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美国、日本科学家所组成的国际海洋钻探计划(IODP)北极研究小组,最近从4500万年前的地层物质中分析发现,大约在5500万年前,北极海水温度是23℃,几乎是亚热带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蝎子是一种可怕的虫子.因为它的毒液甚至可以让人死亡。然而,如果你遇到一只比人还高的蝎子。岂不是更会吓个半死。最近,英国和德国古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这样一种水生蝎子,它足足有2.5米长,其体长远远超过人类的身高。好在这样的蝎子只存在于化石中.它们在3.9亿年前就已经灭绝。  相似文献   

3.
10年前,古生物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发掘出一只巨蛙的75块化石碎片。如今,他们终于复原了这只巨蛙的原貌,并测定它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科学家说,这很可能是迄今已知地球上存在过的最大的蛙,其身高达41厘米,体重达4500克。这种蛙之所以被戏称为“地狱魔蛙”,除了因为其体型庞大之外,还因为其性情凶猛,敢吃恐龙仔。  相似文献   

4.
早期人类少有牙病,这是因为他们吃肉多,吃碳水化合物少。人类发展农业后,开始吃更多粮食。细菌在口腔里肆虐,制造大量的酸腐蚀牙齿。首批农民比狩猎-采集者更容易患蛀牙。然而,当科学家查验来自苏丹的一个大约2000年前的墓地--埃尔卡西代2号墓的古人牙齿时,发现只有不到1%的人患有牙病,而多种迹象表明这些人很可能是农民。对牙菌斑(已经硬化)的检测显示,这些古人摄入了一种有毒的草--香附草的块茎,有可能作为食物,也可能作为药物。埋葬于埃尔卡西代的至少8700年前的古人也食用香附草块茎,但很可能只作为食物。除了气味芳香之外,香附草的块茎可能还有其他优点:科学家之前通过实验发现,香附草提取物能抑制可能引起蛀牙的细菌生长。通过烹制,可以减轻香附草块茎的苦味。而如果是药用,则无需这样做。  相似文献   

5.
<正>曾经有人将鞋比做婚姻,显示了中国人的文化智慧。"婚姻是自己脚下的鞋,感觉如何,只有自己最清楚。"寥寥数语,将恋爱的浪漫、婚姻的现实,描绘得贴切到位,恰如其分。婚姻是鞋,感觉是脚,虽说看着有合适的鞋,穿不到脚上,会抱憾终身,但是,为了穿鞋,只图表面光鲜,削足适履,硬是往里伸脚,倒霉的只能是自己。鞋作为婚礼服饰的一部分,在婚礼仪式中也充分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人将鞋比做婚姻,显示了中国人的文化智慧."婚姻是自己脚下的鞋,感觉如何,只有自己最清楚."寥寥数语,将恋爱的浪漫、婚姻的现实,描绘得贴切到位,恰如其分.婚姻是鞋,感觉是脚,虽说看着有合适的鞋,穿不到脚上,会抱憾终身,但是,为了穿鞋,只图表面光鲜,削足适履,硬是往里伸脚,倒霉的只能是自己.鞋作为婚礼服饰的一部分,在婚礼仪式中也充分体现出了它的重要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非常古老的传说。公元前,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国国王是个暴君,他的妹妹基多娜公主为躲避迫害,带着随从悄悄地从海上逃到了非洲北部的突尼斯,公主给当地的部落酋长送上贵重的珠宝等礼物,请求酋长在海边划出一小块地方,作为她的领地。酋长接受了礼物,却不愿划出领地,就命属下拿来一张牛皮,对公主说:“牛皮送给你,用这张牛皮围住的土地就是你的领地。”他想:一张牛皮围的土地,根本无法居住,公主必然会掉头离去!可是,公主却感谢着接过了牛皮。结果却令酋长大吃一惊:基多娜公主用这张牛皮圈出的领地,比他想象的大了不知多…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3,(12):8-8
恐鸟是生活在5500万年前~4000万年前的一种不飞鸟,身高可达2米,喙巨大而凶恶,难怪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它们是冷酷无情的肉食动物。恐鸟生活在恐龙灭绝之后的时期,当时哺乳动物尚处在早期演化阶段,个头相对还较小,恐鸟被认为是当时陆地上的一种顶级掠食者。  相似文献   

9.
蝎子是一种可怕的昆虫,因为它的毒液可以让人死亡。然而,如果你遇到一只比人还高的蝎子,岂不是更会吓个半死。最近,英国和德国古生物学家就发现了这样一只蝎子,它足足有2.5 m长,其体长远远超过人类的身高。好在这样的蝎子只存在于化石中,它们在3.9亿年前就已经灭绝了。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21,(1):4-5
科学家最近分析了来自两处不同地点且形成于3.3万年前的深海沉积物,并在其中发现了铁60同位素.铁60在自然界中十分罕见,这是因为它的形成所需条件极为苛刻:几乎只有超新星爆发才能满足这些条件.因此,铁60的发现可以作为判断超新星爆发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最长寿的鸟     
一只可能有50岁高龄的剪嘴鸥今年4月早些时候 在英国威尔士北部海域被发现。这只剪嘴鸥是人类目前所知仍然活着的最长寿的一只野鸟。它的年龄 是根据它所戴的脚环判断的。英国鸟类研究机构的  相似文献   

12.
凝冰  木马 《科学之友》2009,(8):68-69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当年,母亲曾在一个月夜与一只母狼交换人质,母亲刀下的人质,是一只狼崽;母狼嘴里的人质,则是年幼的我。而这奇特的一幕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她(它)们都有一个共同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6,(9):54-55
在一块金黄色的多米尼加琥珀里,藏着一只小小的无螫蜂,在阳光下观察这只被永远"定格"在飞翔之中的小蜜蜂,真可谓纤毫毕现:它完美地伸展着翅膀,用惊恐的眼光看着今天的观赏者.这只被困在透明"小室"中的栩栩如生的小生物,在它的一生中有着什么样的生命轨迹?人们通过它可以了解千百万年前的奥秘吗?在它生命的最后一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不幸的故事?这块琥珀在被人发现之前又经历了什么?  相似文献   

