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之友》2015,(2):26-27
<正>栩栩如生的小狗、令人馋涎欲滴的寿桃、生动逼真的《西厢记》、气势恢宏的《清明上河图》……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刺绣作品,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充满遐想、无比美好的指尖世界,这就是近年来国内异军突起的"晋绣坊"的作品。晋绣是我国黄河流域深扎在民间的一种古老传统工艺,绣法主要为牵绣,立体感强,整体饱满、厚重,以宫廷绣品鞋垫、虎头葫芦为代表作,在晋中一代流传有1 700多年之久,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然而,一直以来,它"养在深闺人未识",声名和影响远不及"四大名绣"。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15,(2):20-21
<正>"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从《五台山四季图》《文殊菩萨》,到《穆桂英挂帅》《映日荷花》等,图案饱满、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浓烈……晋绣独特的地方风格,逼真的艺术效果,生动再现了滹沱河畔的手工艺术魅力。3 000年前,古人用纹身、纹面对自身进行装饰,随着麻布、丝织品和衣服的出现,人们又逐渐开始在这些物件上面刺绣图腾花样。相传舜禹时期就有"舜令禹刺五彩绣"一说。刺绣在夏、商、周  相似文献   

3.
正古装电视剧的热映引起了一阵刺绣热潮,剧中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外,人物的精美服装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如《延禧攻略》女主人公璎珞初入宫就在绣坊经历刺绣考核,并通过绣制凤袍获得皇后赏识,一件件清宫华服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特别是那精美的刺绣更是让人称赞。剧集大篇幅、多细节展示了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盘升绣、珠绣、圈金等多种刺绣工艺,让观众大饱眼福。随着现代工业进步,刺绣机、缝纫机等机械的出现使得传统绣花实现了自动化生产。上工申贝(集团)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15,(2):17-19
<正>"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著名北朝民歌《木兰辞》中,很早便展现了木兰从军前作为绣女织造《和亲图》的情景,生动演绎了北魏时期晋北绣娘的精湛技艺。在晋绣坊的展厅里,有一块特别引人注目的红色牌匾,上书"木兰巧绣和亲图,中华晋绣传千古",意在说明晋绣在古代繁峙一带已经非常兴盛。依托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2006年,繁峙晋绣第四代传承人贺志坚创办了晋绣坊文化产业发展中心。  相似文献   

5.
北宋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是京都汴梁城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这幅名画一直是帝王权贵、文人墨客巧取豪夺的瑰宝。在问世后的800多年里,《清明上河图》曾被宋、元、明、清历代皇宫四度收藏,又多次被盗出宫外,后来忽隐忽现的名画竟销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背景值图集》(下简称《图集》)一部包含60个化学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图的专著,将于1991年6月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与广大科技工作者见面。《图集》由6组图组成,共184幅。分为序图组(6幅)、分区分级图组(12幅)、分级点位图组(60幅)、格网图组(58幅)、综合图组(28幅)和实验图组(20幅)。序图组主要反映土壤环境背景值的  相似文献   

7.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你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在羌寨,羌族刺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之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羌绣无疑是羌族民间工艺艺术的一朵奇葩,羌族无论老少皆穿戴羌绣制品,尤其是妇女从头到脚均有羌绣点缀.羌绣多以粗布、棉线缀成黑底白纹,再绣有各种图案.颜色对比强烈,却十分和谐.其中挑花和刺绣,是羌族妇女的拿手好戏.这些色彩艳丽明快、图案古朴精美的绣品,无论是点缀服饰还是装扮居室,都显得秀美而大方.挑花有3种针脚,即十字挑、串挑和编挑.  相似文献   

8.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你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在羌寨,羌族刺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之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羌绣无疑是羌族民间工艺艺术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9.
正民间艺术是艺术之根,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一切艺术从此而生也从此而变。民间刺绣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宝藏。晋绣,山西民间刺绣瑰宝,是我国黄河流域深扎在民间的一种传统工艺,绣法主要为牵绣,立体感强,饱满厚重,以宫廷绣品鞋垫、虎头葫芦为代表,在晋中一代流传了1700多年之久,极具山西地方特色,延续着山西地域文化古老的根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9月15日,电影《夜宴》在全国正式“开席”以来,就被炒得沸沸扬扬,褒贬不一。据称电影《夜宴》就是以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为蓝本创作而来的,那么,《韩熙载夜宴图》究竟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呢?《韩熙载夜宴图》与张大千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书画珍宝中,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是不可多得的名画之一。提起《韩熙载夜宴图》,就不能不提一下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正是由于张大千的缘故,《韩熙载夜宴图》才能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事情还得从1933年的盛夏说起,在山温水润的苏州,一位军官请张大千去鉴赏一幅古画。古色凝重的画轴徐徐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之友》2015,(2):24-25
<正>造型夸张、花色繁多、配线大胆而艳丽,是繁峙刺绣的一大特点,而其发展壮大始终与"晋绣"这片土壤密不可分,在绣制过程中全部运用晋绣传统的平绣针法,既能细腻刻画又能粗犷表现晋北的民俗风情,给人以富丽堂皇、雍容而雅、喜庆吉祥之感。"晋绣"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农民艺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因此,在繁峙,不论职业女性还是乡间妇女,不论年长老妇还是年幼女童,均有刺绣技艺的基因与爱好。  相似文献   

