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如果动物世界举办一次奥运会,那么各项竞赛的金牌将会被谁夺得呢?下面的资料,是鲜为人知的各类动物最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哺乳类动物在各种家畜中,狗的奔跑速度可以说是最快的,时速可达66.74千米。在家畜的马拉松纪录中,澳大利亚一条8岁的狗,用了210天时间,横跨辽阔的澳洲中央大陆,回到2720千米以外的主人家中;美国有一只猫用83天时间,重返1528千米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寻路能力通常较差,倘若将你带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即使离家不远,恐怕也会迷路。而对于许多动物来说,它们寻路的本领很强。它们为什么不会迷路呢?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其中的奥秘,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十分完善的说法。惊人的寻路本领当秋风吹起之时,在加拿大刚度完夏天的刺歌雀就成群结队地飞往阿根廷,行程有4800~8000千米。它们是美洲迁徙路线最长的一种鸣鸟。它们中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幼鸟从未到过阿根廷,却不会因此而在长途飞行中迷路。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长途跋涉呢?原来,它们迁徙是为了能够躲避加拿大的寒冷冬季。当然,不光鸟类有长…  相似文献   

3.
正paleontology古生物科学家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一具7000万年前的两栖动物化石。通过对化石骨架形态的分析,考古学家认为这种史前生物是一种巨大的蛙,并称其为"恶魔角蛙"。他们推断,恶魔角蛙的体长可达0.4米,体重可达4.08千克。相比之下,现存的最大活体蛙——霸王蛙的体长比恶魔角蛙短0.1米,体重也比后者轻0.45~0.9千克。考古学家分析认为,恶魔角蛙的食物来源很多,包括鸟类、蜥蜴、蛇和小型哺乳动物等,一旦有机会,它们还会捕食小型鳄鱼甚至恐龙幼龙,  相似文献   

4.
垂直迁移去觅食 一提到动物迁徙,我们通常会想到塞伦盖蒂大草原上奔腾咆哮的角马大迁徙,或是4代帝王蝶耗时6个月飞翔4000千米穿越北美史诗般的迁徙之旅,又或是数十万只企鹅克服艰难险阻橫穿南极洲的长途跋涉.其实,海洋动物的迁徙也蔚为壮观,毫不逊色.在全球海域范围内,每天晚上,无数小型海洋生物在夜色的掩护下从海洋深处向上迁移数百米,游到海面获取浮游植物为食,其中有比米粒还小的甲壳动物、透明的水母、血红色的鱿鱼和在黑暗中发光的庞大灯笼鱼群等.而在天亮之前,它们又向下返回200~1000米深的海洋中层区域,躲在黑暗水域中.海洋动物为了躲避白天在海面上游弋的掠食者,在夜间进行的这种上下迁移行为被称为"昼夜垂直迁移(DVM)".这种现象在约200年前人们使用船网运输时首次被观察到,如今通常由船载声学系统(如声学多普勒电流分析仪)记录.  相似文献   

5.
英国生物学家最近发现,狐獴具有主动教育后代的天性。 狐獴常常两脚站立,翘首眺望远方,这个可爱的动作为狐獴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使得它成为人类最喜欢的动物之一,在很多卡通里都有狐獴的可爱形象。狐獴是一种小型昼行性灵猫科哺乳动物,它们生活在非洲南部贫瘠的沙漠上。一只成年狐獴大约高0.35米,尾巴长约0.2米左右,体重约为0.7千克。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的季节性集群迁徙活动一直是科学家最想解开的谜题之一。动物为什么要迁徙?是何种因素触发了动物的迁徙运动?面对数百甚至数千千米的迁徙路程,动物是如何定向,又是如何准确、及时地返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迁徙途中,它们在何处停留,在那里又会发生什么情况……科学家目前正着手解答其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名威尔士渔夫在泰国南部西岸的甲米钓鱼胜地钓到一条重达117千克的湄公河巨型鲶鱼。经验证,它是迄今为止钓到的最大鲶鱼。据说,迄今已知的最大鲶鱼体重超过136千克,而巨型鲶鱼的生长速度超过每年22.7千克。  相似文献   

8.
兽王拾趣     
在动物世界,虎与狮都有"兽王"的美称。但实际上,虎比狮更为强壮和凶猛。虎虽独来独往,却能捕食黑熊等猛兽。在南亚,虎甚至会杀死1只母象。虎分为8个亚种,我国有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和东南亚虎4个亚种。专家们认为:虎才是真正的兽中之王。东北虎是体型最大,色泽最美的虎,为王中之王。东北虎一般体重200千克,捷克布拉格动物园的一只重260千克,美国饲养的一只达320多千克,而一只被猎人杀害的东北虎,体重竟有384千克。东北虎主食鹿和野猪,也捕食黑熊、猞猁、狼等。甚至袭击体重400千克的东北棕熊。在虎的领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9,(2):6-6
从2008年夏天开始,大量巨型海蜇突然“入侵”日本海域。这些家伙最长可以长到2米,体重最高可达220千克。它们堵塞渔网,用自己的毒刺“污染”网中捕获的鱼,从而对当地渔业构成威胁。此外,历史上还不乏海蜇毒死人的记录。迄今为止,科学家对巨型海蜇的交配和迁徙习惯还所知甚少。有一种理论认为,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生存,很多动物学会了节水,它们巧妙用水的高超本领令人惊叹不已. 错时法科学合理 弯角大羚羊生活在撒哈拉地区半沙漠地带,以草类和灌木嫩枝为食,靠摄食植物来获取水分.如果有充足的青草,它们就不需要饮水.由于撒哈拉地区植物不足,因此要旅行千里去觅食.它们由年长的公羚羊领队,以5~20只为-伙迁徙.  相似文献   

