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尼罗河平原是古埃及文化的摇篮。古埃及人认为,人生如日出,人死如日落。因此,埃及法老的陵墓——一座座无比雄伟的金字塔,都建在尼罗河西岸。称为大金  相似文献   

2.
四分金字塔     
4500多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西岸的沙漠里建造了三座巨大的金字塔,作为埃及法老王胡夫祖孙三代的陵墓,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用230万块巨石堆积而成。令人称奇的是,建造金字塔的石块之间竟然没有用任何的黏合物。当初古埃及人是如何建造这些“庞然大物”的  相似文献   

3.
王冠史话     
人们将头饰作为王权象征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以前的古埃及。那时,在古老的尼罗河流域并存着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王国。为了显示权力、尊严及对保护神的敬仰,上埃及国王戴着白色高顶头饰,下埃及国王戴着红色平顶头饰。埃及统一后,国王号称“上下埃及之王”,同时将两种王饰合为一体,也许这就是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4.
詹琰 《科技潮》2010,(6):50-51
前不久,收到朋友发来的一封电邮,内容是她在埃及的游记和照片。这位朋友的研究方向是科技史,置身“现场”,她对古埃及人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绩大加赞叹。比如,埃及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把一年确立为365天,古埃及人最早采用了十进制的计数法,古埃及人已经掌握了计算圆面积的方法,古埃及人已经能建造金字塔,等等。  相似文献   

5.
最新考古证明古埃及人最早发明文字 目前,德国考古学家发现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碑铭。这一发现对文字起源提出了新的质疑。它表明有可能是古埃及人——而非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闪米特人首先发明了文字。德国考古学会负责人冈特·德莱雅在埃及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人们一直认为闪米特人在发明文字上要早于埃及人。但根据我们的发现,他们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上,但是究竟是闪米特人还是古埃及人最先发明了文字,这仍然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说,那一时期埃及人的象形文字比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尼罗河谷的奥秘,了解上埃及的工农业情况,记者曾驱车从首都开罗出发,自北而南,奔驰于尼罗河两岸的公路,直达埃及的边城阿斯旺,历时十天,往返二千多公里。沿途访问了米尼亚省、阿西尤特省和基纳省的纳贾哈马迪市,目睹埃及人民为发展河谷经济所作出的艰苦努力和取得的成就。河谷风光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恩赐。”埃及还有这样一句俗话:“了解尼罗河是了解埃及的钥匙”。这些都说明尼罗河对埃及是何等的重要。埃及还流行着许多诗歌民谣,热情地赞颂尼罗河的慷慨和无私贡献。  相似文献   

7.
年逾9旬的克里斯蒂安娜·德罗什·诺布勒古(1913-)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古埃及学者,卢浮宫博物馆古代埃及部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部长,曾长期负责上埃及历史遗迹发掘工作。1960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决定在尼罗河上游拦水筑坝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她抢救、搬迁即将被水库淹没的努比亚地区的埃及神庙。1967年由她牵头,法国迎来著名的图坦哈蒙法老展览,这也是此法老的木乃伊第一次离开埃及大地“出国访问”。她的专著有:《法老时代的女性》,《生活在诸神的目光下》和《当大自然对埃及开口说话的时候》等。  相似文献   

8.
每年冬春二季,我们可以在偏南方的天空中,看到全天最亮的恒星——天狼星.关于这颗星,有着许多趣闻呢! 古埃及人的“神星”天狼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注目的对象.古埃及人特别崇拜天狼,把它奉若神明.因为每到天狼星在黎明前从东方升起的季节,尼罗河的汛期也就到来.尼罗河水泛滥带来了富有养分的淤泥,古埃及人一年一度的种植活动也由此开始.因此,天狼星的出现,成了春季到来的象征.要祈求丰收,必得祭  相似文献   

9.
文明古国提到埃及,人们会立即想起奔流不息的尼罗河和雄伟的金字塔。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是世界古老文明的摇篮之一。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埃及素以“金字塔之国”闻名于世。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面积100.2万平方公里,人口4,300万。位于两洲交界处的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埃及境内96%的土地是一望无垠的荒漠,只有尼罗河象一条绿色的缎带纵贯南北,给埃及带来了生命。在开罗以北,尼罗河分成许多支流,以扇形展开,形成平坦肥沃的三角洲。这里四季常青,风景旖旎,是有名的“粮仓”。埃及99%的人口集居在这里。在尼罗河畔,古代埃及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早在公元前  相似文献   

10.
亚历山大是埃及的历史名城,位于尼罗河河口以西,北临地中海,现在人口约250万。它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和仅次于首都开罗的第二大城市。从海路抵达亚历山大的人,一定会注意到东港湾那座黄灰色的石头堡垒。熟悉埃及历史的人还会想起许多世纪以前,这里曾耸立着一座宏伟壮观的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法罗斯灯塔。还在远古的时候,勤劳智慧的埃及人民在地中海沿岸的这一地区建造过一些信号塔,因为这里的港湾是当时从突尼斯到亚历山大唯一能够停泊的地方。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年)征服埃及之后,在尼罗河三角洲兴建了亚历山大城。后来,亚历山大城曾一度成为埃及的首都和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惠风节是埃及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埃及科普特历八月中旬,相当于公历四月下旬。今年的节日在4月27日。自古埃及法老时期开始,这个节日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古埃及人以农为本,每当惠风节来临,小麦成熟,收割季节即将开始。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看重这个节日,视为幸福的希望。该节日的阿拉伯语叫“谢姆奈希姆”,含有“吸入和风”之意,可译作“和风节”或“惠风节”。正象中国的传统佳节与特定食品相联系一样,埃及的惠风节也有特定的食品。人们在惠风节这一天,总要吃鸡蛋、腌鱼和生菜。为什么呢?据说,古代法老和哲学家认  相似文献   

