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古老、数量最多的物质粒子,从宇宙诞生的大爆炸起就充斥在整个宇宙空间. 中微子非常重要,它拯救了能量守恒定律,也向现代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提出了挑战.中微子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它有无质量对粒子物理和宇宙学有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震荡宇宙暗能量的状态方程是ω(a)=-cos(bln a).我们证明,该模型没有粒子视界和事件视界,解决了一致性问题的困扰.无论物质项怎样演化,暗能量总能追踪上与之一致,且不需要精细调整,并且暗能量刚好可以反映整个宇宙的热力学状态.我们也发现表观视界是个非常好的全息屏,可以作为保持热力学性质的边界.作为一个热力学整体,当前相变下,震荡宇宙的演化情况非常好.在表观视界以内,宇宙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满足,并且物质项不影响此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宇宙中究竟有多少种物质,是科学家们长期寻求解答的问题。根据狭义相对论,能量与质量可以等量齐观。欧、美科学家最近已测出Z——零粒子的质量为911~912亿电子伏。这是目前所知质量最大的基本粒子。通过Z——零粒子存在的能量范围,美、欧物理学家们计算认为,不会有已知3种中微子以外的中微子或第4种形式的物质存在,  相似文献   

4.
探索暗物质的物理本质是当前天体物理学与粒子物理学的共同核心任务之一.质量落在keV能区的惰性中微子是热门的暗物质候选粒子之一,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和宇宙学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辐射衰变,keV惰性中微子释放出一个单色光子,其能量恰为惰性中微子能量的1/2,这一性质对惰性中微子的探测提供了可行的途径.2014年,一个国际合作团队利用XMM-Newton卫星数据在近邻星系团中探测到了峰值能量为3.5 keV的弱发射线信号,并提出这是惰性中微子暗物质的衰变信号.然而,对此发现的后续研究由于现有X射线数据信噪比的限制无法得到一致的结论.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独特的大视场巡天将覆盖若干近邻大质量星系、星系团,对3.5 keV信号获得高置信度的探测或有效排除,并可对暗物质在keV能段的可能信号开展高灵敏度搜寻.  相似文献   

5.
自然界可能存在超光速粒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实验发现中微子的质量平方是负值。根据这一事实,对比Dirac方程和虚质量的Dirac方程,提出了一个超光速中微子的量子方程。一个虚粒子可以看作是超光速粒子。这个方程的显著特征是,时空反演是对称性的,而空间反演对称性有最大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高歌 《前沿科学》2013,(1):6-10
真空能的物理本质就是信息态能量,这是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衣源能量真空能的提取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利用暗能量粒子的高速旋转,直接把虚空间的真空能抽取过采变为物质能流;一是对电磁物质所舍的单奇子进行电磁压缩,使实态单奇子的时间缩短、虚态时间延长而释放真空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暗能量宇宙学相关课题研究的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暗能量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在暗能量相关课题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若干方向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进展.对这些课题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暗能量宇宙学模型的观测限制研究,暗能量与暗物质耦合参数的宇宙学测量,在宇宙学中称重中微子与搜寻惰性中微子的研究,遗迹中微子在银河系中的引力结团研究,利用引力波观测开展宇宙学参数估计的研究,暴胀宇宙学模型的观测限制研究.  相似文献   

8.
大量可信的证据表明暗物质造成了许多漩涡星系的平坦的自转曲线;在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中加入暗能量的能量动量张量后,通过假设星系中的暗能量是非均匀、球对称分布的,同样得到星系NGC3198的平坦的自转曲线,因而可认为暗物质和暗能量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表现,初步统一了暗能量和暗物质.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现在人们从从β衰变产生中微子非零质量试验结果的测量得到,他的上限是250ev,如右图1所示.而H2β-衰变测量的结果表明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在接近18.568ev时有个非线性的变化.如图2.有些人引入负能量虚质量来描述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有质量的中微子,在理论上引入了粒子(基本费米子、中间玻色子和强子)弱荷的新概念首次报道了弱荷守恒定律,并提出了检验弱荷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根据弱荷的手征性,合理地解释了宇称不守恒的原因,根据弱荷的对称性扩展了标准模型,指出所有的中微子都是有质量的Dirac粒子,但是右手中微子和左手反中微子的弱荷为零,它们不参与弱相互作用,因而称为暗粒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