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震 《世界知识》2013,(14):30-31
近日来,持续两年多的叙利亚乱局再添变数。先是欧盟国家通过了旨在为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的解除禁运决议,随后俄罗斯也宣布将向阿萨德当局提供包括S-300防空导弹在内的军事装备,而美国则认定阿萨德政权已经触及"红线",奥巴马总统开始授权中情局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装。6月中下旬,在北爱尔兰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美俄围绕叙利亚内战进行的会谈并未取得任何进展。一时间,各方围绕叙利亚内战的分歧和斗争再度升级,使得4月以来本已有利于叙利亚政府的内战局势变得扑朔迷离。叙利亚局势是否已经接近临界点?  相似文献   

2.
<正>[美]《新闻周刊》2015年10月30日在莫斯科最大的一座清真寺前,一个名叫鲁斯兰的中年穆斯林情绪激动地说:"阿萨德简直就是无情的杀手!"这发生在俄罗斯轰炸叙利亚境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之后。鲁斯兰称,克里姆林宫支持这一"血腥"的政权简直堪称"耻辱"。但另一名穆斯林却认为,俄罗斯支持叙利亚政府打击叙境内的"伊斯兰国"及其他恐怖分子是完全正确的事情,他也从未听说叙利亚政府军有任何侵犯人权的举动。很难评价俄罗斯境内大约两千万  相似文献   

3.
李兴刚 《世界知识》2012,(11):44-45
长达十年的"蜜月"关系一夕之间灰飞烟灭,两国之间到底怎么了?叙利亚国内局势的持续动荡让阿萨德政府内外交困的同时,也终结了土耳其、叙利亚两国间长达十年之久的"蜜月"关系。由于担心叙利亚动荡的溢出效应蔓延至土耳其境内,土耳其不仅冷落了曾一度盛情款待的盟友阿萨  相似文献   

4.
HotSpot 热点     
Current Politics 时政
  当地时间2013年8月19日,大批难民从叙利亚穿过边界涌入伊拉克地区。这是自2011年3月叙利亚发生反对总统阿萨德的内乱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潮之一。  相似文献   

5.
时政     
《世界博览》2013,(18):28-31
①当地时间2013年8月19日,大批难民从叙利亚穿过边界涌入伊拉克地区。这是自2011年3月叙利亚发生反对总统阿萨德的内乱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潮之一。②当地时间2013年9月6日,叙利亚阿勒颇,一个小女孩坐在轮椅上做胜利手势。③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与夫人阿斯玛跟他们的三个孩子。④当地时间2013年8月21日,叙利亚Arbeen,叙利亚反对派谴责政府军当天在首都大马士革郊区发起大规模化学武器袭击,造成数百甚至上千人死亡,临时医院挤满受害者。但叙政府随后反驳称,在大马士革近郊使用化武的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相似文献   

6.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1,(20):22-24
10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由法英美葡德五国提出的、针对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谴责决议,因俄罗斯与中国行使否决权而未能通过。除俄中两国外,巴西、印度、南非、黎巴嫩均投了弃权票。  相似文献   

7.
国际资讯     
正第2位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公布。今年,沃尔玛连续第8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中国的国家电网公司上升至第2位,亚马逊首次进入前3,苹果公司前进至第6位。1奥运拿奖牌,各国如何奖励?东京奥运会已经落幕,十几天的比赛中,斩获奖牌的奥运健儿们不仅为所在国家和地区争了光,还将收获不少特别的奖励。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109公斤以上级决赛中,叙利亚举重选手曼·阿萨德以总成绩424公斤获得铜牌,这是叙利亚历史上第4枚奥运奖牌。据叙利亚媒体报道,曼·阿萨德将获得叙利亚政府和体育总局给予的2500万叙利亚磅(约合6.4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相似文献   

8.
6月10日上午11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与黎巴嫩总统拉胡德通电话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阿萨德的猝死对叙利亚政局和中东局势均造成重要冲击。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两个问题:叙利亚能否顺利实现权力过渡并保持内部稳定;叙以和谈以至中东和平进程将受到怎样的冲击。记不清是哪位名人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阿萨德的中东是不可想象的”!的确,阿萨德高深莫测,30年来在叙利亚大权在握,并始终作为一个关键人物活跃在中东政治舞台上。作为一个领土面积不足19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700多万的国家元首,他能够使几任美国总统“屈尊就教”。美国前总统卡特和布什称阿萨德是“天才”;基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1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在庆祝利比亚革命十一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同叙利亚合并的倡议。几小时之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即表示响应。8日,阿萨德到利比亚商讨合并计划。10日,双方发表了《的黎波里宣言》,表示两国将合并为一个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完全统一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成为“阿拉伯革命运动的根据地”,并宣称要以两国的合并为“全阿拉伯统一的核心”,号召其他阿拉伯国家加入它们的行列。利比亚全称为“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位于北非;叙利亚全称为“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位于西亚。两国并无陆上边界,中间隔着埃及和以色列,相距1,100公里。那末,两国为什么要合并呢?  相似文献   

