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讨论:运动中是否利用脂肪,影响运动中脂肪利用的因素是什么,运动中利用脂肪代谢的重要性,影响运动中更有效地利用脂肪供能的物质,以揭示脂肪代谢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食物1350.56g.碳水化物、脂肪、蛋白质三者供能比例较合理,但 早餐供能偏低,中、晚餐供能偏高.主、副食品品种单调.相对体重(γ)属于正常者男性占 51.86%, 女性58.82%.取负荷试验维生素缺乏与不足者B125%、B210.11%、C14.75.  相似文献   

3.
运动时,糖、脂肪和蛋白质是能量的主要来源。通过分解代谢,将能量释放出来,并转移、储存至ATP,以保证运动中ATP供能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4.
营养素的摄入量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作者以少数民族学生运动成绩与能量补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对学生的短跑(100m)成绩影响不大,而对中长跑(1000m)成绩有较大影响,蛋白组成绩提高率为93.8%,高脂肪组为93.9%,普通膳食组为75%。因此,在进行耐力运动时增加对蛋白质,特别是脂肪的摄入量,可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5.
宣宣 《青年科学》2008,(Z2):68-68
很多想通过运动减肥的人认为,只要是运动,无论什么时间、强度、方式,都能减肥。其实不然。运动减肥的条件是进行有氧运动且运动时间足够长,这样人体才会动用脂肪参与供能。像羽毛球这种运动,它属于有氧与无氧的混合代谢供能,主要以无氧代谢为主,因  相似文献   

6.
脂肪是耐力性运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运动中脂肪的分解代谢是机体获得能源的关键环节.对于普通人群,脂肪代谢异常是导致肥胖发生的主要原因.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相结合的综述性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肉碱、Ca2+、丙二酸单酰CoA调节脂肪代谢的生物学机制及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全面地认识这些因素对脂肪代谢所产生的综合结果,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积极调动这些环节的正向作用,节省糖原,提高有氧代谢水平.对于肥胖者而言,通过有氧运动提高脂肪代谢的能力,积极预防和改善肥胖的高发病率,保持健康体态,远离脂肪代谢紊乱所带来的一系列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20~59岁成人身体成分与脂肪分布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日本产TANITA-418身体成分仪对内蒙古通辽市20~59岁脑力劳动者的脂肪率和脂肪分布进行测试,对随年龄变化的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变化特点及肥胖发展趋势研究,为在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的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论如下:1.男性BMI峰值出现在30~39岁年龄段.脂肪总量和体脂肪率在40~49岁达到峰值,从50岁开始脂肪量和体脂肪率都开始下降.2.女性BMI在30~3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脂肪总量在40~49岁年龄段显著增加(P〈0.01),同样脂肪率也随之增加,脂肪量和脂肪率的峰值出现在40-49岁年龄段.3.男性在三个年龄段脂肪分布都是躯干脂肪率大于下肢脂肪率;下肢脂肪率大于上肢脂肪率;脂肪分布呈中心型肥胖.4.女性脂肪分别为下半身脂肪率大于躯干脂肪率.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中,能量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磷酸原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系统和有氧代谢这三大系统,本文将阐述这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以及与某些项目的能量供应关系.体育运动中,运动强度大时,超过80%VO_(2max),时间短于三分钟,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肌肉中贮存的ATP、CP 和血糖.当运动强度相对较低,大约在65%VO_(2max)时,肌肉的主要能量供应来源于脂肪.介于二者之间的运动,能量来源于肌糖元.运动员在运动中,依靠三种不同供能方式,完成各种动作,  相似文献   

9.
青石斑鱼配合饵料中脂肪节约蛋白质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在适宜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下降低蛋白质含量的配合饵料对青石斑鱼生长的影响。试验设5组,在适宜蛋白质含量(52.55%)下设脂肪梯度9.87%和16.25%;在降低蛋白质含量(42.25%)下设脂肪梯度9.66%和16.04%;对照组投喂冰冻科鱼类。在水温20.0~27.5℃,比重1.0185~1.0220的条件下,经35d的试验得出:青石斑鱼配合饵料中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脂肪含量能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是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16名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气体代谢间接测定的方法,观察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过程中机体能量代谢的变化情况和规律.结果表明:以55%VO2max强度完成持续1 h跑步运动过程中,男生在运动20 min后出现糖氧化量的明显下降和脂肪氧化量的增加,女生则在运动30 min后出现糖氧化量的明显下降和脂肪氧化量的增加;在运动30 min后,男女生脂肪供能比例均出现明显增加.研究提示:中等强度长时间运动过程中,男生脂肪大量动用的时间早于女生,且运动疲劳出现的时间也早于女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