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制造生命     
大家知道,生命的所有活动都受基因控制,目前科学家可以在细胞外对基因进行剪切或连接。假如科学家想按自己的意愿将生命必需的基因重新连接起来,他们能制造生命吗? 这里所说的制造生命并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克隆动物或人,而是要制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命──最简单的生物,比如细菌。这不是天方夜谭。目前,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到处寻找世界上最简单的细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从最简单的细菌中分离出一些对生命组成必需的基因,然后把这些基因再用人工的方法连接起来,最终在实验室里创造出大自然中从未存在过的新生命。 听到这则消息…  相似文献   

2.
一项新研究显示,40亿年前轰炸地球的陨星很可能播种了而非灭绝了地球生命。科学家从发现于南极洲的一枚陨石提取样本,用高温高压轰击它,结果创生了迄今所认为的生命起源条件。科学家发现,在原始条件下陨石释放氨,而氨在制造所谓的“生命砖头”方面是一种基本化合物。科学家分析了这些氨中的氮原子,查明其原子同位素与地球上发现的同位素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各国的神话传说里,都有一个制造世间万物的造物主。现代科学证明,世间的生物是一步一步地由低等向高等进化而来的,因此神造万物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生命究竟可不可以制造出来呢?随着基闲科学的逐步发展,一些生物学家也企图成为造物主,开始在实验室里制造生命。近年来,人造细胞和人造细菌都获得成功,基因科学狂人文特尔甚至开始为自己的“造物术”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4.
200年前,现代生物学之父查尔斯·R·达尔文(Charles R.Darwin)诞生,并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名望的科学家。达尔文深入研究了已灭绝的和活着的生物,从中破解了生命进化史,由此解释了生命多样化的起源奥秘。直至今天,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进化论仍然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其方法论影响着生命科学的各分支领域,并渗透到其他多个领域中,如量子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达尔文留给人类的并不仅仅是一些教科书上的遗产,达尔文主义还为生物学研究的许多前沿领域注入活力,激励人们对生命科学以及生命本身进行更深刻地思考。  相似文献   

5.
薛胜 《科学之友》2007,(9A):19-19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家们一直为人类制造器官做着各种尝试,人造肝脏、人工肾和人工心瓣膜等一系列人造器官应运而生,为抢救人们的生命、减轻人类的痛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从零开始制备大的、精巧的分子结构是令人畏惧的工作。但正如化学家所知,有时候可以操纵分子使它自身完成尽可能多的工作。自然界提供了许多自组装结构的例子:膜、核糖体和病毒荚膜。事实上,复杂分子的自组装导致了35亿年前生命的开始。化学家正在学习操纵和控制自组装过程为己所用。具有互补几何形状和电荷的分子适于聚集成拼块,或如麻省理工学院化学教授朱利叶斯·瑞贝克·Jr.所预见的网球形状。多年来,瑞贝克一直在研究分子的自组装,制造能螫合较小分子的大分子球。受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充足资源的吸引,瑞贝克7月份将加入该所员工…  相似文献   

7.
沙漠因为缺水而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 ,沙漠并非生命的禁地 ,这里也有许多生命生存着。沙漠里的生命大多是甲质化 ,比如我们熟知的仙人掌 ,就是把叶子变成尖刺而生存下来。生命的甲质化是因为它们需要防止水的散发。虽然沙漠生命储水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 ,但是对于许多生物怎么从干旱的沙漠中获取水分 ,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最近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够在沙漠中不断吸取水分的甲虫 ,对这种甲虫的研究为沙漠供水提供了新思路。这种甲虫的名字叫纳米比亚甲虫 ,因为它们生活这在纳米比亚沙漠上。这些甲虫靠饮用风中所携带的微小雾滴而生存着。发现纳…  相似文献   

