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戏发展到明代,出现了创作上的分化--重伎艺性的民间南戏和重文学性的文人南戏.历史上,"南戏"("戏文")这一称名包含了文人阶层对艺人们伎艺性扮演行为的习惯认识,它不足以体现文人的文学性剧作的价值和品格,故明代文人阶层意图以"传奇"称名来体现其剧作的文学内涵,以区别于艺人们的伎艺性南戏.这一改称反映出文人阶层对文人南戏价值品格的认定,而选用"传奇"称名也有其文学渊源和戏剧观念背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研究南戏与俗文学的关系来探索南戏的形成与发展。南戏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思想,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这些大都出于无名氏之手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与艺术体制等方面,都对俗文学有所继承和吸收。作者通过大量的资料考证、对比研究,认定南戏是接受了宋元俗文学和多种民间表演技艺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新体制。  相似文献   

3.
杂剧在有元一代获得蓬勃发展,迅即进入峰巅状态。但是随着杂剧中心的南移,杂剧也由兴盛走向了衰落,在同南戏的竞争中,终于为南戏所压倒,元代杂剧的兴盛繁荣是由于元代统治者对歌舞、戏曲的特殊爱好,也有赖于元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繁荣,还有赖于思想文化政策的宽松开放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而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科举制度较长时间的废止使很多文人走向勾栏瓦肆也对元杂剧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元杂剧在后期逐步趋向衰落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在政权得到巩固之后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及科举制度的恢复又使文人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幻想而致力科举进身,加上杂剧中心的南移失去赖以生长的土壤,同时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有限体制及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说白的表演模式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矛盾的展开,最终就被不限折数、角色都能唱的南戏取代了其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4.
对于<琵琶记>的情节纰漏问题,明清以来多有批评和辩护,但未对其成因予以深入的探析,且所据例证并不详尽,这有碍于对此问题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恰当的评判.在以陆抄本为中心梳理<琵琶记>各版本的情节纰漏基础上加以判析,可发现造成这些情节纰漏的原因有三:民间戏文<赵贞女蔡二郎>的遗留;高则诚改创过程所致;明人抄改过程所致.<琵琶记>的情节纰漏问题反映出民间南戏向文人南戏过渡、发展过程中带有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戏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完整戏曲艺术形式的形成。南戏在我国戏曲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我国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有密切关系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由于士大夭文人的伦理观念和文艺上的偏见,戏曲、小说等被列入不登大雅之堂的本技,致使深受厂一大群众喜爱与欢迎的南戏,长期遭到压抑与摧残。现知来元时期的南戏剧目有238本,有传本的只有18本,而其中大部分经明朝人修改过,保持宋元南戏基本面目的仅存《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琵琶记》、明成化本《白兔记》等5本,可知侠亡损失之大。从南戏在温州产生至…  相似文献   

6.
高则诚的《琵琶记》是我国元代著名正南戏之一,历来被称为“南戏之祖”,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很高明地位。这部诞生于六百多年前的剧作,问世后便风行海内,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几百年来饮誉剧坛,传唱不衰。明清的文人对它很是重视。著名的学者王世贞,戏剧家汤显祖、徐文长  相似文献   

7.
古剧脚色体制和后世戏曲的脚色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一方面,古剧孕育了早期南戏的"副末"和"副净"两个基本脚色,另一方面,它还促进了后世南戏脚色体制的成熟.虽然以宋金杂剧等为代表的古剧仍然以"副末"、"副净"二色为主,但其"旦"色的间或出现,却对早期南戏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成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决定性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对早期南戏的脚色体制的影响上,还体现在它为后世戏曲的剧本体制和舞台演出体制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杂剧在有元一代获得蓬勃发展 ,迅即进入峰巅状态。但是随着杂剧中心的南移 ,杂剧也由兴盛走向了衰落 ,在同南戏的竞争中 ,终于为南戏所压倒。元代杂剧的兴盛繁荣是由于元代统治者对歌舞、戏曲的特殊爱好 ,也有赖于元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的繁荣 ,还有赖于思想文化政策的宽松开放及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而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低下和科举制度较长时间的废止使很多文人走向勾栏瓦肆也对元杂剧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元杂剧在后期逐步趋向衰落是因为元蒙统治者在政权得到巩固之后加强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民族矛盾的相对缓和及科举制度的恢复又使文人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幻想而致力科举进身 ,加上杂剧中心的南移失去赖以生长的土壤 ,同时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有限体制及一个角色主唱到底、其他角色只有说白的表演模式不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矛盾的展开 ,最终就被不限折数、角色都能唱的南戏取代了其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晚明清初,南戏《琵琶记》的针线与关目受到了戏曲界的批评与诟病,其中对其批评最严厉的无过于李渔。而毛声山则以评点的方法对这种批评做出了回答。从“极情尽致”与“合情合理”两个角度,可以寻找到南戏创作在早期阶段的特点与疏漏,也可以看出戏曲来自于民间又无法完全脱离民间的俗文化品格。对《琵琶记》针线关目的批评揭示了戏曲由社会批评向艺术批评的必然转变。  相似文献   