14.
正两年前,美国爬虫学家吉尔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座森林里发现了一只没有脸的蟾蜍。这只成年美洲蟾蜍看起来很健康,但是头部只剩一个桩。它没有眼睛、鼻子和舌头,头部部位完全被光滑组织覆盖,只有一个应该是嘴的小开口。吉尔认为,她见到的这只活跃的无脸蟾蜍当时应该是从冬眠中复苏不久。它的无脸不可能是基因变异的结果。如果它一出生就没有脸,它就不可能活到成年,原因很简单——它没法捕猎。有科学家认  相似文献   

15.
百变章鱼     
倪娜 《大自然探索》2001,(11):18-18
科学家最近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地区离海岸不远的水底淤泥中发现了一种的章鱼,它十分擅长于模仿其他海洋生物,因此,长期以来骗过了许多科学家的“法眼”。 这种有着8只触手的61厘米长的无脊椎动物是一种以前人们还没有见到过的新型海洋生物,尽管它到现在还没属于有自己的科学的名字,但这种不起眼的头足类动物却凭借自己不同寻常的本领在动物学家中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因为,除这只刚刚被发现的章鱼以外,人们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种动物可以模仿多个其他的生物体。这的确是种了不起的本领。 我们来看看这只神奇的章鱼都可以模仿哪些…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9,(6):4-4
最近,日本科学家利用取自16年前冷冻死鼠的细胞,成功创生了这只死鼠的健康克隆鼠,使之“死而复生”。这是世界首例成功克隆冷冻动物试验,它预示着将来从冷冻残骸中克隆出猛犸象等已灭绝物种已经曙光初现。  相似文献   

17.
超级霸王龙     
霸王龙巨大而凶猛,恐怖无比。自从它在6700万年前灭绝之后,其恐怖形象一直流传至今。它之所以被称为“恐怖的蜥蜴”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同时,霸王龙也十分使人着迷,自第一只霸王龙化石在100年前被挖掘出来时起,它就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今年5月,美国芝加哥的菲尔德博物馆展出了一只名满天下的霸王龙复原骨架——“苏伊”。1990年古生物学家苏伊·亨德里克森发现了“苏伊”,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完整的霸王龙骨架,约有90%的骨骼被挖出、复原。在此后的两年中,化石经工人们反复清洗,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70年前, 美国博物学家留下一桩谜案; 今天, 年轻的中国学者历尽艰难让真相大白。 70年前,一个漆黑的夜晚,中国福州。来华调查亚洲野生动物资源、曾担任过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国博物学家艾伦正仔细端详着眼前一只模样古怪的动物标本:它浑身密布微卷的绒毛,眼睛细小如豆,牙齿尖利突兀,浑身散发着一种诡异可怕的气息; 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一双巨大的爪子:弯曲成钩状,煞似两只尖利的钩耙,2厘米的长度与细小的身躯(体重20—30克)形成强烈的对比。博学多识的艾伦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身体构造,他感到迷惑不解。最后,经验丰富的他判断这是一只蝙蝠,并依据它罕见的爪子和如鼠耳般的耳朵,给它取名为“大足鼠耳蝠”。艾伦还做了一个大胆推测:大足鼠耳蝠是蝙蝠家族中的另类,不以昆虫、植物等为食,但会用双瓜捕鱼。  相似文献   

19.
舍与得     
在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个老人新买的鞋不小心从窗口掉出了一只。正当周围的旅客为之惋惜时,老人迅速拿起剩下的那只, 扔了出去。大家都迷惑不解,纷纷询问,只见老人坦然地说:“不管这双鞋多么昂贵,对我来说,剩下一只已毫无用处。与其拿着毫无用处的鞋,还不如把它扔下去,那样拣到它的人能得到一双鞋。”这个老人就是印度的圣雄甘地。因他的“舍”,不仅使别人得到了一双鞋,也使他自己从中得到了宽慰,得到了轻松和快乐。  相似文献   

20.
动物是否有智力?如果有,它们的智力能否与人的智力相类比?如果没有,那它们有时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又算什么?现在,不妨让我们从实验中找出点佐证吧。 这个长着八只触手的家伙爬在海底石巢中,像块石头一动不动。它只是偶尔伸出一只爪子弯曲一下,仿佛身下的栖身之处太过宽阔,这是一条与其他的同类别无二致的章鱼。突然,它急速向前运动,带起了海底的沙子和石子,几只触角正试图捉到前面的猎物,但掠到怀中的并不是什么可以敞胃大吃的食物,而是只白色的塑料球。原来,这只章鱼正在仿效相邻巢穴中自己的同类,在练习抓球技术呢。章鱼的抓球技能当然不是天生的,而是生物学家们不断训练出来的,这表明我们的这位主角确实有准确的模仿能力。这是意大利那不勒斯动物研究所费奥里多博士所进行的一项试验。 以前科学家认为,只有那些以家庭或群居方式生活的动物才具有以老教少的优势,其余动物的直观学习能力在进化过程中已经消失了,包括那些不识父母。独立生活的章鱼。但现在,那不勒斯动物所的试验推翻了人们以往的判断。动物在独立状态下所进行的学习,意味着它们能尝试去重复做某种从未做过的事情。一些科学家认为,这就是动物具有智力的有效例证。 ***那么,什么是智力呢?如果不将人作为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