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中引入大量的电视节目,显出其独特的文本特征。用新现实主义理论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可解读其“兔子四部曲”之二《兔子归来》中电视节目的文学功能。他大胆引用电视节目,让现实中真实的电视滑稽剧、广告、新闻报道成为虚构文本的一部分,使观众,即小说人物“卷入”电视节目内容,以此刻画人物形象、暗示小说情节、拓宽小说主题,这无疑体现出厄普代克作为新现实主义小说家创造模式上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在其小说《兔子,跑吧》中通过电影技巧的运用,可视心理描写,及不可视元素物化的修辞建构,赋予语言以可视性,成功塑造了美国文学史上又一个经典小人物形象,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全景图。本文以《兔子,跑吧》为例,从“文本图像”的视觉语言全新视角探讨厄普代克作品的语言艺术特色。厄普代克的视觉语言呼应了20世纪后半叶的图像转向理论。  相似文献   

3.
王成峰 《科技信息》2010,(33):221-221
厄普代克通过其鸿篇巨帙“兔子”系列小说创造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文学英雄形象,在学界亦引起学者褒贬不一、观点迥异的研究和评论。然而,本文试图通过论述阐明两点:(1)兔子是厄普代克对美国文学作品中传统英雄改变和突破的结果:(2)厄普代克早已确定了兔子的失败,甚至早在1960年《兔子,跑吧》出版之前就已确定,厄普代克即是按照典型的亚当式英雄创造兔子这一形象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厄普代克的长短篇小说,着重分析了其主要代表作的主题思想、社会背景、艺术特色,提出精神危机和生存恐惧是贯穿其所有作品的两大主题,现实主议和现代派手法有机的结合是其鲜明的艺术风格,认为厄普代克的小说丰富发展了美国小城乡镇题材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中产阶级苦闷空虚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儿子与情人》集中描写了主人公保罗在成长过程中与母亲莫瑞尔太太及两个情人米莉安、克拉拉之间的感情纠葛。这既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又是一部成功的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戏剧化的诗”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在描写主人公保罗、他的家庭和生活时,采用现实主义直接、简单的语言风格;在描写大自然的美与两性关系时,采用诗的意象和韵律。适当的时候,还穿插了方言的使用。这种独特、多变的文风一方面映射出《儿子与情人》故事的现实性、复杂性,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突出了主人公内心活动的复杂性,使小说主题得到成功阐释。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深刻影响了当代西方作家的文学创作。加拿大短篇小说家艾丽丝·门罗,尽管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但其小说中常常出现的含混、不确定显然来自后现代语境。《荒野小站》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篇小说在叙事手法上出现的文类混杂、碎片化和多重不可靠叙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女人的疯狂所做的思考,都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后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约翰.厄普代克以其细腻而略带嘲讽的风格著书立说,作品多围绕他终生迷恋的三大秘密:性爱、宗教和艺术三大主题展开。本文以他的代表作兔子四部曲的第一部《兔子,跑吧》为蓝本,试析约翰.厄普代克怎样怀着巨大的悲惘之心刻画人性的悲剧,在"被掏空了意义"的现代生活里,小人物如何左冲右突,企图逃离困境,实现自我,追寻人生的意义,却始终陷于困顿之中,郁郁而终的悲剧现状。  相似文献   

8.
约翰·厄普代克的新作《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又名《哈姆雷特》前传)改编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莱特》。但是该小说与之莎翁的戏剧截然不同,尤其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在小说中被完全地解构。以女性主义批评方法对小说进行解读,通过与原作(《哈姆雷特》)互文性的比较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关于"第二性"的全新文本。  相似文献   

9.
厄普代克的《兔子,跑吧》中的男主人公"兔子"的逃跑原因各异,当然毫无疑问的是,"逃跑"与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们有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兔子"的逃跑经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两位主要的女性"助跑者"形象(詹妮丝以及鲁丝),进行人格与行为上的分析,从而来体现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悲剧生活。  相似文献   

