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豫展 9308系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展 览中心从组合92中25×冀麦36中选育 而成的高抗倒伏,超高产,优质糕点、 饼干专用小麦新品系。 特征特性属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 小麦新品系,幼苗半直立,苗期长势壮, 叶片宽大上举,株型紧凑,穗棍棒型,小 穗排列紧密,结实性好,中芒、白亮、白 粒,后期灌浆快,籽粒饱满,成熟落黄好。 其突出优点: 1.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产量三要素 协调。亩成穗40-45万,穗粒数35粒上 下,千粒重45克左右。 2.高抗倒伏,抗病耐病。株高65厘 米左右,茎秆粗壮,高抗倒伏,高抗条锈、 白粉病…  相似文献   

2.
豫麦47     
该品种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原名丰优3号,1997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47。产量表现:1995-1997年连续两年参加河南省超高产春水组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14千克和535千克,1998-1999年在豫北大面积试种,亩产均超过450千克,是目前河南省乃至全国优质麦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介于春性和半冬性之间,抗寒性较好,适播期长。株高75cm,矮秆抗倒伏。一般亩成穗40万,穗粒数35粒,千粒重40克,成熟较早,落黄好。品质特点:营养品质和…  相似文献   

3.
<正> 河南农科院小麦所新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郑州8603,已经过连年广泛试种和品质分析,证明它是一个比较过硬的,适宜大面积水平栽培的优质小麦新品种。1992年9月通过中国首届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品质鉴定。10月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一、郑州8603的选育经过与主要特征郑州8603,是从优质红粒春小麦品种“中作8131-1”中选出的白粒株系,1986年育成。春性,幼穗分化早,发育快,能晚播,且早熟。中抗条锈病,  相似文献   

4.
信息博览     
小麦新品种豫麦49 优质、高产、强抗倒小麦新品种“豫麦49”的选育及应用课题由温县祥云镇农技站、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完成。豫麦49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稳产性好,抗倒伏性强。参加黄淮生产示范平均单产461.7公斤,品质达到优质面包小麦和优质方便面标准。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该品种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该品种是将优质、多穗与抗倒结合于一体的高产、超高产品种,经济效益突出。(沃 文)棉花新品种豫棉19号豫棉19号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小偃54”是中国科学院国家植物选育中心育成的特优质小麦原种,郸城县石槽乡通过省种子公司引进繁育5000亩,是陇海线以南、京广线以东最大的、最具有实力的“小堰54”良种繁育基地。该优良品种的主要特性为:优质,一级面包粉原料,国家小麦测试总评分94分,位居全国第一,区抗丰产性、抗逆性比较好。通过实地考察,亩穗数平均为38万穗,穗粒数36个,千粒重40克,亩产在460公斤左右,既体现了优质,又达到了高产。郸城建成优质小麦“小偃54”良种繁育基地@路仕杰  相似文献   

6.
郑稻18号     
《河南科技》2008,(12):6-6
审定编号 国审稻2007033 选育单位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 郑稻2号×郑稻5号 省级审定情况 2006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 征特性该 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9.4天,比对照品种“豫粳6号”晚熟3.4天;株高107.1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86.5%,  相似文献   

7.
小麦的产量是由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构成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亩穗数较易控制,而粒重则因品种、年份和栽培措施的不同变化很大。因而,高产小麦除保证穗大、穗多、粒多外,促进粒重对小麦高产有重大影响。本文仅就在哈尔滨地区克丰2号小麦籽粒形成与灌浆过程及哈市不同年份气候条件对不同类型春小麦品种粒重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大穗型小麦品种如周麦16、矮抗58、开麦18;春、夏玉米均选用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耐密植的品种,如郑单958、农大108等.  相似文献   

9.
豫麦52号     
超高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由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和浚县原种场、农业试验站合作选育,199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并命名为豫麦52号。该品种平均比对照种豫麦2号增产8.01%,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大面积科技攻关田亩产高达650kg。近两年在河南省30多个县、市试种亩产在500kg以上。该品种属半冬性早中熟品种,株高78.8cm,全生育期230天左右,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植株紧凑,叶片上举,主要优点:①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②穗长方形,大穗多;③粒色白,园卵型,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10.
中单9409是由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优质蛋白玉米单交种。三年的试验示范表明 ,该品种适宜在豫南生态类型区种植 ,用其籽粒养鸡喂猪可促进生长 ,提高产蛋量和出栏率 ,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一、特征特性中单9409属半紧凑株型 ,叶片半直立 ,株高280厘米左右 ,穗位高100厘米左右 ;穗长锥形 ,穗长23厘米左右 ,穗粗5厘米左右 ,穗行数14 -16行 ,行粒数38 -40粒 ,千粒重320克左右 ,籽粒重黄色 ,半硬粒型。中单9409属中熟玉米 ,豫南生态类型区夏播生育期100 -105天 ,高抗大、小斑病 ,青枯病和穗粒腐病 ,喜水肥…  相似文献   