8.
夏训诚  王富葆  胡文康 《科学》2006,58(1):53-55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东北部,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2000多年来,不少中外探险家来罗布泊考察,写下了许多专著和名篇,发表了不少有关罗布泊的报道。但是,由于各种局限和偏见,也制造了许多讹误,为罗布泊罩上了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9.
“再生人”──生命科学的幽灵毕东海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生命现象、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运动规律,可以说都有了比较详尽的认识,创立了许多学说。为人们走进生命科学这座伟大殿堂提供了数把钥匙。只要走进去,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一切新手段去...  相似文献   

10.
他用了“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这个由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具有自行复制的能力——这就是人类成功制造的第一个“合成”生命,取名为:“辛西娅”。  相似文献   

11.
对许多人来说,简称DNA的脱氧核糖核酸并不陌生,它是携带生命遗传密码的重要载体。但如今,即便如此重要的载体也能被人工合成的物质替代了。研究人员称,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XNA的物质,在许多关键功能上可替代DNA,这对研究生命起源乃至"人造生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个崭新的学科在兴起 近来,国际上出现一门同计算机关系密切的学科,它就是人工生命。 1987年美国圣菲研究所的克里斯·兰格敦博士认为,生命的特征在于有自繁殖、进化等功能,地球上的生物只不过是生命的一种例子,只有用人工的方法由计算机、机器等制造出具有生命特征的行为并加以研究,才能了解生命的全貌。在这种思想推动下,他首创了人工生命这一新学科,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遗传学的名义下DorothyNelkin著范宗理译“人类基因组工程”已得到了研究经费,它的研究对飞速发展中的科学社会影响起到了诸方面的促进;这些飞速发展着的科学,可揭示生命的本质进行,并可预测人类未来的命运。这项工作的许多方面,是由社会学家、伦理学...  相似文献   

14.
据《梦溪笔谈》记载,很早以前,我们祖先就知道在石油中提取石蜡,用它来制造蜡烛和墨。直到现在,我国仍然是蜡烛制造和出口大国,蜡烛远销欧美许多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一年前,一种神秘的病毒制造了一种可怕的新型急性传染病——SARS,它首先在中国肆虐并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该病毒在亚洲迅速传播,并且短短几个月内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恐慌。  相似文献   

16.
地球之外是否存在文明世界?除了地球上的人类,在宇宙其他星体上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科学家推测,在宇宙其他星体上是有生命的。为了验证这些推测,各国科学家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郭春沅 《世界科学》2003,(12):20-21
DNA是基因的载体,许多生命的玄妙都可以从DNA中豁然而释。不过,你也许不知,DNA更富于数学之美,盘延上升的螺旋、各种不同的拓扑异构态等……许多人尤其惊诧于生命之中的拓扑美,其实,DNA的拓扑美正是生命与数学的天然孕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正在利用制造半导体技术,开发肉眼看不见的"微小机器"技术.这种微小机器采用以微米为单位的精密度加工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技术,以硅为原料,制造出肉眼看不见的齿轮、曲轴和机器上的微小结构.它是由加里福尼亚大学发起,由许多研究机关、大  相似文献   

19.
你研究过你的家谱图吗?或许是为了了解祖先在古时的生活状态,或者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一股寻根溯源、探寻祖先的热潮正在兴起,查找家谱已经成为使用互联网的一个主要动机。其中,有些人调查研究了好几代家族史,另一些人则追溯他们的祖先至许多个世纪前,但没有人能像科学家那样,试图去寻找一切生命的祖先。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7,(6):7-7
天学家发现,距离土星第七远的土星卫星——恩克拉多斯上面可能存在生命。早在两年前,“卡西尼号”探测器就发现这颗土卫(土星卫星)上有蒸气喷出。现在又发现,这些喷气中富含氮气。这暗示恩克拉多斯的内核温度达到了,577℃,从而将内核中的氨转化成了氮。在这一温度条件下,同样能制造构筑生命的材料。2008年,“卡西尼号”将飞进恩克拉多斯的喷气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