10.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以讽刺的手法、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社会中产阶级家庭、性爱、伦理等问题。本文主要依据他的兔子四部曲之一——《兔子快跑》,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环境,探讨厄普代克眼中的美国小镇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从叙述策略、象征的运用和特殊语言的使用等方面对《喜福会》进行文本风格的解读,可以看出在《喜福会》中,匠心独具的叙事策略、精致细腻的象征意象和大胆创新的语言使用,彰显了其文本风格特色,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而且赋予文本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阎连科的早期小说现实主义色彩十分浓厚,作家对笔下人物、世界往往近距离逼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其小说风格似乎有所变化。《耙耧天歌》即是这样一部标志性的作品。本文对《耙》进行个案研究,重点揭示其主题意向和寓言叙事的关联与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斯坦贝克的许多优秀小说被成功地改编和拍摄为电影,其中获奖最多和影响比较突出的有《人鼠之间》《愤怒的葡萄》和《伊甸园之东》3部影片。这3部电影作品分别通过不同的角度和题材,塑造典型化角色,以现实主义的手段聚焦斯坦贝克关注的困窘,展示了对原作媒介的跨越及其悲剧意识小说主题模式的再提炼;改编作品还对原故事叙事时空进行了集中式重构,在电影的影响上体现出电影作品对小说及社会语境的映射性,完成了从不同风格的小说到现实主义风格电影的集体转身,实现了小说与电影的精彩握手,为诠释斯坦贝克悲剧意识作品所具备的特殊魅力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与可能。  相似文献   

14.
《喧哗与骚动》电福克纳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以生动的创作题材和独特的艺术手法代表了他创作的最高成就。小说运用了时空变换、角度叙述、象征隐喻、内心独白等多种艺术手法,本主要对小说的命题、人物以及内容所具有的丰富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厄普代克的作品中,《政变》是唯一一部完全以黑人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非洲黑人青年埃勒的两次生命之旅,一次是他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次是他返回故乡寻找前国王的头颅.埃勒试图通过个体的寻求来纯洁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他因为无法确认自身的身份,所以也无法领导自己的民族找到身份.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呐喊》《彷徨》以多样化的叙述视角,富有张力的结构体式,悲喜剧复杂交织的美学精神,深沉峻厚的文体风格和融合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开创了中国小说的新阶段,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小说《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一方面采用了全知全能的叙述手法,通过独特的时序安排对人物、情节乃至读者进行影响与掌控;另一方面,小说同时采用了聚焦主要人物桑迪的视点的手法把"讲"和"看"分离,形成对立;桑迪有限制的视点对全知全能的叙述起到反抗和消解作用,把小说人物命运和读者的判读从全知叙述者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使人物及读者获得一定的自主性。小说深层文本的意义在这两种互相对抗的叙述中显现出来,体现了当代人如何在自由意志与外在操控力量之间进行抗衡。  相似文献   

18.
《玩笑》是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第一部小说。独特而高超的叙事技巧是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而其精湛的叙事技巧主要体现在“叙述自我”与“经验自我”的交替、多角度第一人称内视角以及叙述视角的越界现象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汤姆·琼斯》是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所创作的一部最为杰出的著作,小说采用了现实主义手法,是英国小说史上具有极大意义的里程碑式的巨作。该小说的创作思想即为"着实地叙述事实",作者通过该作品真实地展现出十八世纪的英国生活的各个方面,既表达了对一些善良和美好的赞颂,也对剥削阶级进行了一定的讽刺。同时,该部长篇小说所体现出的情节复杂又不失严谨、人物的刻画真实以及情节生动等艺术特征也赋予了该小说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麦琪的礼物》显示了欧.亨利引人注目的叙述风格,是欧.亨利小说叙述风格典型的代表作。作者巧妙地融合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省叙、叙述空白和视角变换来暗设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悬念的层层构建,最后出奇不意地将令人惊愕的结局嘎然而止于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中。《麦琪的礼物》的独具匠心的文体叙事策略使小说充满了悬念性和张力感,其富有悬念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小说叙述视角的预期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