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理解易学的内涵,关系到正确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破除封建迷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今年出版的《科技智囊》杂志总第九至十五期将连载长篇报道《河图、洛书、易经与金字塔——项千古之谜的重大突破进程》,记叙了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与《科技智囊》杂志社共同组建的易学课题组,对周易及其源头一“河图”、“洛书”作出的重大破译。课题组在强调“数”的科学基础上,创造性地把数学、物理学与周易八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按照“数”的规律,将易学“和合数表”  相似文献   

2.
《易》有三才,不传“人数”,汉太乙式提供了洛书“人数’,恰与星占吻合,证明河图、洛书数字是星宿,其星象只能是实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尚书》是我国最早且最难通读的一部历史文献。由于书中文字歧异和通假字多,偏词偏义多,词语古僻,词义古奥等,增加了翻译难度,文章仅就《尚书》英译本中“惟”字的不同的语法作用和词义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4.
《尚书》是我国最早且最难通读的一部历史文献。由于书中文字歧异和通假字多,偏词偏义多,词语古僻,词义古奥等,增加了翻译难度,文章仅就《尚书》英译本中“惟”字的不同的语法作用和词义做一探究。  相似文献   

5.
《周易》的史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 ,从母系氏族开始 ,华夏祖先就通过仿生 ,建立了区别血缘关系的图腾组织。图腾标志经过简化 ,刻画在陶器、玉器、龟甲、衣冠上 ,就成为记录世系的谱牒。“河图”、“洛书”和卦爻符号是谱牒的三种典型代表。掌握谱牒的氏族首领轮流值日 ,主祭主政 ,逐渐就产生了历法。《周易》就是西周的一部历书。据此即可推断西周的上限年代及 64卦所记录的史实。《周易》的八卦六爻又是一个动态的思维座标系 ,堪称为“简明哲学公式”。《周易》是华夏文明的信息库 ,又是人类历史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破译河图、洛书、八卦,揭示河图、洛书、八卦、卦爻的原始意象以及河图、洛书与龟卜、易筮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尚书·甘誓》并非"连坐"制度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连坐”的概念、有关史实、语言文字、历史背景、中国法制史以及法理等方面分析“予则孥戮汝”中“孥戮”二字的含义 ,从而提出 :《尚书·甘誓》不是“连坐”制度的最早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8.
黄河在汉代以前称“河”,那时人们普遍用“川”来泛指一般的河流。《尚书·禹贡》里“导河积石”的“河”和《史记·高祖本纪》里“泱河之限”的“河”都是指黄河而言的。所以,汉以前古书只书“河出昆仑”。黄河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历史学家班圃所著《汉书》:“使黄河为带,泰山为厉。”但是黄河一词在当时尚未广泛采用,直到宋代,人们才普遍使用黄河名称并简称为“黄”。  相似文献   

9.
《河图》八卦关系论--兼与北京大学易学课题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大学易学课题组研定的《河图》中八卦数位,存在四卦有误,主要表现在《离》、《震》、《巽》、《坎》卦性之阴阳与《河图》中的白圈、黑点及其数的奇、偶不能相应、阴阳两仪中阴卦卦数之和与阳卦卦数之和不能相等四大方面,而根据太极生两仪至生成六十四卦的“生生”规律,可以得出并认定八卦在《河图》中数、位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0.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记录、收藏的政府文件及政治论文的选编。关于《尚书》成于何时,为何人所编著,从古至今,众说不一,莫衷一是。但史学界多数人同意汉代人的说法,即《尚书》是孔子编订的。《尚书》自西汉初,就有两种版本流行于世,即《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今文尚书》传自伏生。伏生是济南人,故秦博士,专治《尚书》。伏生原有的《尚书》,因秦焚书而壁藏之。后因战乱,伏生流亡在外,汉高祖平定天下之后,伏生回到家乡,求其所藏《尚书》,亡数十篇,只得29篇,而其中还有一篇是《书序》,故实得《尚书》28篇。即以教齐鲁之间。由于伏生的《尚书》是用当时通行的文字,即隶书写成,故称《今文尚书》。经历代史家考证,这是真《尚书》。《古文尚书》者,出于孔子壁中。武帝末年,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29篇,多得16篇。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的成语凝炼隽水源远流长.源自经传的成语最早可调及《尚书》.《尚书》的成语丰富多彩,仅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源自《尚书》的就有近百条.以四字成语作为分析的对照形态,《尚书》的成语主要有两种语言结构.一种也是四字的语言格,现代汉语保留了《尚书》语言结构的原貌,没有做任何改动.另一种结构多样,现代汉语对原结构进行了增减、换用、紧编或者概括,古今汉语成语的主要语言结构式是四字格,所以,我们称前者为定形结构,后者因其是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原始结构形态,我们称之为原形结构.一、《尚书》四字格成语的语法结…  相似文献   

