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仿真的采办(SBA)研究与应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项目技术复杂性日益增加的时代,基于仿真的采办(SBA)技术是一种最好的解决方案。文章介绍了基于仿真的采办的概念,描述了其体系结构及其五个要素:协同环境、国防部,工业部门资源库、分布式产品描述、数据交换格式和协同环境参考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了实施这种采办技术的好处,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基于仿真的采办技术和方法研究和应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针对目前复杂机电产品仿真通常只能集中建模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方法。首先分析了支持分布协同建模所必需的信息,然后利用分布式对象技术,将这些信息集成为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通过包含的丰富信息,支持能够被正确的组装和重用;通过自身的分布式特点使得建模人员能够透明访问它们。基于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方法能够强有力支持复杂机电产品的分布式协同建模。  相似文献   

3.
针对SBA系统多学科优化环境构建中各学科分析过程对建模仿真工具集成的需求,研究了.NET平台下MDO环境中典型建模仿真软件MATLAB和DATCOM的集成方法及技术,总结了基于COM组件集成、MCC编译器方法及MATLAB引擎工作方式三种MATLAB集成方法并给出应用优缺点分析.在使用C#言构建的多学科设计优化环境中从气动学科、推进学科、控制学科建模仿真的角度介绍了各部分DATCOM和MATLAB工具的应用及集成过程,为SBA系统多学科设计优化环境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不确定环境下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对目标捕获能力,进而提高多UAV协同搜索效率,提出了基于双属性概率图结合改进的协同进化遗传算法(improved co-evolutionary genetic algorithm,ICEGA)的多UAV协同目标搜索方法。首先,根据环境的先验信息,在原概率图基础上引入标志位,建立基于双属性矩阵的待搜索环境概率模型,提高环境和目标的信息感知准确度;其次,定义UAV的飞行规则并结合目标先验概率图信息,建立UAV运动模型及确定最大收益的目标函数;最后,建立分布式UAV之间的信息交互模型,运用ICEGA算法优化产生最优协同决策输入航向角集合,在线实时滚动优化产生最优协同路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双属性概率图结合ICEGA算法更能够保证最优路径的产生,使得UAV能够准确地搜索到目标;同时,对比仿真验证了ICEGA算法能够提高UAV之间的协同性,保证了路径可行性及提高了目标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5.
郑宏涛  彭晓源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1):2675-2678,2700
针对虚拟样机协同建模环境对建模仿真工具集成的需求,对典型建模工具MATLAB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提出在虚拟样机协同建模环境中仿真模型的建立、验证以及仿真应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中MATLAB的集成与应用方法。并且结合一类武器系统虚拟样机的开发实例详细介绍了MATLAB工具的应用和集成。  相似文献   

6.
协同仿真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李群  王维长 《系统仿真学报》1999,11(5):351-357,357
从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了协同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讨论了协同仿真中所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协同建模方法和仿真算法。最后给出了协同仿真环境的一般体系结构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网络协同数字化预装配特点,提出可重组的多Agent协同装配动态组织结构,基于Petri网建立装配动态组织模型和协同装配过程模型,对产品的装配协作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商用CAD软件与数字化预装配系统的模型数据集成方法,研究了多Agent之间的通信和协同实时性的实现技术,并开发了原型系统。实例表明,该系统能使异地协作人员通过网络协同地对产品的装配设计进行分析与优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的产品协同设计系统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视角,提出基于分布式广义知识库系统支持的产品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该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基础层、应用层和决策层。研究基于知识的工程系统支持CAD协同、产品信息建模及可视化仿真的方法,系统论述各层次的设计数据管理和交换机制。在基于知识的工程环境下,研制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协同设计系统框架。给出断路器开发实例,实现其生命周期协同开发的数据和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相似文献   

9.
基于Agent的协同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亚伟  张海盛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11):1529-1532
在分析协同环境中Agent之间协同关系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并定义了一种基于Agent的协同关系模型(ACRM),该模型引入了时间和空间的机制,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协同环境中Agent动态协同过程。通过应用实例说明该模型解决了动态协同过程中协同关系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的分布式协同建模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波  熊光楞  郭斌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0):1310-1315
在基于分布式仿真模型对象的分布式协同建模技术研究基础上,提出由客户机层,应用服务器层和数据库层构成的基于CORBA的三层体系结构实现技术。以支持分布式协同建模,同时还给出了一个软件原型,并利用该软件原型实现了一个复杂产品的分布式协同建模。  相似文献   