11.
蟒蛇吃鳄鱼     
《大自然探索》2014,(7):6-6
正最近,有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偶然拍到一条巴布亚蟒吞食一头澳大利亚淡水鳄的场面,前者的体重为7~9千克,后者的体重为2~3千克。这类事件在当地并非罕见,因为巴布亚蟒惯于掠食大型猎物。事实上,这两种动物都是顶级掠食者,它们互相都有吃掉对方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家声称,海洋大型生物受气候变化的威胁最大,预计到2120年全球20%大型海洋生物将灭绝。通常海洋大型生物是指体重超过45千克,包括鲨鱼、鲸鱼、北极熊、海龟、帝企鹅等,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捕食较小的生物,通过排泄粪便和尸体食化过程向海洋生态系统传输营养物质。同时,一些大型海洋生物会远程迁徙,对于均衡海域生态系统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的迁徙是一场严酷的考验,它们要经历各种艰难险阻,还可能客死他乡。尽管如此,每到迁徙的时候,动物们还是前赴后继地进行着这场浩浩荡荡的旅程。动物翻山越岭地迁徙,大自然有什么精心安排?国际特快专递很多动物在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时,都会带走一些东西。它们携带的东西对其他动植物来说可能很重要,这就使迁徙成为自然界里最重要的传递系统中心。比如以水果为食物的鸟类总是把种子带到离果树很远的地方,这就传播了种子。新的果树在不同的地方生长,为那里的动物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14.
正每当春节临近,在中华大地上就会上演几亿人回家的壮观大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运"。与人类的"迁徙"相比,动物界的迁徙要艰难和伟大得多。为了完成生命的延续和轮回,动物们往往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几个月内完成上千甚至上万千米的迁徙。在天空中、陆地上、海面下,迁徙的动物们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地球上最神奇的旅程。北极燕鸥:最远的飞行是绕地球一圈物种档案SPECIES FILE NO.01  相似文献   

15.
辉煌60年     
铁路大面积提速1997年4月1日,中国铁路实施第一次大面积提速。京广、京沪、京哈三大干线全面提速,以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心.开行了最高时速达140千米、平均旅行时速90千米的40对快速列车和64列夕发朝至列车。全路客车平均旅行速度由48千米/时提高到55千米/时。此后,中国铁路又先后5次提速,覆盖了大部分铁路干线。  相似文献   

16.
<正>白鲸主要生活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也会栖息于俄罗斯的北部和东部海域。它们个儿较大,身长4~6米,体重可达2000~4000千克。长大了的雄白鲸,胖胖的个儿,白白的皮肤,圆圆的额部高高凸起,头的两边各长着一个大大的"瘤子",八字形的嘴巴,一对小眼睛很有神,身体两边的一对鳍状肢好像划船的桨。从正面看去,白鲸就像一个老寿星。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科学家在泰国河流中捕捞到一条体重估计在250~450千克的巨型黄貂鱼.随后,渔夫和科学家宣布已将这条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大淡水鱼放归河流.这条黄貂鱼体宽2米,体长2.1米,其尾巴已经不见.  相似文献   

18.
<正>当结束一天的辛劳生活,你是否想过,在这个24小时结束之后,你可以为地球留下什么。美国人克里斯托弗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调查,他以4000人的日常生活为研究样本,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观察之后,他发现绝大多数人在一天24小时中为这个地球做出的贡献远远少于他们所消耗的能量和资源。一个人在一天里,至少要消耗55千克的矿物资源,200千克的生  相似文献   

19.
鸸鹋     
鸸鹋是澳大利亚本土鸟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个头甚至比鸵鸟还大:身高平均可达1.75米,体重50~55千克.雌性鸸鹋的体重比雄性更重,一般在55千克以上.鸸鹋几乎什么东西都吃,甚至包括澳大利亚野狗.鸸鹋和袋鼠被认为是澳大利亚的"形象代言人",因为据说这两种动物是所有澳大利亚土生物种中没有遭遇退化的典型.鸸鹋双翅展开仅15厘米左右,所以根本不会飞行.从外观上看,这种体型巨大的鸟浑身布满蓬松的灰棕色羽毛,细长的颈部因为没有羽毛的遮盖而显出光秃秃的暗蓝色,两腿末端是显眼的三个脚趾.臀部周围聚集的羽毛使它们在奔跑时显得煞有威严.  相似文献   

20.
大约6500万年前,即白垩纪末期,地球上的大部分植物和动物种类突然之间灭绝了.这被称为白垩纪-三叠纪大灭绝,简称为K-T大灭绝,其中字母K代表白垩纪沉积层,T代表下一个地质时期--三叠纪沉积层.在这次大灭绝中,所有体重超过25千克的陆地动物全部灭绝,另外还有许多小型生物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