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性骚扰一般有三种方式:(1)口头性骚扰:下流语言,讲述个人性经历或色情文艺。(2)行为性骚扰:故意碰撞或触摸异性敏感部位;诱导或强迫异性看黄色录像带或刊物、照片等。(3)环境性骚扰:在工作环境设计淫秽图片,广告等。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19):48-49
<正>性骚扰是性歧视的一种形式,通过性行为滥用权力,在工作场所和其他公共场所欺凌、威胁、恐吓、控制、压抑或腐蚀其他人。女性仍是遭受性骚扰的最主要群体,有调查显示,曾经遭遇过性骚扰的人高达71%,其中,54%的人听到过黄色笑话,29%的人遇到过有暴露癖的人,27%的人曾经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有过身体接触,8%的人曾经被别人偷窥,2%的人遇到过电话性骚扰。面对如此多的性骚扰现象女性应该怎样应对呢?  相似文献   

3.
正这次刷屏的反性骚扰事件是一面照妖镜,一些前现代的落后的对待女性的观念通通被照了出来。7月25日前后,匿名或实名的受害者们纷纷站出来指认自己曾经遭受的性侵或性骚扰行为。这些天里,我在大大小小的激进派女权、中产阶级女权和学术界女权的群里参与探讨,群友甩出一个接一个的截图,在有的事件里,性方面的越界清晰可辨,背后那些真实的长期被压抑着的  相似文献   

4.
生物安全是指生物技术从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广义的生态危害应包括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主要是致病性微生物或其产物(来自于各种生物的毒素、过敏源等)对健康、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其狭义概念为由于人为操作或人类活动而导致生物体或其产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实损害或潜在风险,主要包括:基因技术、操作病原体(活的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和由于人类活动使非土著生物进入特定生态区域即生物入侵等所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是生态学(Ecology)、生理学(Physiology)、热生理学(Thermal Physiology)、热生物学(Thermal Biology)、生理生态学(Physiological Ecology)(或生态生理学,Ecological Physiology或Ecophysiology)、环境生理学(Environmental Physiology)、比较生理学(Comparative Physiology)等学科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6.
解读易服癖     
《科学大观园》2014,(23):51-51
易服癖指人的异性服饰穿戴行为,由穿戴异性衣着产生性快感或达到性欲高潮者一般只见于男性,易服癖患者有两类:一类是那些终身只对一件异性物品或服装的恋物癖,如鞋;另一类是那些开始时只对一件异性衣物感兴趣,以后逐渐打扮得完全象个女子。一、恋物癖的症状"恋物癖":指以获得或欣赏某些物品来引起性心理兴奋,并由此感到性心理满足,至于这些物品属于何人则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07,(9):44-45
因为与异性交往过于密切而发展成婚外恋或因此而酿出事端的事情也不少见,因此,性心理专家认为,婚后男女有交异性朋友的权利,但是在和异性朋友相处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虽然外表和正常人一样,但他们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皮肤粘膜破损或炎症溃疡的渗出液里都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乳汁也含病毒,有传染性。唾液、泪水、汗液和尿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但含病毒很少,传染性不大。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1)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2)血液传播包括:①输入污染了HIV的血液或血…  相似文献   

