及计算工作量的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简单快捷,可以一次求出所有的聚类中心,在满足精度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减少90%以上的计算工作量,有效地搜寻到数据样本空间的各个聚类中心,从而实现对数据样本的准确聚类.  相似文献   

20.
线性调频(LFM)是扩频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宽带干扰样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观测数据估计干扰参数的自适应时变LFM干扰对消算法,通过仿真分析了该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克服了复数自适应滤波器对LFM干扰的抑制能力随LFM信号扫频速率增加而降低的缺点;与基于时频分析的自适应时变LFM干扰对消算法相比,其运算量大大减小,是一种实用、有效的LFM干扰抑制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