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是个特别的老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如媒体报道他时形容的那样"君子端方,温良如玉",他虽朴实、低调,但他选育的玉米种子"郑单958"太不普通了,"一号种子"的桂冠,使这位奉行低调生活的老人,不得  相似文献   

2.
王炯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的一位普通技术人员,他平凡,就如不经意与你擦肩而过的路人;他不平凡,一个普通人在技术一线上创造了傲人的佳绩。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新时期一个优秀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求实拼搏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能诗善书、才学横溢的大学问家。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个性,有着自己的治学方法:一是博与专、中与西相结合;二是质疑、择书、自修与求友相结合;三是德智体相结合;四是提倡自由讨论、独立思考、追求真理;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毛泽东青年时代形成的治学方法一直影响到他的一生,其大学问家的特点是他领袖人格魅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4.
 笔者与李兆申教授可以称得上情同手足。初识李兆申,他憨厚的外表给我的印象似乎是一位性格简单粗犷的北方汉子,但真正走进他的情感空间,深感他是一位胸怀大爱的医学名家。经过30年的惺惺相惜,我越发觉得他拥有常人鲜见的无尽爱心。他不仅是一位誉满杏林的医者,更是一位不安现状并勇攀医学高峰的创新先锋。正如他的恩师许国铭所言:李兆申是个很有责任感,不安于现状,认准了目标就执著追求的人。  相似文献   

5.
书法家桂馥是清朝隶书四大家之一,在乾嘉金石学大兴而隶书中兴的大潮中,堪为一代标的,是清中期提倡汉隶并从理论到实践的先驱者。他的书法平实质朴,尤其是气息上的理智从容,堪称清代隶书直接两汉的典范。另外,桂馥的书论其言甚少,所论却甚精。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1999,(5)
喜马拉雅是由梵文而来,意指自雪之家。而在措如·才郎心目中这里不只是冰雪世界,它还蕴藏着智慧和灵性。身为西藏藏医学院院长的措如·才郎教授是当今藏医药的一代宗师,不仅在继承和发展藏医药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还是一位精通天文星算学、声明学、佛学、诗学、藏史学的学者和教育家。1926年措如·才郎出生在位于横断山脉金沙江畔的江达县措如村一个普通藏民家庭。他一生下来就不爱哭闹,始终甜甜微笑的样子给人们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措如·才郎3岁即有极强的辩识能力,5岁开始学习藏文,6岁能背诵经文,7岁到措如寺学习,到11岁时学习藏医藏药、天文历法和藏语语法。由于他过目不忘、在考试中名列前茅.因而受到寺里一位老藏医的喜爱,收他为徒。在老藏医的禅房里,措如·才郎认真聆昕老师的教诲,如饥似渴地学习了老师传授的藏医藏药知识。15岁的措如·才郎决心不仅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遍访名山大川、名寺古刹,向智慧大师们请教。此后2年间,他靠两条腿走遍了西藏大部分地区,还跨越喜马拉雅山远涉到锡金、不丹、印  相似文献   

7.
正约翰·道尔顿是英国一位自学成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被誉为"近代化学之父"。由于家庭贫困,1778年,12岁的道尔顿便参加工作,成为一位小学教师。他拿着微薄的薪水,一有空就去别的地方兼职,以贴补家用。有一次,道尔顿的朋友帮他找了一项木匠活——为一位盲人做一张桌子。道尔顿发现盲人在家里生活自如,可以如普通人那般取容器、装满水,并且做到滴水不漏。盲人娴熟的动作与自信的神情让道尔顿感到惊讶,他问:"您是如何做到这样的?"盲人笑了笑,说:"如  相似文献   

8.
学坚教授,乃我跨系的老同事、老领导、老朋友.从昌潍师专到潍坊学院;从相识到相交,计算起来,已经几十年了.几十年中,时或相聚,间亦往来,相交如水,相敬如宾.总而言之,他在我心目中,尽管我比他大个10来岁,但他的学问、修养、为人、做事等等,都让我钦之佩之.他给我的感觉和印象,既是一位不苟言笑,谦谦君子的老朋友;又是一位学者型的老领导.在他全身的细胞中,蕴藏着一种十分可贵的尊重知识、学问、人才的血液.因为他有这种十分可贵的品德,所以我很敬慕他,喜欢他.  相似文献   

9.
乔乔木家楼下住着两位老爷爷,一位是赵爷爷,老叫他"小东西";一位是一见面就"宝儿啊,宝儿啊"叫个不停的徐爷爷。这两位老爷爷可有意思了,一见面就吵架,一天不见面又想得慌。他俩都喜欢养鸟、下棋,但是每天在一起遛鸟、下棋又难免吵嘴怄气。  相似文献   