9.
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近年来有关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质的环境健康损害效应或生态污染效应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正在成为环境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就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与“内分泌干扰物质”、“环境激素”、“环境雌激素”等的定义问题进行浅析,探讨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环境中许多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低剂量对生物作用时,不仅具有类似生物激素的活性,还可能同时对生物体的多种生物大分子、细胞、器官、组织产生作用,且这类活性作用大多是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的。目前很多学者认为这是环境化合物(生物体外源物质)对生物体内分泌系统的复合干扰损害作用,主要可包括对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系统的干扰或致畸影响,内分泌系统紊乱或免疫功能改变,致突变或致癌性影响,神经系统失调等现象。由于这种类似内分泌干扰物作用的生物靶分子、靶器官或组织及系统的成分、结构、功能差别较大,综合作用的途径、机制较复杂,其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进行[1-3]。有关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与内分泌干扰物质(endocrine disruptor)的描述或定义目前研究者应用或翻译得较杂乱,本文就其今后在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的规范化使用进行探讨。生物学上通常所说的荷尔蒙或激素一词来源于希腊语“horman”,英语为“hormone”,原意为“刺激”。20世纪初开始应用,基本定义为:由生物体内特定器官(多为腺体或细胞)产生,主要可通过血液输送到生物体其他部位来产生调节生物体的吸收、代谢、传输、转化、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物活性作用的生理性化学物质的总称。生物体自身产生的主要激素类生化物质(内源物质)有:氨基酸类、肽或蛋白质类、类固醇类、脂肪酸类等化合物,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等。激素或荷尔蒙通常具备的重要特征是:①激素的作用对象细胞或器官有激素受体位点,激素进入收容器官之后,与收容器官的受体位点结合,可产生调节生物活动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②激素在生物体内以微小的量来产生大的调节作用;③激素的调节作用不是单一完成的,主要是通过多种类的激素、生物酶以及分泌这些激素的器官或细胞形成的体系来完成的。目前提法上较不一致的是环境荷尔蒙或称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一词,文献中常见的有:“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 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或化合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 or hormone-disruptive environmental agent)”、“内分泌扰乱化学品或物质(endocrine disrupter or endocrine disruptor) ”、“环境类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 mimic)”、 “环境雌激素( estrogen mimic)”。对于这类物质的定义,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等文献的叙述,目前较一致概念性的描述可为:进入生物体内,可通过干扰生物体自身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活性反应、代谢、消解或产生类似生物体自身激素的作用,对生物有机体维护正常的动态平衡、繁殖、生长及行为有不利影响的环境化学物质(生物体外源物质)。依据这一定义,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or)”较为适当[3,4]。有些文献中强调该类物质具有类雌激素活性,因此使用“环境雌激素”一词,但笔者认为由于这类物质大多同时具有除类雌激素活性以外的其他干扰调节活性作用,因此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或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较为全面准确。当然,随着研究的发展还可不断完善该词的准确定义。目前文献中常见的“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on )”或“内分泌干扰效应(endocrine disruption)”、“环境雌激素效应(environmental estrogen effect)”,主要的概念性的描述可为:由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引起的对生态系统内生物体内分泌或与其相关的系统的干扰损害作用,主要包括对生物体的生殖与生长发育的干扰影响,致突变或致癌性影响,内分泌系统紊乱或正常免疫功能改变影响,神经系统失调影响等现象。就环境生态系统而言,当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趋势主要在于通过对生物个体的细胞、亚器官或器官及组织等水平的研究,来揭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群、群落或系统水平的影响机制[3,4]。由此可见,笔者认为目前使用“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effect or 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on )”较为适当。迄今发现,存在并积蓄于环境中的许多合成或天然化学物质,可对生态系统中人和多种动物内分泌及相关系统产生损害或有类似激素的干扰调节作用。目前值得怀疑的这类环境物质可包括农药、除草剂、染料、芳香剂、涂料、除污剂、洗洁剂、表面活性剂、氟氯烃、重金属、多种塑料制品、一些药物、食品添加剂、化妆品及动植物激素等。代表性的物质如滴滴涕(DDT)等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PCB)类化学物质、二英类、三丁基锡及作为女性合成激素来使用的己烯雌酚(DES)类等医药品。人类和生态系统内的其他生物如水生生物蚤类、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长期低剂量接触或使用这些物质,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或相关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生殖率下降、性器官发育异常、器官畸变或出现肿瘤癌变、免疫系统受损或神经活动异常等。目前已发现的人体或动物受损的实验室内或室外调查的主要现象有:精子数目下降,卵巢或胚胎发育异常,出现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肝、肾、血液或消化、呼吸系统的肿瘤癌症,免疫系统或神经系统出现疾病异常现象,子代器官畸形及出现雌性化或雄性化的现象。总之,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是环境污染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内分泌或其相关系统的复合干扰损害作用,其相对复杂的活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待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2,(12):55
调查显示:1/3的中国城市青年希望成为名人或做出成绩,但劳动积极性、参与感、挫折承受力等一系列与成功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水平都偏低,心理的成熟和适应力不能跟上生理的发育。谈到青春期心理成熟程度,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列举了10项发展任务,对于青年人来说,可以视为自我心理成熟的标准。1.能在日常生活中与同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应包括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在内。2.在行为上能够扮演适当的性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0,(5):49-49
恋物癖多为男性,特别喜欢接触异性穿着或佩带的物品,并引起性兴奋。这些物品多是直接接触异性体表的东两,如…绺头发、鞋、手套、内衣、内裤、丝袜、发夹、别针、项链等。恋物癖患者往往不能去爱一个实际存在的、完整的人,而只对其穿着或佩带的物品感兴趣。有时为了获得以上物品.他们甚至不择手段去偷,因而触犯法律。  相似文献   

