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本文聚焦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四国新近发布的碳中和战略报告,从战略目标、实施路径、重点领域、科技政策、金融政策和国际合作等角度,开展对比分析。相关结论包括:碳中和战略涵盖多维度发展目标;产业技术发展和碳减排目标设定是碳中和战略行动的主要措施;高碳排部门是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要改革领域;低成本化和基础研究是碳中和科技政策的重要支持方向;融资有效性是碳中和金融政策的重要制定原则;国际科技竞争加剧是碳中和国际合作的重要背景;政策制定协调性是碳中和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碳减排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相关政策建议:深入开展碳中和行动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全面推进绿色技术和产品低成本化;建立健全“双碳”战略政策体系;积极推动碳中和行动国际科技合作。  相似文献   

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创新发展。本文围绕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及相关能源政策,从专利分布、技术来源地、领先专利申请人等方面分析了相关专利的整体发展趋势。专利布局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是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领域专利的主要研发力量和目标市场国家;中国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各领域的专利技术构成揭示了我国当前的重点研究领域;结合煤炭转化利用领域近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项目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来深入分析专利布局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煤炭转化关键专利技术应向生产力转化,抓住“一带一路”机遇以提升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紧迫的科技需求主要包括四大方面:科技创新要推动制造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促进乡村振兴,实现种业自主权,农业数字化转型,绿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然而,我国科技原创能力尚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成果、大学与创新型企业、人才集聚、科技评价等五个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亟需重点抓好提升科技原创能力的五大路径:实施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提高原创供给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在国际科技创新活动中提升主导和引领能力,持续塑造有利于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良好科技评价体系,夯实人才安全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竞争态势研究,分析全球及我国集成电路装备产业的竞争态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提出我国集成电路装备产业的发展建议。研究表明,美国、日本、韩国和荷兰仍是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发展的强国,且各国政府是推动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全球市场却趋于向东亚转移。我国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结构和产业配套体系,主要集中于上海与北京等地,已初步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但国家科技计划在部分领域仍有缺失。研究提出,我国应在加快形成龙头引领、强化科技布局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基础优势,紧跟国际发展步伐,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建筑垃圾管理政策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三种环境经济政策(填埋收税、资源化补贴和绿色采购)对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影响;根据不同环境经济政策下垃圾资源化参与主体的成本和效益,选择利于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长效机制的环境经济政策,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法国“竞争力集群计划”已实施近20年,成功培育了一批全球领先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形成一套区域创新生态治理的“法国”模式,总结其实践经验,可为我国加快世界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提供参考。本文从政策驱动视角,在分析法国竞争力集群不同发展阶段政策着力点演变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创新生态系统同步演进路径,并进一步总结提出其创新生态治理框架与主要治理策略。研究发现,法国竞争力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经历了从研发项目驱动到产业现代化与数字化转型驱动的演进路径,并形成了“四级共治”模式下的创新生态治理架构。最后,从创新生态演化的驱动力转换、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体系完善、国际化战略牵引,及政府推动与引导作用强化这四方面,对我国加快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给出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9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生物科技领域战略布局,尤其是在生物经济方面提出国家级规划与路线图,在项目部署方面重视前沿颠覆性技术。本文首先梳理了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发布的生物经济战略、实施路线图和相关的项目部署。随后对全球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总结,重点关注研发现状和生物技术与其他技术之间交叉融合的大趋势。研究发现,全球生物科技发展呈现以下五点趋势: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严峻;生物资源挖掘利用更加深入;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快速发展推动生物科学与技术向纵深发展;人类修饰生命创造生命的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工程生物学应用的不断扩展;全球科技交叉融合日益凸显。最后,基于政策和研发趋势,本文提出了制定国家生物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优化学科布局、支持核心技术研发、制定和完善产业扶持政策等建议,以促进我国生物科技领域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作为同科技、经济高度相关的垄断性权利,已逐步成为美国转移内部结构性矛盾、遏制中国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美国国会知识产权相关提案内容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控美国知识产权政策走向、分析对华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并将风险所带来的损失可能性降至最低。本文通过对美国国会2021年共计三十件与知识产权议题相关提案的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发现相关提案内容给我国带来国际舆论导向、影响力边缘化、技术封锁、自由商贸阻碍等现实风险。