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什么如此重要?欧洲人为什么对全球变暖如此惊慌?而这次签署的《哥本哈根协议》都写了些什么,又将怎样影响我们的未来?《哥本哈根协议》中惟一确定的决定是“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下”,2℃对地球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曹玲 《科学世界》2008,(3):84-87
2008年初的这场大雪和冻雨让拉尼娜“闻名”全国,措手不及的人们将其扔到“全球变暖”这个包罗万象的大筐里。大雪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人类能否完美地预测天气?[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丹文 《青年科学》2010,(2):44-45
就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关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话题不久之后,全球变暖的话题就遭遇到了全球变冷的研究挑战。你感觉到刻骨的寒风了吗?  相似文献   

4.
有异于连续数年的暖冬,新年里京城连降几场大雪,气温异常寒冷,整个北半球也概莫如此。置身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公众的疑问在愈演愈烈的严寒中也不断“升温”:频频光顾的寒潮和暴雪是不是全球变暖的终结者?是不是意味着全球气候已走进拐点,步入变冷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袁青 《今日科技》2006,(1):13-15
一般认为二氧化碳(CO2)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由于地球大气层中CO2浓度的不断上升,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直接导致了气候变暖。最近40万年中,地球大气层中CO2的浓度一直保持在180~280ppm之间,但从19世纪人类开始使用矿物燃料以来,CO2浓度开始不断提高,短短100多年就上升到了今天的380ppm。由于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人类还将继续使用矿物燃料,专家们预计CO2浓度到2050年会高达500ppm,到本世纪末甚至还会在此基础上再翻一番。那么如何在燃烧矿物燃料的同时又免遭全球变暖呢?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实施“地球工程”的设想,即在全球范围内试验应对全球变暖的解决方案,以下就是这些方案的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6.
能人与直立人曾经“面对面”;土星G环的起源;治疗痴呆的新途径;全球变暖会使南极帽贝灭绝;输血未必增加患癌风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浅谈全球变暖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阐述了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并着重指出近50年来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活动造成的。全球变暖对人类居住环境和社会生活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主要讨论全球变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华 《河南科学》2012,30(5):556-559
研究了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对策及其对经济环境的影响.根据构建的全球变暖的宏观经济脉冲模型,讨论了各参数对经济环境的影响,并对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邓爱华 《科技潮》2007,(4):31-35
在欧洲、美国等地,去冬气温一路走高、屡破纪录;在我国,大家对刚刚过去的暖冬还记忆犹新。在全球持续变暖的背景下,2月2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在法国巴黎发布了第四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灯火之都”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熄灯5分钟,以呼应此评估报告的发表,向世界展示欧洲对全球变暖的关注。我国气候变暖也成了老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全球变暖是天灾,还是人祸?中国的气候变化有何特征?气候变暖将带来哪些威胁?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气象局研究员吴正华。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1,(14):11-12
过去十年里,全球平均气温不再上升的情况常常被“气候怀疑论者”作为否认人为的全球变暖因素存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1.
图片新闻     
《世界博览》2010,(10):6-7
在“全球变暖”的警钟声中,中国北方长达半年的冬天终于逐步远去。但是,全球气候紊乱一直却没有停止脚步,地球的天气变得越诡异了。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暖会导致气候严寒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中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严寒的理论根据和现实可能性作了分析,指出由于气候变暖、极冰融化影响大洋的环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这样的事件在历史上曾有多次发生。但目前还不能说已经开始发生这样的过程。而且没有这样的先兆。因此,到2020年,发生“秘密报告”中所提出来的情景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不排除在更长时间发生某种气候受变的可能性,所以加强对气候突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本专题著作是“Chikyu Ondanka Kenkyu no Saizensen(全球变暖研究方法技术形势)”的英文译本,是针对日本政府内阁科学与技术政策委员会(CSTP)所制定的全球变暖研究倡议书的五份报告书之一。其余四份报告书分别为废弃物清理和资源循环技术、关于江河流域与城市地区生态和谐发展的改造、化学物品风险管理以及世界水循环圈。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发布数据称,2008年1月,湖北等9省份降水量超过二十年一遇,其中四川超五十年一遇、陕西超七十年一遇,而甘肃、青海则超百年一遇,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中国还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降雪和低温天气?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暖对中国新疆地区的可能影响及对策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各界人士都给与了关注,但是非褒贬各异.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环境最脆弱的省区,面临的问题,该采取什么措施,文章在了解最近几年来新疆气候、水文、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就全球变暖在新疆的影响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6.
杨学祥 《科技潮》2007,(6):20-23
“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在由广州市科协和英国领事馆联合举办的论坛上,来自英国的资深环保记者保罗·布朗语出惊人。他更指出,在2050年后,如果广州的气温再上升3摄氏度,没有空调将难以生活。布朗为中国描绘出一幅可怕的远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地区都将首先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致命一击。这种说法到底是在描绘真实的未来还是在放大科学结论?面对这样的说法,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全球变暖是地球系统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全面深入地理解全球碳循环的规律,并有助于客观地认识全球增温的原因。系统地分析了全球碳循环的基本规律,评述了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当中应当注意的关键性问题,并且提出了目前探索和研究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8.
杨学祥 《科技潮》2006,(9):20-22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没有争论的科学是死亡了的科学,是无法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异常变化,全球变暖的学说可以说是路人皆知,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全球气温并不会持续变暖,而是将进入变冷期。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世界》2006,(3):11-11
全球二氧化碳水平增高以及气候变暖使人们在炎热的夏季汗流浃背,但同时,大量二氧化碳却导致植物排出的水分减少,从而造成了全球的淡水流失。这是一项利用计算机模型得出结论的新研究,它揭示了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淡水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洋。  相似文献   

20.
现在,人们常说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减轻它带来的温室效应,防止全球变暖。那么,二氧化碳为什么会使全球变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