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成绩公布后,班里4位成绩差不多的同学发生了如下的对话。 张红说:“我比你多1分。” 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比你多2分。” 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比你多3分。” 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比你多4分。”  相似文献   

2.
习作初稿“啪”的一声,蛋糕从老哥的手中滑落下来,摔在了地上,摔得满地都是粉红色的蛋糕碎块。我定睛一看:啊,那上面还依稀可见我的名字,还有“祝你生日快乐”六个大字。我说:“你……你……你赔我蛋糕!”老哥说:“别……别哭!都怪哥一时不小心,哥给你重新买一个,好不好?”老妈说:“让你爸给你另买一个吧?”  相似文献   

3.
原谅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怎么啦?”母亲惊讶地问。“班上的杰克老是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那你……”“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原谅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位朋友参加了中国南极考察队。临行,他问我: “从南极回来,你想带点什么?”我回答说:“希望得到你的一根头发!”一根头发?我的话,也许  相似文献   

5.
来不及了     
一个矮个子的男生,在餐厅里看到一位身材修长的女生从他身边走过,不由得酸溜溜地说“:一个女孩子,没事儿长那么高干嘛!”女生好像一点儿都没生气,边打面条边回道“:我是北方人,经常吃面条,所以长得高。”当女生离开餐厅经过矮个儿男生的座位时,看到他正在吃一大碗面条,便笑着对他说“:现在吃已经来不及了!”编辑/代彦玲E-m ail:D YL763@163.com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6.
陈诗哥  思源 《世界博览》2023,(10):30-35
<正>认识这个世界,有很多种方式,文学和科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方式,一个无法否定另一个。多年前,应中科院的邀请,我以童话作家的身份去给一群理工科的研究生做一场报告。讲座开始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做一张桌子,需要什么?”大概问题过于简单,研究生们面面相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过了一会儿,有一位研究生小声地说:“木头啊。”我说:“很棒!要有木头,还需要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案例1]一次课外活动,学生让我和他们做游戏。我说:“咱们来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我当鸡妈妈。”孩子们都欢呼雀跃着围拢过来。很快,我的后面就排了一串“小鸡”,有男生也有女生,几乎全班都来了。我们跑着,笑着,叫着……玩得特别开心。活动结束后,亚亚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我对你说一件事,你千万别生气。”  相似文献   

8.
一位议员有意要打击反对派的某一位议员,他知道这位议员的家世很低微,是个兽医出身。他故意在大家面前,大声地对他说:“听说你以前是兽医,这是真的吗?”以至许多人都吃惊地将目光移向这位被攻击的议员。但是这位议员却从容自若,挺着胸膛说:“是啊!我现在仍然是兽医,你是不是有毛病,我可以替你治疗。”  相似文献   

9.
丁海军 《奇闻怪事》2007,(10):33-33
一天,陶行知校长制止了一位男生用泥块砸另一男生。放学后,该生早早来到校长室门口低着头等着挨训。陶校长走来,先给了他一块糖,说:“这块糖是奖你的,因你按时到,我却迟到了。”该生惊疑地接过糖。接着,陶校长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你的,因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应该奖你。”该生更惊疑了,睁大眼睛看着校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去年我在《世界知识》上连续发表了《漫话欧洲王室》之后,有一位老朋友对我说:“你的文章写得不全面啊!”我分辨说,“杂志篇幅有限,哪里容得如许材料,譬如说,英国女王自有御前的整套班子,行止亦有定则……”他立刻摆手打断我的话说:“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谈的都是眼下在位的王室,我还想知道那些下了台的君主。他们在哪  相似文献   

11.
有空吗?     
一位母亲刚读完一本教导人如何养育子女的书……想到自己身为母亲,实在有些疏忽的地方。基于这种自责,她到楼上找她的儿子,走到房门外面,她所听见的是震耳欲聋的鼓声。她心里有话要对儿子说。可是在敲了门之后,她又畏缩起来。“有空吗?”她问。儿子出来开门,“妈妈,你知道我随时有时间给你。”儿子说。“孩子,你知道,我……真的很喜欢你打鼓的样子。”他说:“真的?好,多谢,妈!”说完了话,她开始下楼。走到一半,她才明白自己没有说完想说的话,于是回头上楼,再次敲门,“还是我!你还有些时间吗?”她说。他说:“妈,我早说过了,我总有时间给你的…  相似文献   

