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孝文 《科学大观园》2011,(11):62-63
天文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拥有一架太空望远镜。研究过程中,天体生物学家借助的设备便不是太空望远镜,而是显微镜。天体生物学研究宇宙中生命的起源、进化、分布和未来。这一涉及多学科的研究领域目光聚焦于寻找太阳系的适居环境和系外适居行星,寻找火星及太阳系其他天体生命起源前的化学迹象和生命存在证据,对地球生命的起源和早期进化进行实  相似文献   

2.
观念的大变 很多最新探测发现都指向“适居带”,认为在那里可能会找到外星生命。1976年美国海盗1号飞船在火星上降落,那时人们认为火星是地球以外唯一一颗可能曾有生命“安家落户”的行星,可它并没发现可支持“火星上存在生命”的明显的生物活性迹象,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家不久前发现显著重子声波振荡信号,这是人类首次利用宇宙深处的类星体进行的重子声波振荡测量,并在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观测之后,获得了暗能量存在的又一独立证据,这也再次证实了宇宙在加速膨胀。重子声波振荡是早期宇宙中声波振荡留下的遗迹,在宇宙爆炸后约38万年重子声波振荡信息被"冻结"。在如今的宇宙中仍包含着与大爆炸时的重子声波振荡信号,所以可将其作为"标准尺"测量宇宙遥远天体间的距  相似文献   

4.
日本宇宙航天机构所属的伊卡鲁斯飞船搭载的一台仪器名为"伽马射线暴偏振器"对宇宙中的伽马射线暴进行观测,借助这台仪器获得的数据,一个日本科学家小组获得了迄今有关伽马射线暴的最精确的测量结果.这些宇宙大爆发发出的光子帮助科学家们限定他们的万物模型——即可以将自然界所有的力囊括其中的大一统理论.日本大阪大学科学家藤间谦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结果为量子论给出了一个基本的限定,这将会是一个梦幻般的理论,它将有望最终统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论."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9月,谢清果博士的新作《道家科技思想范畴引论》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在新书中,作者认为道家科技思想之所以如此深刻且富有特色,是因为它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范畴。在探索宇宙生成的过程中,道家使用了"道"、"德"、"太一"、"混沌"等范畴,来指称"宇宙"的本源,解释宇宙演化的过程;在构建诠释世界的话语系统中,道家以"气"为万物的质料;以"阴阳"为运动变化的动力;以"五行"  相似文献   

6.
"我用一年的薪水作赌注"五维空间研究专家哈米德说:"我用一年的薪水作赌注,我赌他们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他们也很有可能观察到构成宇宙中神秘暗物质的粒子.这类暗物质可能与超对称有关,也可能没有关系.我认为,大型强子对撞机揭示超对称的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7.
泽生 《科学大观园》2010,(10):72-73
美国MSNBC网站对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迹象进行了盘点,这些迹象意味着人类在宇宙中可能并不孤单。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先秦时期的宇宙生成论,对《道德经》和《周易》中的相关思想来源进行分析,指出在对宇宙生成模式的构建上儒道两家是一致的;还讨论了"和而不同"理念对古代宇宙生成学说的作用;认为先秦时期的宇宙生成论不但规定了后世宇宙论的发展方向,而且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科学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数据和研究成果认为,宇宙中可能存在宜居世界和地外文明。但是,为什么地球人类一直未能看到或联系上地外生命呢?对于著名的"费米悖论"所提出的这个谜团,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或许是地球气候变化阻止了地球人类与外星文明的联系。"费米悖论"是由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恩里克一费米提出。该理论认为,地外文明存在于宇宙之中,而且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们常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时间旅行的场面,但现实中,德国物理学家已经开始行动,他们首次演示了"回到过去"的时间旅行会是怎样的情景。时间旅行的可视化演示是相当离奇的画面,科学家在假设宇宙形状的基础上进行时间旅行,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可行的,这可能会帮助我们理解仍然被笼罩在神秘色彩下的物质(物  相似文献   