12.
"绣"出中外友谊花 1956年9月,伦敦奥林匹亚皇室大厅中国馆,一位清秀聪慧的中国女青年坐在大厅正中的表演台上,专心致志地表演着刺绣技法.在她身边围起了厚厚的人墙,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们头挨着头,后面的人踮起脚尖,一个个引颈前倾,屏气静声,他们的目光被上下翻飞的精巧绣针牢牢地牵引着.绣绷上,妩媚的小猫毛茸茸的,在她手中一点点长大、丰满,跃上洁白的苏缎.  相似文献   

13.
近期有一场关于孔子学院引起的风波十分抢眼,其起因是美国国务院不顾美国人民学习汉语的热情,突然单方面喊停孔子学院,要求全美81所学院必须认证,部分教师限期离境。此举在遭到我国有关部门和美国相关办学单位的反对后,美国国务院又立即"改弦易辙",重新发布公告,表示孔子学院合法,无需认证。  相似文献   

14.
一幅假画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珍藏着一幅叫做《正午牡丹图》的名画。一天傍晚,一个路过此地的官员叫下人拿了名帖来找欧阳修,说想借《正午牡丹图》一看,以饱眼福,并说第二天一定归还。欧阳修不好拒绝,只得将画交来人带去。那大官倒也守信用,如期将画归还了。过了几天,欧阳修的一位好友急匆匆地找来,一进门便嚷着要看《正午牡丹图》。这位好友以前曾多次看过这幅画,见他今天这样急不可耐,欧阳修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怎么啦?”好友却等不及似地说:“快拿画来看,看了就知道了!”欧阳修拿出画,好友小心地展开。只见几枝牡丹在阳光中怒放,在牡丹花下,一只…  相似文献   

15.
正晋绣,也叫"牵绣",在山西广为流传,是与山西人民服饰、鞋帽、家庭生活用品密不可分的手工艺品。它是山西人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土地上用双手创造的智慧结晶,既具物质的实用性,更有精神文化层面的艺术养分。刺绣融入美好寓意山西特定的地理环境,为山西民间刺绣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绣地资源。绣地是绣花用的底料。山西和顺旧时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以农业、畜牧业、刨药材为生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百姓种植棉花、纺纱、织造的老土布(又命名为老粗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它质地柔软,手感极佳,透气性好,  相似文献   

16.
正说起刺绣,人们自然会想到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这四大名绣,而"晋绣"是近几年才走入了人们的视野,闪烁出了耀眼的光彩。对于"晋绣"的扬名和推广,民间绣女范素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绣鞋垫绣出了名气范素萍1965年出生在和顺县石叠村一个"晋绣"世家,心灵手巧的她从小酷爱绘画和刺绣,放学后或星期天就向奶奶学绣花,读初中时已学会了很多种针法。"从我记事起,就非常喜欢观察山上面长的花、草、鸟等大自然的植物动物,那时生活条件不太好,想要画画还得拿块石头画,我经常画一些小花、小鸟、叶子,观察它们的正反面颜色变化,我觉得观察那些变化对我有了很大的启发。后来我到了八九岁上学了,那会儿我  相似文献   

17.
<正>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因形式优美,宛如飞虹而得名。它结构精巧,是画中横跨汴河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虹桥所在的场景也是《清明上河图》全画的高潮部分。《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百姓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术,而虹桥就是桥梁建造技术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花丛中、草坪里、水池中央、公园角落……雕像造型随处可见,不足为奇,可下面几幅设计独特、意义深重的雕像界"楷模",相信不少人会有些面生,或者只是略知皮毛。本期"图味百态",我们就来作一次系统普及。《扩张》——美国纽约扩张,可能吗?美国的女艺术家Page Bradley在阐释这个作品时写道:"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世  相似文献   

19.
从《清明上河图》说起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卷》(电子版),令无数中外粉丝为之倾倒。这幅由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展示了我国北宋年间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珠帘十里沸笙歌”的景象,使观众如亲历其境般徜徉在繁华热闹的市井之间,感受这太平盛世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20.
惊人的动物     
《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最近评出了2007年全球最佳的五幅野生动物照片,这是其中的两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