12.
数学史上曾经流传过一种说法,几何学起源于古埃及尼罗河泛滥后的土地测量。然而史实说明古巴比伦、中国和印度等古老民族都曾积累了与埃及大致相仿的丰富的几何知识。后来,古希腊入学习了埃及、巴比伦的这些知识,进行理论研究,使几何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系统理论的科学。  相似文献   

13.
在埃及的时候,常听到埃及人說:“我們会發展自己的……。”这句話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特別是在經济領域內。在亞历山大港,我們曾参观了亞历山大大学工学院举办的一个小型的工業展覽館。工學院副院長拉法特先生陪同我們参观。在我們到那里的时候,一座古埃及法老式的占地十五英亩左右的新大楼已經竣工了。这是工学院的新址。我們走进展覽館,首先看到一輛汽車。“全部机械另件都是进口的,但这是在埃及裝配的。”拉法特先生說。往里走,出現了汽油产品。“除了埃及公司开采以外,还有外国公司。”拉法特先生接着說。拉法特先生說:“規在,埃及自己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2900年左右,尼罗河流域统治了三角洲地区的北方王国和南方王国合并,由此翻开真正意义上的埃及历史。从那个时候起,努比亚,这块从尼罗河第一瀑布向南直到第二瀑布的广大地区,4000年来始终让埃及法老难以释怀。人们毫不留情地攻打它,占领它,因为掌握了这道通往非洲内陆的门户,便意味着滚滚财富。灿灿黄金,红色的陶土,华贵的闪长岩,贵重的木材,还有大量的奴隶,都是法老攫取的对象。在征服的过程中,法老们在努比亚建起豪华的寺庙和坚固的堡垒。古埃及文明消亡后,这些令人赞叹的伟大建筑静静矗立,渐渐被人遗忘,直到有一天突然复活,借助学者…  相似文献   

15.
埃及的农业     
埃及全国土地面积将近1,000,000平方公里,但是绝大部分是沙漠。只有沿着尼罗河一线和下游三角洲一带,可以依靠尼罗河的灌溉,从事耕种。耕地的面积一共是3,200平方公里,只占全国面积的3.1%。其中三角洲占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二。尼罗河从苏丹流进埃及,沿着一条峡谷,一直向北,直到开罗北面。峡谷到此为止,尼罗河就一分为二,伸向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流入地中海,在下游形成一个扇形的三角洲。从苏丹、埃及边界到开罗附近为止,这条河谷长约1,200公里,最宽处约24公里,最窄处约1公里左右。从三角洲顶点到地中海的距离,约为160公里。作扇形展开的三角洲的最宽处,约为240公里。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埃及的文明是发源于尼罗河三角洲。其实不然。埃及最早的文明,是发源于埃及的南方,然后才逐渐向北移。这和我国文明是从北方(黄河流域)逐渐向南方(长江流域)发展,恰好相反。埃及的南方称上埃及,北方称下埃及。怎样划分南、北方呢?是  相似文献   

17.
国王谷探幽     
尼罗河西岸沙漠日落之处,对于古埃及人而言就是亡灵的世界,也是所谓西方极乐世界。古都底比斯西郊沙漠边缘的一条狭长山谷里,长眠着古埃及新王国第18、19、20王朝几乎所有的法老,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国王谷。  相似文献   

18.
德国研究人员认为,有“尼罗河美女”美名的古埃及奈费尔提蒂王后(Nefertiti)半身像雕刻时,可能经雕塑家美化,与王后实际容貌有出入。  相似文献   

19.
旅行在“绿色的走廊”飞机在开罗上空盘旋一周以后,就向埃及南方的卢克索飞去。人的视界逐渐扩大了,这时才感到在开罗所见的苍郁繁茂的景色,只不过是荒凉的沙漠里的一个斑点而已。从飞机上看来,整个埃及好像是在黄色的盘子里托着一片巨大的银杏树叶子。这片叶子就是尼罗河和它在入海处的三角洲。它的西边是世界上最干燥炎热的利比亚沙漠,东边是阿拉伯沙漠,直到红海海岸。沿尼罗河的地形是很奇怪的。从开罗向南,两侧都是平坦的沙漠,远处有沙石的山脉,但愈往南,两边的山愈向河流逼拢,直到阿斯旺,两边的山已经直逼河岸,这就形成一个修筑水坝的自然的峡口。尼罗河,人们通常称它作沙漠中的绿带,或绿色的走廊。我们曾沿着这条走廊从埃及最南部的阿斯旺到北部的开罗。从这次旅行中,我们真正感觉到从沙漠手中夺取土地在埃及有多么大的意义,而这场斗争又是多么  相似文献   

20.
埃及     
埃及在5000年前即建立帝国,文明古国。7世纪时被阿拉伯人占领,成为阿拉伯国家。埃及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 只有宽约16千米的尼罗河河谷及开罗以下的三角洲是绿洲,绿洲面积仅占埃及的 1/30,却居住了90%的人口。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也伴随着埃及文明史的兴衰、变迁,成为埃及人民的母亲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