12.
《尚书·吕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律文献,其中载有“人穷则诈”与诚信教化、“吉士”断狱与裁判诚信、严格审讯程序与预防狱官舞弊等大量有关刑律与诚信关系的陈述,反映了严酷的刑法并不能造就国民诚信品格、诚信士人在断狱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严格审讯程序与预防失信的关系等几种观点,从中可以透视出远古精英们的诚信观及我国、甚至世界法律思想史上最早的“诚信原则”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河图》上的圈、点与八卦的对应关系,自11世纪至20世纪末,未能正确解译,故被称之谓“《河图》的奥秘”。《周易》的蕴藏,取决于《河图》上的圈、点所在的位置及其颜色的黑、白与数的奇、偶。将《河图》中研得的八卦卦数,应用于《周易本义》卷首之九种易图,结果对应和谐,合契若神。且八卦卦象、卦数的和谐与九图间存在着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4.
《尚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诚信思想,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尚书》中的诚信思想习惯用"信"、"允"等单字表达;《尚书》中的诚信思想通常与政治挂钩;《尚书》中的诚信思想多与天命观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标校本《新唐书》、《旧唐书》经过校勘和标点,使用起来方便多了。但由于条件的局限,校勘标点方面仍觉有美中不足之处。现将本人在使用该书时的读书心得贡献于右,以供将来重新整理两书时参考,每条下所附册、卷、页,均依标校本,不另注。 1、《旧唐书·高祖纪》(第一册一卷,二页):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甲子,高祖与(王)威、(高)君雅视事,太宗密严兵于外,以备非常。遣开阳府司马刘政会告威等谋反,即斩之以徇,遂起义兵。 按:“开阳府”,《旧唐书·刘政会传》、《刘文静传》、《新唐书·刘政会传》等处均作“鹰扬府”,《册府无龟》卷三0九·宰辅·佐命二,卷三四五·将帅·佐命六亦作“鹰扬府”,此处当出校。 2、《新唐书·高祖纪》(第一册一卷,一六页): (武德六年夏四月)癸酉,裴寂为尚书左仆射,萧瑀为右仆射,封德彝为中书令,吏部尚书赵恭仁为中  相似文献   

16.
赵崇祚的《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欧阳炯的《花间集叙》从理论上对温庭筠以来的绮靡词给与了认同和张扬。因此,不仅欧阳炯的序是中国最早的词论专文,他在序中阐述的词学审美标准,也就成为中国最早的词学批评标准。《花间集叙》中的“词为艳科”的理论的形成和对词情的侧艳的审美评价,是对儒家诗教理论的一种突破,但它立足于追求享乐的人生态度及对词的侧艳品格所作出的片面的强调,又把词的价值功能狭隘化,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7.
《尚书·吕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律文献,其中载有“人穷则诈”与诚信教化、“吉士”断狱与裁判诚信、严格审讯程序与预防狱官舞弊等大量有关刑律与诚信关系的陈述,反映了严酷的刑法并不能造就国民诚信品格、诚信士人在断狱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及严格审讯程序与预防失信的关系等几种观点,从中可以透视出远古精英们的诚信观及我国、甚至世界法律思想史上最早的“诚信原则”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8.
<正>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其中难免有许多简古艰涩的古字古词。汉字在不断地发展,汉语在不断地变化,要想使时人明白《诗经》中的古字古词,必须用今字今词解释古字古词,从而出现了古今字。 一《诗经》遭多次焚禁和经长期流传仍维持着古字古词之原样  相似文献   

19.
《人间词话》“境界”说析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间词话》“境界”说析评李新灿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首句即已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并以五代北宋之词为例来证实这一命题.“境界”说并非王国维首创,在王国维笔...  相似文献   

20.
《古本〈尚书〉文字研究》的重要创获之一就是从文字学的角度对古本《尚书》文字现象进行专题研究,这在国内外尚属首创;其次,对《尚书》古写本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再次,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古书流传和孔传本古文《尚书》真伪问题;最后,将语言文字学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也是该书的亮点。目前,清华简中的《尚书》材料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此书之出,可谓正当其时,值得学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