对此,我国应认清美国对华强硬政策背后的必然性,就美国国会与知识产权相关提案对我国的潜在风险进行常态性、时效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监控;对外持续推动多边主义发展、继续加强对外开放,并以学术交流、国际组织为阵地,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对内树立红线管理意识,将美国对华战略目别汇分,并始终将自我发展视为第一要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新一轮产业迭代升级的推进,信息通信产业逐步成为决定技术演进趋势、影响前沿产业生态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典型科技强国美国为研究对象,对21世纪以来的近20年美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态势和趋势进行详细的定量梳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通信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国际贸易市场广阔,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细分行业发展差异较大,国家政策、科技创新对其发展具有重要驱动作用。未来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产业服务、个人互联网市场、量子安全通信、卫星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发展以及优势领域保护等。基于此,结合我国发展实际,从产业创新战略规划及创新政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5G技术产品的终端应用、科技创新投入与产业核心技术、标准与品牌战略、产业国际循环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发展的启示与建议,以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英国“脱欧”后,英国政府为了解决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和风险,提出了英国成为全球科技超级大国和创新领域全球领导者的战略目标。英国研究与创新署(UKRI)作为脱欧后英国最大的科学研究公共资助机构,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共同改变明天:2022—2027战略》、统筹9家研究理事会及机构、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制定新政策等措施,在英国研究与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相关举措落地与实施,从而实现英国研究与创新战略目标。本文将重点剖析英国研究与创新署的运作机制,梳理UKRI在支持和推动英国研究与创新的实施和开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总结UKRI在科技战略规划、研发资源整合、资助基金运作及政策制定与管控等方面的模式及经验,并针对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下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技术政策调整的分析与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竞争的实质体现为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作为技术后发国家,发展中的中国将如何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跨越性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加紧制定和实施我国的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加快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具有至关重要要的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和跟踪发达国家技术政策调整的趋势,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提出我国技术政策调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后发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支持,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理论和政策研究的一个热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新兴产业发展实践表明,政府和市场双方共同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制度供给,促进了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规模化发展,二者在制度创新方面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替代关系。对于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言,需要根据不同产业的发展条件和基础,探索产业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完善企业成为产业内科研重要力量的激励机制,并形成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保护与开放政策协同。  相似文献   

13.
近期,美国智库通过横向比较中美科技进展,认为美国科技创新总体呈现弱化态势,并提出了相应建议。本文研究发现,与过去主要针对我国科技具体领域或个别政策跟踪的做法不同,美国智库近年越来越注重比较中美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式,以制定针对中国优势的机制化策略。从美方实际政策动向以及智库的主要观点看,以“模式”应对“模式”正在成为中美科技创新博弈的重要动向。通过客观分析美国智库的主要观点以及中国在科技创新资源总体配置方面的进展与差距,建议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我国科技创新机制;调整研发投入与政策,培育世界顶尖级科技企业;优化国有创投基金运作机制;深化创新链合作治理,共建安全有序的国际数字空间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保护和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美丽中国”和“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举措,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外地质调查机构快速转型成为生态保护修复的核心力量,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相关经验值得借鉴。本文聚焦日本地质调查局生态保护修复举措,分别从组织机制调整与构建、环境风险系统搭建、中长期战略布局等方面开展了分析,并基于此对我国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如:重视组织机制建设,理顺生态保护修复机构的相关权责体系;加强连续性的战略规划的设计与部署,分级制定适用于不同层级机构的“长—中—短”期计划举措;加强重点技术攻关,全力提升我国生态修复内生动力;拓展国际合作,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计划与项目,提升我国生态保护修复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加快现代农业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八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总是,展望了“九五”的发展前景;针对世界农业发展的趋势,提出现代农业建设是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的观点,并探索了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途径;根据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基本国情的要求,指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并解释了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的概念和内涵,探索了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了其重点发展领域;在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趋势、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重点和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探讨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和主要任务;根据21世纪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世纪之交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提出了面向21世纪,树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八个新观念。  相似文献   

16.