12.
在外科急诊室,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未婚的男青年,主诉睾丸胀痛,要求诊治。医生详细检查后,并未发现青年的睾丸、附睾和阴茎等外生殖器官有任何器质性异常。此时医生会问道:“您是在谈恋爱吧?”医生的发问揭示了一个生理现象。原来性刺激会引起睾丸胀痛。性欲是极其复杂的神经反射活动,各种性的刺激都能够引起性欲冲动。比如和恋人谈情说爱、拥抱、接吻,看言情小说以及对性生活的回忆和向往,甚至异性的美貌或来自异性的热情等,均能作为性的刺激,通过视觉、听觉和接触等感官,反射性地引起大脑皮层性中枢的兴奋。大脑皮层把兴奋传给脊髓,一方面使…  相似文献   

13.
过敏体质者海鲜食物如海带、虾、鱼等富含组氨酸,这类异性蛋白进入人体后,可作为一种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释放出过敏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表现为皮肤风团(荨麻疹),有剧烈的痒感或烧灼感;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皮肤紫癜及腹痛。  相似文献   

14.
自然体味在人类性选择中扮演的角色比我们想象的重要得多。一项研究或许能为"爱情药水"的制造铺平道路,单身人士则可以借此提高追求到理想伴侣的几率。研究结果发现,人们更喜欢自己的体味,并且会被与之气味相近(或加强)的香水或者异性吸引。这种体味指的是人在无意识情况下闻到的气味,因此那些由细菌、某些食物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汗臭、口臭等味道在此并不适用。研究的第一作者,马克斯·普朗克进化生物学研究所的曼弗雷德·米林斯基说:"你必须非常的精挑细选,才能找到与自己体味  相似文献   

15.
正偷看美女帅哥可能不只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对漂亮或英俊异性的长时间无意识关注可能说明具有"出轨体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对233对新婚夫妇进行了三年半的调查,记录了他们婚姻生活细节,其中包括他们的婚姻满意度、长期忠诚度、是否出轨和离婚等情况。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些夫妇在看到相貌出色的异性照片时的反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1999,(10):34-35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成果包含三部分内容:氯碱阳极、次氯酸钠发生器及海水电解防污和PS版阳极.它是利用钛等金属的耐蚀性和铂族金属氧化物的导电性的组合来满足阳极的电腐蚀环境的,具有轻质、长寿命、节能、可返修(重涂)及对环境无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5,(17):26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问题。忽视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自然产生的。对此,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青春期”异性关系的,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它是一个不应该讨论,至少不应该“过早”讨论的问题。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很多家长和教师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  相似文献   