10.
南戏中的“义公”虽身处社会底层,但一个个古道热肠、疏财仗义,他们身上寄托了文人的道德理想,同时也体现着市井的世俗趣味。就谋篇布局来看,“义公”对作品结构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与元杂剧创作的繁盛相比较,元代没有相称的戏曲理论,因而人们在研究元代戏曲时,多注重作家作品,而忽视元人关于戏曲的理论,事实上,元人关于戏曲的理论虽然零散,但只有披沙捡金,就会发现,元人已从关于戏曲文体流变的研究入手,开始了中国戏曲史的初步建构,这一贡献,具有戏曲的早期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文献资料充分证明,在中国戏曲史上“元曲四大家”这个概念并未得到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即便有一部分论者使用这个概念,这“四大家”也没有固定的排住顺序。弄清楚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思考古典曲学研究的重心和本质。  相似文献   

13.
元杂剧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创作遵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进行,可以说,它既是艺术表现,也是民俗表现,它与民俗文化关系极为密切。本文从民俗文化的四个层面,即民间传说、民俗语言、民间信仰、民间礼仪与《窦娥冤》的文本创作之联系,来具体阐述这样一个主题——作为元代时代精神的元杂剧,它的出现,是由民俗文化整合的结果,是由民俗文化赋予这个时代以鲜明个性,并以元杂剧这种文学体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现存元杂剧《西厢记》的最早文本出现在明代。有明一代,曾出现60多种《西厢记》版本,至今尚存40余种。本文主要介绍明代《西厢记》的佚本情况、部分目前暂不知下落的刊本,以及学界对其是否曾经存在仍有争议的版本。  相似文献   

15.
《西凉伎》乃中唐之全能剧,目前见诸史籍,有关《西凉伎》的记载,要数元稹、白居易、李端诗中对《西凉伎》的描绘,从三位诗人诗中的记载来看,《西凉伎》在唐代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由最初的音乐即《西凉乐》,结合《狮舞》、《胡腾舞》,乃《西凉伎》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元稹诗所述。后有人就所演《西凉伎》,删去《狮舞》,专就《胡腾》舞发展,而注入路断思乡之情,同一题材,进一步改编,由歌舞而发展为歌舞剧,乃《西凉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李端诗所述。及有心人复用旧伎,增加情节,还入《狮舞》,而益就狮子生情,专以讽刺封疆,此题材再度改编,由《胡腾》歌舞剧而进入全能剧,乃《西凉伎》发展的第三阶段,即白居易诗所述。  相似文献   

16.
关汉卿的《单刀会》是元代历史剧的优秀代表,其思想内容中蕴含着强烈的大汉情结,这种大汉情结主要是通过主配角人物的唱词、大汉英雄人物的塑造及对历史史实的篡改和超越来表达的,联系元代社会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背景,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汉代统治的强烈向往。  相似文献   

17.
元代以来的戏曲、小说等通俗作品多选用当时的北方方言中的口语词,这些口语词至今仍保留在一些北方方言之中。南阳方言一直在北方方言中处于重要地位,故而也保留了一些古代的口语词,这些语料对古汉语词汇的研究和戏曲小说词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万历年间,戏曲家陈与郊创作的杂剧《袁氏义犬》,其题材虽来源于历史故事,却带有浓重的自传色彩。该杂剧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将王衡的杂剧《没奈何》插入第一出,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戏剧效果;另一个是陈与郊有心将该剧写成一部“寓言剧”,并通过一个寓言故事的演述来寄寓和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19.
戏曲是和人民关系最为密切的文艺形式,元杂剧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戏剧样式,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其中,包公戏这一门类主要表现贪官污吏之徇私枉法、权豪势要之目无法纪以及由此而生的小民百姓之苦大仇深。凡此种种都与中国传统法制和古代法律文化相关。《蝴蝶梦》正是一出典型的包公戏,主要反映了权贵和平民、程序和实体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人的清官情结。  相似文献   

20.
金院本包含着元杂剧的性质在内,并不是如元代院本一样纯为滑稽之短剧,诸宫调有着多种表演方式接近戏剧.金元之曲和诗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增加了新的质素,但直到今天与诗、词三者还是并行而不悖.其兴起并不是和传统文学相对立,更不可能是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