11.
基于HLA的一体化协同设计、仿真、优化平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复杂产品的机理、功能、结构、开发过程复杂,协同设计、协同仿真、协同优化分别已经成为复杂产品开发的强有力的支撑技术.从复杂产品开发的需要出发,提出并研究了协同设计、仿真与优化的集成.介绍了基于HLA的一体化协同设计、仿真、优化平台的体系结构以及相关实现技术.最后介绍了基于该平台实现高速列车开发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新型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协同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的重点是协同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首先,将农产品流通划分为生产服务层、流通服务层、消费服务层,提出了一个结构化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现有体系存在的关键问题;基于这个框架研究设计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新型农产品流通协同服务体系,并重点研究其中的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模式,以及协同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新型农产品流通协同服务体系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产品流通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支持实时协同虚拟装配的体系架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协同虚拟装配技术为多个设计人员在同一虚拟场景中共同进行装配试验提供了条件。主要就如何实现协同装配的实时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复合式”的协同体系架构,并采用基于C/P(命令/参数)消息的数据传输方式实现协同任务的实时传输,进一步的采用任务的分解执行方式实现协同任务的实时处理。在上述架构与技术基础之上设计开发了一个支持实时协同的虚拟装配系统,并以大型机械压力机的实时协同装配为例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产品往往由多个子系统通过复杂的耦合方式组成。针对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设计优化的需求,将复杂产品分解成为分布式层次型系统,建立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优化模型,包括了系统级优化模型、子系统优化模型和子系统分析模型。为解决不确定条件下的复杂产品优化建模问题,在确定性条件下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不确定分析,得到系统目标函数与不确定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不确定条件下的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优化模型。最后,给出了复杂产品多学科协同优化建模过程。
Abstract:
Complex products are often composed by a number of subsystems which coupled by some complicated wa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design optimization,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model of complex product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distributed hierarchical system, including system-level optimization model, optimization model subsystem and subsystem analysis model. To solve the problem under uncertainty, complex products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design optimization modeling under uncertainty was concluded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uncertainty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ystem of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certain variables. Finally,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modeling process of complex product wa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5.
协作虚拟样机与协同设计方法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协作虚拟样机技术是在分布式环境下,多领域专家协作建立和应用虚拟样机的方法和技术,本文分析了协作虚拟样机与协同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协作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方法,该方法可全面而灵活地支持协同设计,在产品实际设计、制造和使用之前,对其功能、性能进行充分仿真与验证。文中还讨论了协作虚拟样机建模方法和异构仿真方法,并给出了基于协作虚拟样机的协同设计环境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6.
某导弹电子学系统的协同仿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陆源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5):597-598,640
以某导弹电子学系统的仿真需求为背景,提出了用协同仿真方法进行系统仿真的框架结构,包括硬件平台结构和软件支撑环境,对协同仿真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其中包括混合异构层次化建模技术、定性与定量集成建模技术、实时分布仿真技术以及实时数据库技术等,并给出了一个该电子学系统的协同仿真简易模型。  相似文献   

17.
Facilitation of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Reflections From Practic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requires that multiple stakeholders come together to negotiate agreements. Who is a stakeholder, what is the boundary and the definition of an issue, and who has legitimacy to convene are interrelated, systemic questions. To address this challenge,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with nine Contextual Dimensions. A workshop on collaborative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of the fishery in Chile, designed and facilitated by the authors, serves as a case study where multiple stakeholders came together to vision desirable futures and explored organizational linkages that could accommodate the different agendas. The workshop is analyzed through a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some conclusions are drawn on the value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iterative consultations that must precede such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events.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upport Group (www.isglink.org),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dedicated to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for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8.
支持虚拟样机的协同仿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为了支持虚拟样机开发环境中不同领域,分布,异构的仿真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提高协同仿真平台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提出了灵巧产品模型建模,协同仿真资源库集成管理方案和协同环境运行框架,并具体说明了基于DCOM的仿真工具协同的关键实现技术,支持仿真联邦管理的数据库设计和CORBA的应用实现技术,通过轿车虚拟开发的初步应用实践,基于上述研究所开发的平台能有效支持复杂产品的虚拟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