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纵观马克思思想史,我们可以明显看到,他始终坚持唯物的和辩证的立场观点。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始终坚持把人的问题与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相统一;与社会运动的规律相统一;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一贯的辩证思维逻辑。因此,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马克思唯物的和辩证的思想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考虑和认识人的本质问题,这是我们应该坚持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是教条,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马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治国理政的一种理念,体现了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充满了与时俱进的政治智慧与勇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我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3.
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认识问题。只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根本之处在于立场观点方法的界限,核心要件在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立场界限。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首要前提在于坚持群众史观,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与资本主义相比较而言的。如何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当前人们议论颇多的“热点”问题。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同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全面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分析和认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根本上说,就是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它集中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其  相似文献   

5.
正确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是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是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怎样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理论研究立场、理论研究观点、理论研究方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观严格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根本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在中央组织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推动下,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很快,成绩显著。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突出的是某些学科点忽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教育,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质量;习近平同志2010年9月27日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强调了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习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基本路径,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以此为指导和动力,深刻理解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坚持正确的方法,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著作的研读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榆林科技》2006,(4):1-1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深入学习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8.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当代大学生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备条件。为此,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一方面在于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以毛泽东思想为其直接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个理论体系的真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陈晓燕 《科技信息》2011,(29):305-307
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立足于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陈先达先生是当代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始终强调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践中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文化导向论、群众史观等基本原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支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3.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新形势,不断探索的历史性课题,是党和国家的大事。要办好此事,第一要务是要建立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大众的信仰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载体"——中国共产党的信服。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五位一体"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把党员的人格力量和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结合起来,显示"载体"的榜样魅力,吸引大众信仰并践行马克思主义,才能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4.
延安整风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即反对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尤其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即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中间环节。进行正确的调查,要有群众观点,要走群众路线。要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并且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  相似文献   

15.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有助于回答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基本精神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史发展史、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从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视角来理解这一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成果已经构成了一个具有独立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但标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而且标示着马克思主义“当代化”、“时代化”,还标明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本质属性,因而是一个恰当的、具有开放性的、并且能够经受住时代主题变换之考验而不失生命力的学科名称。  相似文献   

17.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过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推进我们的工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人,他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建国以来,毛泽东、邓小平不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各项政策普遍地传播开来。毛泽东、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一下,他们有相同之处,也存在很多不同。  相似文献   

19.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破旧立新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对于新时期解放思想具有新的理论指导意义,这就是勇于探索创新,不怕艰难困苦,敢于坚持马列主义。实事求是就是要照顾全局,一切从实际出发,克服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以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的科学体系:它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博大精深,应当成为人们从根本上、战略上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思想依据,对于启发当代人类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建立全新的生态伦理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