11.
<正> 小麦新品种豫麦13号(郑州891),从试验,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经受过不同年份各种因素的考验。该品种产量较稳,增产显著,特别是1990和1991年在重发白粉病的情况下,各地反映其亩穗数较多,穗粒数和粒重较稳,早熟,熟相好,亩产多在300-400公斤之间。它不抗白粉病,抗条锈病。凡抽穗期喷施粉锈宁防治白粉病的麦田,植株熟相更好,粒重显著提高。我们认为,选育小麦高产稳产品种,提高产量的关键是了解品种各个生育阶段的不同特点,充分利用气象条件,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才能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为此,笔者于1987-1991年,连续5年对豫麦13号等小麦品种进  相似文献   

12.
新稻18号     
审定编号 豫审稻2007001 选育单位 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 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 特征特性新稻18号属常规粳稻,全生育期161天。该品种株高107厘米,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剑叶上举,叶鞘绿色,分蘖力较强,每亩成穗数24.35万:穗长1514厘米,着粒较密,易脱粒;平均每穗总粒数133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5.0克:成熟落黄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豫麦45号     
高产弱春性小麦新品种系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1985年用79B1/郑州761/无芸77/濮阳5号复合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10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命名为豫麦45号。1999年荣获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和轻工总会组织的’95主要农作物后补助品种,并列入国家重点计划在全国适宜麦区推广利用。豫麦45号属弱春性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5天左右,株高80cm,幼苗半匍匐,苗期生长健壮,分蘖力强,起身拔节早。穗长10-30cm,千粒重43g。主要优点是植株偏低,基秆粗壮,根系发…  相似文献   

14.
<正> 河南省科学院于五月十五日在新乡县原种场召开“豫同407”小麦现场汇报会。应邀到会的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省种子站等单位的二十余名小麦育种专家、农业科技工作者及有关人士在现场对“豫同407”小麦进行了观察及评价。“豫同407”小麦系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卢甲纯等同志于1982年用“予原1号”小麦和“黔花3号小麦”杂交后代,采用幅射的办法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据现场观察,该品种基杆粗壮、叶型好,成穗率高,抽穗整齐、穗大粒多。1989年小区鉴定折亩产469公斤,比“予麦2号”增产15.8%。该品种在我省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技》2008,(11):6-6
特征特性“许科1号”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1天,比对照品种“豫麦49”晚熟2天。该品种幼苗半直立,苗势壮,抗寒性好,返青起身快,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一般:植株85厘米,茎秆粗壮,较抗倒伏;株型半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穗长方形,小穗排列较密,穗粒数较多,半角质、籽粒饱满,容重高,成熟落黄好。2007年经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许科1号”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叶枯病,中感叶锈病、纹枯病。  相似文献   

16.
<正> 根据近两年河南省小麦品种示范结果,将我省示范推广的新品种简介如下,供各地选用。 1、偃师九号已审定命名为豫麦七号,全省种植面积达1121万亩,为本示范对照种。今年全省14处示范平均亩产375公斤,居首位,其中北中部10处亩产321公斤,平均375公斤,南部4处亩产272—374公斤,平均312公斤,均居首位。该品种喜肥喜水,属高水肥品种。在今年晚播和后期干旱的情况下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亩成穗只有31.1万,每穗粒数33.4粒,  相似文献   

17.
“旱稻277”是中国农业大学近年研究培育的旱稻新品系 ,1998年引进我县种植。据两年35点次面积422亩试验和示范 ,表现出抗旱力强 ,适应性广 ,早熟、丰产、优质等特点 ,深受农民欢迎。一、“旱稻277”的品种性状及表现1 丰产早熟。全生育期105 -125天 ,株高85 -100厘米 ,穗长16 -20厘米 ,穗粒数90 -110,结实率92-97% ,千粒重26 -29克 ,籽粒椭圆 ,亩成穗数18-22万 ,较耐肥抗倒 ,株型紧凑 ,茎叶较直立 ,分蘖力中等 ,灌浆速度快 ,一般单产300 -400千克 ,高产500千克。2 抗旱力强。直…  相似文献   

18.
《河南科技》2008,(7):6-6
特征特性 川香8号属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148天。该品种株高118.8厘米,株型适中,剑叶上举;分蘖力较强,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左右,穗长25厘米左右,每穗总粒数172.7粒,结实率76.5%;谷粒黄色,稃尖紫色、无芒,千粒重28.9克;后期落色好。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技》2008,(3):6-6
审定编号 豫审稻2007005 选育单位 河南省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Ⅱ-32A×信恢1511 特征特性 Ⅱ优1511属籼型三系杂交稻品种,全生育期147天。该品种平均株高130.4厘米,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剑叶狭长上举,根系发达。后期落色好;穗长24.0厘米,备粒椭圆形,穗粒数136.5粒,结实率8313%,亩有效穗18.1万,千粒重29.2克。2006年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  相似文献   

20.
<正> 70年代末以来,小麦白粉病在河南省发生逐年加重,并多次大面积流行成灾。常年发病面积都在1千万亩以上,年损失小麦1-2亿公斤左右,大发生年发病面积在4千万亩以上,损失小麦3-5亿公斤左右。发病面积和损失小麦数量都居全国首位,已成为河南省小麦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大灾害性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研究了解小麦白粉病流行成灾的原因,并且为生产及育种部门提供科学依据,近年对河南省的24个主要推广品种(占全省推广品种80%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