10.
在叙利亚执政已达12年的哈菲兹·阿萨德总统,在风云变幻的中东局势中,一直是国际瞩目的重要人物.从飞行员到总统阿萨德1928年生于叙利亚拉塔基亚省的农村.他一家在宗教上属于什叶派的一支-阿拉维少数派.在叙利亚约900万人口中,阿拉维派占11.5%.四十年代初,阿萨德在中学时就参加反对法国占领的学生运动;1946年加入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以下简称复兴党).五十年代以来,他的戎马生涯已30年.1952年入空军学院学习,1955年毕业后任少尉飞行员.1958年叙利亚与埃及合并  相似文献   

11.
高华 《世界知识》2013,(21):46-47
作为一个军事组织,北约介入了冷战结束后的四场域外战争:科素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利比亚战争。但当2013年8月美国认定叙利亚发生“化武袭击事件”,准备对叙利亚实施军事打击时,北约却明确表示不会参战,反对“在北约框架下实施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2.
《世界知识》2013,(13):8
叙利亚总统阿萨德6月17日接受德国媒体专访时说,如果欧洲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将付出被恐怖分子侵袭的代价。阿萨德对欧洲支持该国反对派发出警告,称反对派在接受武器的同时,也会将恐怖主义出口到欧洲。"有一些国家,特别是法国和英国,对叙利亚的态  相似文献   

13.
强硬巧妙睿智,中东舞台上的斯芬克斯。抓住三大要害,建立稳固统治, 近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那本已疲倦和削瘦的脸上又平添了几分愁容。两个月前,他的长子巴西勒·阿萨德突遇车祸身亡,这在叙利亚国内引起不小的震动。近年来,阿萨德一直把巴西勒当作继承人着意培养,因此,巴西勒之死对阿萨德无疑是沉重打击。这位  相似文献   

14.
<正>伊朗媒体2023年1月15日报道,伊朗将在未来数月内从俄罗斯接收一批苏-35战机。近几个月,俄与伊朗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加强两国贸易、能源、军事合作。2015年俄出兵叙利亚后,俄伊在维护阿萨德政权生存的共同目标驱使下,升级彼此政治和外交关系,两国间经贸往来也日趋紧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两国关系发展呈现新态势。  相似文献   

15.
正围绕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叙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之间的新一轮冲突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鉴于阿勒颇的重要性,阿勒颇战局被认为对叙利亚局势的走向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今年9月底,叙利亚危机将迎来两大象征性节点:一是美军在叙境内打击"伊斯兰国"两周年,二是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内战一周年。这两大标志性事  相似文献   

16.
周鑫宇 《世界知识》2013,(18):69-69
近日,叙利亚局势因化学武器的谜团再度紧张,美英等国扬言要对叙利亚进行空袭.对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明确表明态度,反对西方国家鲁莽的军事干预.在此之前,中国曾在联合国安理会三次否决部分国家关于叙利亚问题的提案,一度引发西方和某些海湾国家舆论的指责.如何看待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立场? 一种普遍的分析认为,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出头",是为了配合饿罗斯的立场.我把这种思维方式叫做"帮派思维".许多人认为,在西方大国的联合打压下,只有饿罗斯是中国的天然盟友.不管我们喜不喜欢,中、俄、美的三角关系,是理解中国外交的宏观指针.  相似文献   

17.
10月7日当地时间20点左右,美英开始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有关各方对美英军事行动迅速做出反应,大多数国家对美英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抱支持的态度,但也有一些国家对此表示反对。各国媒体对美英军事行动作了大量的报道,对于这场非常规战争的结局与影响说法不一。  相似文献   

18.
丁隆 《世界知识》2012,(4):42-43
2011年以来,在席卷阿拉伯世界的政治风暴中,伊斯兰教两大教派——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成为影响多国政治变局的重要因素.在巴林,占人口多数的什叶派的抗议浪潮,遭到逊尼派哈利法家族和以沙特阿拉伯军队为首的海合会部队的联合绞杀.在叙利亚,属什叶派阿拉维支派的阿萨德政权,在内忧外患冲击下摇摇欲坠.什叶派核心国家伊朗则面临与西方的最后摊牌.伊朗核问题持续升温,美国对伊朗实施严厉的制裁,殃及伊朗的金融和石油工业,关于以色列和美国对伊朗动武的种种猜测一时间甚嚣尘上.这一切似乎说明,什叶派在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和西方的围攻下腹背受敌,教派矛盾在中东现实政治中被继续放大.  相似文献   

19.
吴剑剑 《世界博览》2013,(19):26-26
日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罕见地在《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警告美国如果对叙利亚发动军事打击将引发新的恐怖主义浪潮,将破坏解决伊朗核问题和巴以冲突的多边努力,导致中东和北非进一步动荡。”伊朗核问题,这一国际核不扩散领域的多年难题,在叙利亚以及整个中东地区动荡局势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20.
正"伊斯兰国"的崛起只是叙利亚冲突外溢的一个表象,要想消除"伊斯兰国"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首先停止叙利亚内战。这应该是西方国家在2015年吸取的最大教训。2015年12月1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旨在推动政治解决叙利亚冲突的2254号决议。在联合国推动下,阿萨德政权和反对派之间的和平谈判也将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联合国决议及随后的停火无疑让人们看到了叙利亚和平的曙光。但是,2254号决议能否给叙利亚带来真正的和平,当前的停火是否会像此前各种停火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