12.
最想说的话     
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的招聘会上,人头攒动,大学生们都在忙着发简历,忙着和用人单位的负责人聊上几句。电视台的记者在人群中穿行,采访今年的就业情况。在大厅的一角,记者碰到一个满脸失望的女生,便把摄像机的镜头对准了她。“请问你的应聘情况如何?”“现在都强调工作经验,像我这样刚毕业的学生,想找个合适的工作太难了!”聊了一会儿,电视台的记者问:那么,面对电视观众,现在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女生马上从包里掏出一份简历,充满期待地说“:你们电视台今年还用人吗?”编辑/代彦玲E-m ail:D YL763@163.com最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3.
开场白三年前的一天,偶然与一位老同志谈论杂志的选题。他说:“谈到知识,有个题目值得一写。现在有一股学习英语的热潮。可是人们很少知道英语的来龙去脉。如能写篇文章,谈谈这个问题,读者是会欢迎的。”我说:“题目虽好,可惜没有人写。”他向我瞥了一眼说:“你写。”“我毫无把握。”“可以试试嘛。”就这样,我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了。  相似文献   

14.
x月x日自习课上,我正在专心做习题,后桌用笔捅了捅我的背,挺疼。我转回脸没好气地说:“别烦我,我正做习题呢!”后桌用手掩着嘴神秘的说:“你知不知道,你本周的良化分已经是负二分了。”我忙问:“为什么?”后桌说:“有人打小报告示,说你上课老说话。”我愤愤地说:“谁这么缺德,诬陷我。别让我查出来,查出来我跟他没完!”话刚说完,头上突然挨了不轻不重的一巴掌。更加愤怒,抬头一看,老班正怒目而视,老班说:“有人说你上课老说话,我还不信。今天逮个正着,看你还有什么话说!扣一分!”我一听又扣掉一分,气不打一处来,指了指后桌道:“她也说话了,…  相似文献   

15.
顿悟     
从前,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不经意地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于是,他上前询问:“你到底是谁?”那动物开口说:“我叫‘顿悟’。”樵夫心想:我现在就缺少‘顿悟’呀!把它捉回去算了!这时,“顿悟”说:“你现在想捉我吗?”樵夫吓了一大跳:我心里想的事它都知道!那么,我不妨装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趁它不在意的时候捉住它!结果“顿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的时候将我捉住。”樵夫的心事都被“顿悟”看穿了,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顿悟”发…  相似文献   

16.
牵挂     
一日中午,儿子在校无事闲游,顺便去电话亭打了个电话,其实没啥事,只是想向母亲问候一声罢了。家里是没有电话的,要接电话,母亲要到邻居家去。儿子把电话打给邻居大伯,问邻居大伯:“我妈在屋里吗?”电话另一头答道:“你妈下地了,早晨出去,这时还没回来吃饭。”儿子“嗯”了一声就放下电话。第二天,儿子意外地看到母亲来了,看上去很是匆忙,脸上一脸焦虑的神色。儿子惊喜地问:“妈,你怎么来了,有事吗?”母亲喘着粗气说:“我倒没事,你昨天打电话,又没说什么事,我不放心,今天就来了。”儿子鼻中一阵酸楚……牵挂  相似文献   

17.
自私的群体     
<正>有一个古老的笑话,是关于澳大利亚北部鳄鱼出没区的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如果鳄鱼开始追我们,你认为你能跑得过鳄鱼吗?”另一个人想了一会儿说:“实际上我并不需要跑过鳄鱼”。“这是什么意思?”第一个人追问道。另一个人回答:“如果鳄鱼开始追赶我们,我不必跑过它。我只需要跑过你!”  相似文献   

18.
印刷厂书库里的一本图书,悄悄地离开了大伙,独自玩去了。后来,他再也找不着家了,便“呜呜”地哭了起来。风婆婆对他说: “你不要哭,我帮你去找。”图书往风婆婆背上一跳,风婆婆立即飞舞起来,腾云驾雾,越飞越快。风婆婆把图书带到一个藏书楼,这儿每一本图书只有手拇指头那么大,读者借来的书,往那电视机上一放,荧光屏上立即显出书页上的文字,又大又清楚。奇怪的是,你看完一页,书就会自动帮你翻到另一页。图书管理员是位年轻的姑娘,她介绍道:“这是缩影书,收藏方便,你们看,十万本的书就只有那么一小箱子。你别看我们这藏书楼不大,藏书可有一千万本呢!”“哎呀,这么多呀!”图书惊奇极了。风婆婆推了推他说: “图书,这里就是你的家吧?”图  相似文献   

19.
新事 新言     
“我向你保证,如果布什总统在大选中落败,将是本·拉登和全球其他恐怖分子的一大胜利。届时,美国在全世界的敌人都会作此解释。”———美国俄克拉何马州共和党众议员柯尔在他的网站上为布什拉选票。“当你出任这个职位后,就会发现,这种生活就如同下地狱!”———做国家领导人何其风光,但七位法国前总理在接受法国《世界报》采访时竟不约而同地向公众倾诉自己的辛酸史。“两条鲨鱼在大西洋相遇。一条鲨鱼说:‘啊,我吃金枪鱼实在是吃腻了。’另一条便回答说:‘那么,到莫克姆湾去吃几个中国人可好?’”———英格兰资深保守党议员安·温特顿拿…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 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 可是,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 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 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听听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 习曲中的第3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 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 “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演奏 家。”老人又问道:“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 常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