18.
正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梦想的褪色。可是,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况且,一种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离不开成熟。1、“轻视异性”能够“轻视”异性,不把异性当回事,这是成熟的标志,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条,因为它是人生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这里说“轻视异性”,不是指性别歧视,它既指男人不要把女人当回事,也指女人不要把男人当回事。肤浅的人可能会有肤浅的疑问:不把异性当回  相似文献   

19.
1.金枪鱼+甜玉米(Tuna&Sweetcorn)配料:①罐头金枪鱼(泉水浸或无味)②冷冻甜玉米粒③蛋黄酱方法:将蛋黄酱与其他配料拌在一起涂抹在面包片上。2.鸡蛋+西红柿(Egg&Tomato)配料:①蛋黄酱②西红柿(切片)③熟鸡蛋(切片)方法:蛋黄酱直接涂抹在面包片上少许,然后放入涂抹蛋黄酱的鸡蛋片和西红柿片。3.芥茉火腿(Hammustard)配料:①少许蛋黄酱②火腿(切片)③法国黄芥茉方法:蛋黄酱调和芥茉,预先调制后直接涂抹在面包片上,放入火腿切片和法国黄芥茉。可依个人喜好适量加入黄瓜片或生菜叶。4.芝士洋葱榄菜(Cheese&Onion+pickle)配料:①切片芝士(干…  相似文献   

20.
一、环境和生态环境过去,我亦有过同样看法,认为生态环境就是环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之后,才发觉生态环境并不能说就是环境。1866年,德国生态学家赫克尔(Ernst Haeckel)最早定义,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interrelation)的科学。一百多年来,生态学有了迅猛发展,尤其是经历了三次飞跃,即个体生态学向种群生态学过渡;种群生态学向群落生态学过渡;从群落生态学向生态系统生态学的过渡。对生态学定义有过无数次的争议。然而,现代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亦可以说无论小到分子层次,大到全球层次,生态学都没有离开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说,这是赫克尔最初的定义范畴。实质上,这成为生态学的核心思想!!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可以认为:“生态”指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总和;“环境”指生物(主体)外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生物环境指生物和影响其生存的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具体说是与生物有直接的、间接关系的有效环境(effective environment),该环境具有4个特点,即特定性(particular),为该物种所特有;相互性(interactive),互相影响的;连续性(continuous),在整个生命中得到延续;不可分割性(inseparable),有机体与其环境的不可分离。生态环境:(1)具有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含义;(2)与一般环境更不同的是,它具有了生态学的理念;(3)表示从生态学角度看问题,可以与文化环境、战争环境相提并论。如这样理解,ecological environment在国外科技文献中常可见到。如美国密执安大学(1991)有关周边城市的论文;北美(2001)自由贸易的文章;欧洲(2002)物质移动论文;南非(2000)植物入侵的文章,还有日本(2004)札幌的绿化等文章。此外在空间科学等领域也有此词出现。二、环境和环境问题人类的生活、生产和繁衍等一切活动都和自然生态系统分不开。原始人类过着茹毛饮血、渔猎为生的生活。人类在进化中经过驯化动物和植物的农业畜牧业时期,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有所增强。逐渐出现初期的环境问题。如放火烧荒、砍伐树木、破坏草原。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后,人类生产和生活获得巨变:人口爆炸、现代大工业、都市化、交通运输和农业的现代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了水土流失、水旱灾害和沙漠化,从局部到全球出现了大气、水体、土壤等许多公害事件。这些环境问题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类持续生存的严重威胁。以上事实证明,如此众多、严峻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造成的恶果。著名生态学家卢肯科(Lubckenko.J),1998在《科学》杂志上著文,“进入环境世纪”(entering the century of environment)。人类面临全面的环境挑战: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多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POPs、PCBs和PAHs等新化合物的不断释放等。由此可见,如此纷繁的环境问题并不能被环境一词所包容,这与含有毒物等被污染的环境也不是一个概念。 ①Allaby.M.Oxford Dictionary of Ecology.2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