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分析了JXTA网络资源定位机制的原理,针对JXTA网络资源定位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世界理论和谣言传播中兴趣衰减机制相结合的算法思想,并利用动态长链置换策略改进了JXTA资源发现存在的盲目搜索的问题。改进后,该搜索算法的平均开销小于K/2。  相似文献   

2.
JXTA技术已经成为开发P2P系统的一个平台标准.介绍了JXTA平台协议组成,分析了当前版本JXTA平台存在的问题,结合主动网络技术,提出了一种主动JXTA网络平台模型,给出了主动信息包的封装格式以及主动包的处理流程,并利用ANTS工具进行了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P2P模式的网络环境中,如何迅速的对节点资源进行定位和建立连接,是网络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针对P2P混合型模式的资源定位和搜索算法中存在冗余消息等问题,通过算法分析,提出两种改进思路和方法:一是减少查询的冗余消息;二是查询到的信息直接发送给起始的查询节点.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减少了查询消息冗余和提高了搜索速度.  相似文献   

4.
李赵兴  徐家宁  杨建雄 《江西科学》2009,27(5):716-718,756
分布式存储是P2P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借助JXTA技术平台与内容管理服务(CMS)在网络信息存储和交换等方面优势,对P2P系统中的资源发现、防火墙穿越、通信安全和内容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JXTA的P2P分布式存储系统模型,并完成了该系统模型的编码工作,实现了基于JXTA平台的分布式存储功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Web服务和P2P技术的迅速发展,两种技术的融合成为可能.通过对其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P2P的Web服务新计算模型.该模型以JXTA为网络基础,使用JXTA的管道机制传输SOAP.  相似文献   

6.
基于JXTA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XTA是一个解决P2P计算的开放式网络计算平台,JXTA提供的内容管理服务CMS为所有被共享的内容提供管理功能.提出了基于JXTA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设计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P2P技术在网络尤其是宽带网络方面具备强大的应用潜力,各大软件公司都在竞相开发P2P的软件开发产品,Sun的JXTA就是其中的一个,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个.本文介绍了JXTA的体系、协议和特点等,重点对它的应用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标准Kademlia协议在P2P网络内容监控中获取资源信息时,存在搜索效率低下、全面性不佳等问题,据此提出一种采用改进Kademlia协议的P2P网络资源发现算法。该算法在分布式哈希路由表的基础上实现一个可动态修改自身ID的自定义P2P节点,改进Kademlia协议通过自定义P2P节点被其他节点记录在路由表中的位置来提高节点收到资源搜索消息的数量,高效获取P2P网络中传输的资源搜索与下载消息。实验对比表明:和标准Kademlia协议相比,采用改进Kademlia协议的资源发现算法进一步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发现资源搜索与下载消息的数量,能找到更多P2P网络中传输的资源及正在搜索或下载这些资源的节点。从而实现P2P网络监控中对资源进行有效定位和发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进非结构P2P网络中搜索机制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结构P2P网络资源搜索方法.在Gnutella泛洪搜索的基础上,利用蚁群算法的信息素的思想,指导资源搜索的方向,从而减少了消息信息量,提高了搜索速度.模拟实验表明该模型对搜索请求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对JXTA进行主模块的实验后引入了P2P网络层。首先阐述P2P覆盖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再重点分析释放机制,通过引入JXTA发现策略,确定感应功能的方法和方式,并介绍JXTA感知发现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对等通知生命周期的管理。本文通过P2P应用层来实现对JXTA的开发,利用传感器的功能来实现功能的释放和达标,最后根据传感器功能和角色的划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对等网P2P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蕾 《甘肃科技》2009,25(22):41-44
计算机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ing)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它是一种完全对等网络模式,克服了传统C/S网络模式的弊端,引导网络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本研究从定义、特点、关键技术等多方面对P2P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P2P技术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基于P2P持久存储技术的P2P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认证方式的安全性、易用性和代价,认为在P2P系统中引入基于密码的认证方式是必要的.利用持久存储技术、可信计算思想和虚拟系统思想,通过构造存储用户信息的分布式的用户数据库和用于认证的可信实体,解决基于密码的身份认证中的两个关键问题:用户的个人信息无法存储及缺乏客观可信的认证实体执行认证,实现基于密码的认证方式.理论分析和原型系统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对于完善P2P的认证方式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对等网络(P2P)的出现,在实现效率和公平利用网络资源中引起了新的挑战。特别是,P2P的应用主要依靠低效率的网络节点,缺乏与网络供应商的沟通,导致P2P应用和网络供应商双方潜在的低效率。提出了一个简单,轻量的p4p结构,以便更有效的与网络供应商合作。  相似文献   

14.
P2P穿透NAT原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于Internert的P2P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多的内网主机需要参与到P2P中来. 在NAT之后的主机IP地址在Internet上是不可见的,Internet上的主机不能主动访问这些位于NAT后的主机,但P2P网络要求任何主机之间都能直接对等交换信息,这就使得P2P网络应用必须解决穿透NAT实现双向对等通讯问题. 本文对P2P应用软件穿透NAT的几种方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对实际应用程序的开发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P2P网络研究     
从对等网络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对等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及典型的应用,并比较各种拓扑结构之间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P2P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复杂网络及P2P是当前研究热点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用户之间基于电子邮件的通信关系隐式决定了一个复杂电子邮件网络。基于复杂电子邮件网络中节点间的信任关系,提出了异步P2P的概念,阐述了其实现机制,讨论了异步P2P网络中两个重要的应用,即如何发布/检索信息及如何实现异步的文件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等网络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较新的网络技术,通过介绍对等网络的概念和与传统网络的区别,以P2P文件交换软件为例对对等网络的三种不同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P2P网络研究     
从对等网络的发展历史出发,介绍对等网络的几种拓扑结构及典型的应用,并比较各种拓扑结构之间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P2P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种P2P网络的信息优化检索算法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P2P网络系统信息检索效率低、不能有效解决跨文本搜索,提出节点兴趣域聚类和信息量声誉激励的P2P网络检索机制。在该机制中,首先对网络系统中节点持有的数据信息量进行基于相似度和兴趣度阈值的兴趣域聚类;然后依据节点数据信息的声誉激励策略对兴趣相邻节点进行兴趣树构造,同时对用户输入的搜索关键字进行语义分析和个性化的辅助语义选择。将与查询信息向量最接近的节点持有信息量返回给用户,并对该数据信息量进行声誉激励评价和更新。实验仿真证明,该算法基于兴趣树的动态构造,能够避免结构化P2P网络系统对中心节点的过度依赖;同时检索的向量是基于用户个性化辅助语义生成的,能够有效地提高查询率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20.
P2P流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P2P流量已经占据了整个网络流量的60%—70%,HTTP、EMAIL等传统的流量已经受到P2P流量的影响,同时伴随大量非授权内容的传播和安全问题。网络运营商、企业网和校园网为保证传统应用的性能,需要对P2P流量进行有效管理。要完成这一目标,首要工作是对P2P流的检测,把它和传统的流量区分出来。该文对P2P流检测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将当前的检测方法分为基于报文层面、流层面和节点层面3大类,针对各类中具体的方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进行了比较。提出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有效对P2P流进行检测。最后分析了P2P流检测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