11.
晨风 《科学大观园》2013,(12):67-68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天文学家们近期观测到在远离星系分布核心区域寒冷,黑暗的宇宙深处存在三个孤零零的星系,这三个星系的外围被一团氢气团包围,并且它们似乎还与一条看不见的暗物质带体有关。这三个星系被发现的意义不会仅仅局限于点缀了原本显得有些荒芜的宇宙深处。这些星系的成长由于"地处偏远",得不到足够的物质供应而备受阻碍,这就使它们迄今仍然停留在星系演化的早期阶段止步不前,而这在星系团  相似文献   

12.
哈勃和他的天文学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6(1):74-79,60
艾德温·哈勃 (EdwinP .Hubble)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宇宙结构的知识革命。哈勃在天文学中的贡献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1 )他在现代银河系外天文学领域做出了关于宇宙基本结构的最关键的贡献 ;2 )他也是第一个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观察证据的人。可以说 ,他是当代天文学范式的奠基人。本文将采用案例研究 (CaseStudy)方法 ,首先对他在天文学中的工作 ,尤其是第一方面关于银河系外星云的工作 ,作一个历史的论述 ;然后我将试图用该历史案例来检验科学哲学中库恩的范式理论及其有关哲学结论的恰当性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所在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我们只能通过它们对其他物质施加的引力作用来感知到它们的存在,而且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对这种占据了整个宇宙中4/5的"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以及为何它们会构成宇宙如此大的一部分也仍然一无所知。暗物质的发现历程这构成宇宙大部分的神秘物质究竟隐匿在何处?科学家们何时才能找到它们?暗物质最早是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13):36-37
<正>冬季的南极不是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那里的温度可以降到零下58摄氏度,漫长的黑夜可以持续6个月之久,而干燥的空气更是在地球其他地方无法体验到的。但所有这些极端条件,却使南极成为天文学家的乐园,特别是适合探测宇宙诞生初期时产生的极短波长的辐射。例如不久前,科学家称发现了有关宇宙大爆炸的决定性证据,而该发现便  相似文献   

15.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不能阻止科学哲学寻找宇宙的第一推动。现代物理学在描述宇宙早期时有着深刻的突现哲学蕴含。在宇宙大爆炸的语境下,本文尝试解释无边界假设,描述其最小本体论承诺集的某些特征,并讨论突现和第一推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许多宇宙现象都能影响生命的存在,但有些影响会更明显一些,黑洞就是其中之一。宇宙中还没有其他天体可以如此高效地把物质转化成能量,也没有别的天体能像黑洞这样,使物质以接近光速的速率运行数万光年。另外,黑洞还能诱捕附近的物质,它们是宇宙中具有终极竞争力的"食客"。而落向黑洞的物质不会悄无声息地匿去。物质会随着越来越接近视界(黑洞表面)以极高的速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5,(6):4-6
<正>站在遥远的外太空,宇航员眼中的地球就像一个小小的脆弱绿洲,她再也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宇宙中最大的东西。所有站在太空看过地球的人都说:"地球在茫茫无垠的宇宙中就像个‘蓝色小点',让人觉得急需保护。"本杰明·格兰特想让从未在太空旅行的人也对地球产生相同的感觉。他通过搜索谷歌地图,挑选出了既和人类、自然相关,又引人注意的最形象化的卫星图片,包括拥塞的大城市,极好的空旷荒野,巨大的采矿作业场景等。希望这些图片既可以帮  相似文献   

18.
<正>人脑常被描述为宇宙中最复杂的物件。这样看来,实验室培养皿中豌豆大小的一团脑细胞对神经科学家大概没什么用,然而许多研究人员却热衷于培养这种有趣的生物系统。这种通常被称作"迷你大脑"被官方名称为"类大脑"。有了类大脑,研究人员便可以针对人脑的发育过程开展实验,而这是无法通过真正的人脑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0,(13):64-65
寻找外星智能生物或者普通生命,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了。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证据可以证实外星生命的存在,但每一个宇宙探测器似乎都担负着“寻找生命”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正>虫洞是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这种时空隧道常常被用来进行星际旅行和时间穿越。而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家也正在寻找利用"可穿越虫洞"(如果存在的话)进行超光速旅行的方法,甚至可以进行时间旅行。Tau Zer0基金会的成员之一,擅长时间-空间领域研究的物理学家埃里克·戴维斯说:"一个可穿越虫洞就是一个超空间隧道,它连接着宇宙内极其遥远的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