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国家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个体梦--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人自近代以来为之奋斗的理想和目标,“中国梦”在内涵上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一致性,也是对两个百年主题的最新概括,即第一个百年,1840年——1949年,其贯穿的主题是,通过革命,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个百年,1949年——2049年,其贯穿的主题是,通过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泉。文章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指出中国梦的提出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分析了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其重大意义;探讨了中国梦实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的终极价值导向与高等教育的育人本质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这就从理想与信念层面为“中国梦”的当下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高等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需要我们基于另一维度提出“中国梦”的“三进”工作的必要性。“中国梦”的胜利实现,需要在高等教育中灌注远大的理想,亦要通过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实践,不断开辟“逐梦之族”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谈到“中国梦”的话题,阐述“中国梦”对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性。大学生承载着祖国的未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义务。怎样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把追求“我的梦”与“中国梦”统一、融入起来,认真思考提出“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深层解读“中国梦”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索出融入的具体举措,为新时期大学生坚定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无数革命先烈们艰难探索和努力奋斗的千年时代梦想,是我国进行改革、发展、创新实践的时代总结,是广大人民幸福、伟大民族复兴、国家富裕强大的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其一,强调人民主体的时代价值;其二,注重科学发展的时代规律;其三,弘扬务实、创新的时代精神。这为实现民族的伟大理想“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真切追求,是凝聚13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以中国精神为支撑,发挥中国力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它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本文在探讨中国梦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梦在唤醒民族自觉、明确发展方向、凝聚民族人心、掌握话语主权四个方面的时代价值,并一一为其找到实现的方式,这对于深刻理解好、实践好中国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涛 《长沙大学学报》2013,(6):57-58,7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真切追求,是凝聚13.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10.
从"大同梦"到"中国梦",深刻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不懈追求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清晰的思想脉络和丰富的时代内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随着时代进步和现实条件变化,"中国梦"必将增添新的内容。考察其历史渊源、思想脉络和时代内涵,是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需要,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今天,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党的先进性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中国梦”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阻力。鉴于此,这就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的领导核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可靠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本文通过对“中国梦”思想核心内容的解读,论述“中国梦”在引领学生深入认识我国的历史与现状,坚定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方面对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而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师资培训措施等几个层面探索共青团实现“中国梦”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是国家之梦,即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民族之梦,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人民之梦,即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一定包含着美丽中国这个向度,美丽中国一定会成为中国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昭示着党的执政思想、执政理念、治国方式、政绩评价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和突破。人类文明有两个简明的哲学基础,一个是人类中心论,另一个是自然中心论。环境哲学是人类文明的哲学基础和道德前提,人类文明的高级阶段是生态文明,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旨归和最终境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吃、穿、住、行等行为活动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抗日战争的历史,审视这段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引发出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要有忧患意识,以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忘落后挨打的教训,一定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必须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史为鉴,深入持久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要深刻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必须科学分析中国梦的三个维度:中国梦的宏观维度是世界梦,中国梦的中观维度是民族梦,中国梦的微观维度是个人梦。  相似文献   

16.
朱小明 《甘肃科技》2014,30(21):84-86
中国梦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大学生的青春之梦,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性内涵,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要以社会实践为平台,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不断坚定社会主义信仰,培育创新精神,锤炼高尚品格,广泛参与、主动作为,为实现中国梦汇聚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太原科技》2013,(3):I0001-I0001
三月,充满希望的季节,举国上下乘着“两会”精神的东风,迈上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新征程。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撑。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科技便是打开梦想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概念。"中国梦"的具体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本质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9.
<正>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伟大实践中应运而生、发展壮大,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航民族复兴新征程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0.
王德三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虽然英年早逝,但他关于科学的本质和方法、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民族斗争问题等结合实际而提出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探析他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将启发和激励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