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中没有设数学奖。但在国际上与诺贝尔奖享有同样崇高声誉的数学奖却有两种,即菲尔兹奖与沃尔夫奖。前者一般授予40岁以下的年轻数学家,后者则要考察获奖者的终身贡献。获得上述两个奖项之一者,均是在数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数学家。 奖励后生的菲尔兹奖 1924年,第7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加拿大的多伦多举行,加拿大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表彰数学家一生成就的最高奖是沃尔夫数学奖?世界上又有多少人知道首届沃尔夫数学奖获得者之一是西格尔?  相似文献   

3.
国际数学大奖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心灿 《科学》2002,54(5):52-54
随着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召开,公众对数学家及其工作给予了更多关注.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已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本文将介绍另外几个颇具影响的大奖及其获奖者,以便公众更多地了解为数学做出贡献的杰出人士.  相似文献   

4.
丘成桐先生是著名数学家,长于微分几何、拓扑学、代数几何领域,成就显著,1982年获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相当于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先生对数学家有偏见,未设诺贝尔数学奖)。在1983年华沙举行的国际数学大会颁奖仪式上,一位数学界名人对丘先生评价道:“他的工作涵盖了整个微分几何的全部,展现了强有力的技巧、深度与广度,也展现了他的勇气与视野。”  相似文献   

5.
<正>保罗·沃尔夫凯勒(1856年-1906年)是一位业余数学家。他生于德国的达姆施塔特,父亲是一位富有的银行家。在他父亲死后,沃尔夫凯勒成了一名药师。后来或是为了在精神上寻找寄托,又或是他在神奇的数学世界中得到了快乐,总之他决心研究数学,并设立了沃尔夫凯勒奖。保罗·沃尔夫凯勒进入大学攻读数学专业。求学期间,他痴狂地迷恋上一个漂亮女子,开始狂热  相似文献   

6.
庞加莱猜想     
胡作玄 《科学》2006,58(4):1-4
2006年6月初.世界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宣布:经过美国、俄国和中国数学家30多年的共同努力.两位中国科学家朱熹平和曹怀东最终证明了百年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  相似文献   

7.
在当代国际数学领域中,有两位光彩夺目的华裔数学家享誉世界,一位是去世不久的陈省身,另一位就是世界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丘成桐。说起这位丘成桐,令所有炎黄子孙钦敬不已。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把当今世界数学科研的最新成就,推向了中国,推向了整个华人世界。因为他培养的50位博士,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其中许多人不仅已成为国际上的知名学者,而且也是我国科研院校数学教学和研究的领军人物。笔者曾有幸目睹他的动人风采。前几年,他应邀来杭作学术报告时,我曾在浙江省科协的演讲厅里,听过他作的学术报告。他对国内数学发展的垂注关切,…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曾是一个不知令多少学生和家长兴奋不已的比赛。只要能在“奥数”全国比赛中取得名次,就可以免试进入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学府深造。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应清华大学邀请来京访问时表示:“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他不赞成中国以“奥数”的形式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曾是一个不知令多少学生和家长兴奋不已的比赛.只要能在"奥数"全国比赛中取得名次,就可以免试进入北大、清华这样的一流学府深造.世界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应清华大学邀请来京访问时表示:"奥数"培养不出大数学家,他不赞成中国以"奥数"的形式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菲尔兹奖的由来菲尔兹奖的正式名称是"国际杰出数学发现奖"(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在由国际数学家(IMU)联盟主办、每4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颁发的奖项。国际数学家大会是国际数学界的盛会,届时顶级数学家齐聚一堂,研讨数学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谷超豪,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相似文献   

12.
菲耳兹奖章是最高的国际数学奖,奖给在数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人,菲耳兹奖同诺贝尔奖一样享有盛名,尽管其基金没有诺贝尔奖那样丰厚,但后者是没有数学奖的。菲耳兹奖每四年在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颁发一次,诺贝尔奖不受年龄限制,而菲耳兹奖则授予不满四十岁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6,(8):34
2006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抵达北京,开展其第三次中国之行。今年64岁的霍金此次是应好友、著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教授之邀,来北京参加“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霍金被称为当今世界的爱因斯坦,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  相似文献   

14.
当今国际数学界,设有两项奖励,可谓举世瞩目,堪与诺贝尔奖相比。一项是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Fields)奖,这项奖只授予年龄不超过40岁的年轻数学家;一项是由  相似文献   

15.
吴宝珠,一位来自越南的数学家,在2010年8月19日印度海德拉巴市召开的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大奖——菲尔兹奖。他通过引入新的代数-几何学方法,证明了朗兰兹纲领自守形式中的基本引理。在过去的30年中,数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都是在假定基本引理正确并且终将有一天会得到证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吴宝珠的工作对于朗兰兹纲领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2年8月19日,在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之前,江泽民主席会见了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的著名科学家霍金、丘成桐、威顿、格罗斯和斯特罗明格等人。会见期间,江泽民主席高度称赞霍金倾毕生精力为科学、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霍金说,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要保持和发扬重视基础科学的传统,因为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研究要靠基础科学。  相似文献   

17.
<正>阿蒂亚是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和阿贝尔奖双料得主,最受世人关注的是他的"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也被他自己视作是"做过的最好的事情"。2019年1月11日,英国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Michael Atiyah)去世,享年89岁。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是继牛顿之后第一个将数学与物理完美结合的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证实了阿蒂  相似文献   

18.
肖恬 《科学》2006,58(5):39-39
[本刊讯]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6年8月22—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来自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人出席。8月22日开幕当天宣布,本届菲尔兹奖由4人分享(按规定,每届菲尔兹奖最多同时授予4人),他们分别是俄罗斯的佩雷尔曼(G.Perelman)、奥昆科夫(A.Okounkov)、法国的沃纳(W.Wemer)与澳大利亚华裔数学家陶哲轩(Terence Tao)。  相似文献   

19.
2001年2月19日上午,82岁高龄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从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井获得500万元资金,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吴文俊的数学研究博大精深,涉及面很广,但是吴文俊最为看重的却是自己在中国数学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最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2018年8月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第28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阿克萨伊·文卡特什凭借自己在解析数论、拓扑学、表示论等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菲尔兹奖。热爱数学,也热爱生活文卡特什出生于印度新德里,他的母亲是维多利亚迪肯大学的一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儿子是一个总是很快乐的孩子,他擅长数学,也热爱运动、音乐和阅读。”母亲这样评价自己的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