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石,但主导其发展的摩尔定律正遭遇物理学和经济学双重限制,致使传统的硅基电子技术临近发展极限,亟需采用新型芯片技术推动未来信息产业持续蓬勃发展。各国政企积极布局一系列未来芯片技术,抢占国际半导体技术战略制高点。本文梳理了一批主要未来芯片技术,剖析了这些芯片技术的当前发展现状、所处的成熟度阶段和市场应用前景。最后,对我国未来芯片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具体建议包括制定未来芯片技术发展规划,打破国外垄断格局;梯次推进未来芯片技术发展,平衡新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风险;重点推动存内计算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缓解我国芯片技术卡脖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础研究是所有科学技术的理论和知识源头,是科技、技术、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一个国家基础研究能力的强弱决定着其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英、德、法、美、日等科技强国都是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础科学研究强国。我国当前多项科技指标位居世界前列,但对现代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础科学贡献仍不多见,领先技术屈指可数。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本文在阐述基础研究的重大意义、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的有益经验启示、我国建设基础研究强国的有利条件和时机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的以下建议:制定长期稳定的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政策体系;立法确定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机制;遵循基础研究规律,支持新型基础科学研究卓越创新机构建设;面向重大问题和需求寻求在重点领域实现引领和突破;推动基础研究机构与应用研发机构之间的研发合作;建立符合基础科学创新规律特征的考核评价机制;创造与国际一流卓越科学创新机构的良好开放合作模式。在未来三十年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中,我国必须为满足国家某些特定目标的需要,积极布局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强调创新自信,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性科学理论,作出更多原创性科学发现,以便有力支撑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更多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8.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干旱河谷及其所在的横断山区是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单元,是我国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环境异质性以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西南经济最为落后、交通偏远、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干旱河谷以其较好的光热等条件成为整个横断山区人口和城镇分布集中的核心地带,但是由于干旱河谷脆弱的生态系统和特殊的交错带分布格局,决定了干旱河谷具有低阈值生态安全和高风险生态退化的特点。近几十年来在干旱河谷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个别区域生态恢复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农林可持续经营模式受到关注,经济资源植物引种和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地方特色的产业逐步得以兴起并取得初步成效。但从整个区域来看,干旱河谷研究方面还存在研究区域过分集中、人地关系研究缺乏、生态恢复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加上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干旱河谷治理和开发的选择有限,使整个干旱河谷区次生干旱化仍然在发展中,生态环境退化状况仍在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威胁本地和下游安全,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增加。干旱河谷进一步的研究应立足发展的需要,着重从干旱河谷本身演变机制的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干旱河谷响应特征及规律、干旱河谷人地关系与上下游利益协同关系、干旱河谷景观结构和功能演变规律方面入手,在此基础上区分干旱河谷的自然和人为过程,全面制定整个干旱河谷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战略,实现整个干旱河谷区域经济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发达国家CO2捕获与封存(CCS)技术与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发达国家的CCS工作正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由于CCS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尚不完备,制约了全球CCS工作的快速发展,这些法律相关问题包括管辖权、所有权、技术规范、激励机制和公众参与等;发达国家根据现存的问题和需求,已确定下一步法律规范的建设方向。CCS对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为构建有利于我国CCS工作发展的法规和政策环境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复杂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通道,直接参与地图一生物圈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因此,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研究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目前在这个研究领域的共识是: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了解首先是基于对系统组分过程结构和动态的理解,而生态系统多功能的持续性机制在于确保组成系统的各组分过程结构的维持和良好的协调。在森林群落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植物、生态学过程是能流传输(transfer)和分配(partitioning)过程,碳、养分和水循环过程,生态位的相对稳定和分化过程以及植物的生长,死亡和更新过程。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是我国西部目前唯一保存良好的天然森林。除了它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地位外,从生态系统本身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上,地处高寒环境下的川西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有其独特之处:相对简单的层次结构和种丰富度,清晰的更新和演替规律,有意义的地质、气候和区系历史,巨大的土壤冷冻碳库,更加分化的结构和功能类型,复杂的地形、地貌组合以及生态位的多样性等。这些特征一方面给系统生态过程研究带来许多挑战性的问题,另一方面为研究植被动态过程以及植被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天然实验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