10.
南朝齐国的王僧虔是著名书法家,是书圣王羲之的孙子。他禀赋优异,特别是隶书的造诣超凡出众,颇负盛名。齐高帝也酷爱书法。一天,齐高帝召见王僧虔,让王僧虔当场献字,以便揣摩、欣赏他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1.
<正>氾胜之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农学家。他学问渊博,常虚心向农民请教,并注意认真总结农民的农业生产经验。瓠子是当时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由于它既不耐旱又不耐涝,产量一直不高。氾胜之听说有一位农民是种瓠子的行家里手,就登门拜访,同这位农民交上了朋友。他仔细观察这位农民的种瓠过程,又反复做种植试验,摸索出了瓠子的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的一代宗师吕凤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凤子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同时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位先行者。他为使妇女不依附他人而办学;他倡导以美育陶冶、培养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他身教重于言教。他用他的人生实践,为我国职业教育留下了一代宗师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13.
隶书是由篆书演化而来的,在秦代篆书通行的后期就开始出现了向隶书的转化,到了汉朝,隶书得到了充分发展,并基本定型。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它的体型扁方、平整,采取分开布势,左右两边对称。笔法有圆有方,方圆结合。典型的笔法是“蚕头燕尾”。采用波势,用挑法。“横、竖、撇、捺”是它的四种基本笔画,写好了这  相似文献   

14.
展示你自己     
一位企业家说过,生产了好的商品,而不去宣传它,就不能招徕顾客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产品积压乃至损毁就在所难免。人也是一样,有才能而不去表现,如锦衣夜行,是很遗憾的事。要想对方欣赏并重用你,你就得给自己创造机会,使他看到你出众的才华。了解你真正的价值。否则, 即使是“好酒”,也是很怕“巷子深”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文人书法家,党怀英的交往圈子十分复杂,这一交往圈子大有功于他的书法个性特征的形成。在流传下来的党怀英的书刻作品中,篆书碑刻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楷书、隶书碑刻。这一是由于正统的宋代教育使他接触篆书的机会较多并打下较好的文字学基础;二是由于他对于篆书情有独钟。党怀英篆书的特征之一是笔力遒劲;特征之二是深具独创性,即在秦篆系统之外,独创一种新篆书字体——党氏悬针篆。这一创新启发了后世篆书创作。  相似文献   

16.
快乐大本营     
知识分子灭火在一家老客栈的房间里,住着一位工程师、一位化学家和一位数学家。当晚, 工程师的咖啡机着了火,他嗅到烟味醒来,拔出咖啡机的电插头,将之扔出窗外然后接着睡觉;过一会儿化学家也嗅到烟味醒来,他发现自己的烟头燃着了垃圾桶,自言自语道:“怎样灭火呢?应该把燃料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把燃烧物与氧气隔离,浇水可以同时做到这两点。”于是他把垃圾桶拖进浴室,打开水龙头浇灭了火,就回去接着睡觉;数学家看到了这一切,当过了一会儿他发现自己的烟灰燃着了床单时,他可一点儿也不担心,看着化学家自言自语说:“他们已经解决一回了,不会出事的”,就接着睡觉了。  相似文献   

17.
小A同学进入初中成了我班的一位学生。他聪明但很顽皮。一个月下来,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发现小A同学身上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上课思想不集中,心神不定,有时还破坏纪律;教学活动不积极参与;做作业马虎,还经常不完成,明显表现出不爱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各位老师都找他谈话,给他指出缺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班主任当然找他谈话教育的次数更多,但依然见效不大。于是班主任联系了小A家长,想了解他在小学时的表现。家长一开口就无奈地说:“我这孩子从小就不爱学习,学习态度和习惯嘟很差,老师和家长也没有办法改变他。”原来他一直都是老师和家长心目中的问题生。  相似文献   

18.
按一般生活习俗,结了婚的女人一过四十多岁,就有被称呼“老太太”的.照此类推,《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共有四个“老太太”: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薛姨妈.贾母自不必说,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一出场就是一位“老太太”.那么邢、王二夫人和薛姨妈,年令是不是够得上称“老太太”呢?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王夫人  相似文献   

19.
《少儿科技》2014,(7):46-46
<正>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援引文献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史记·汲郑列传》解析经典西汉有位大臣叫汲黯。他为人正直,对皇帝也敢当面提出意见,但说话过于直率,因而少有升迁的机会。汲黯看到那些曾经担任不起眼的小官吏的人中有一些人已经位居自己之上,心里不舒服。有一次,他对汉武帝说:"陛下任用大臣就像堆放柴火一样,后来的放在上边呀!"  相似文献   

20.
项英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为中国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不愧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当然,工人出身的项英,由于文化知识、理论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不出现一些失误,并且有时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误.这与他一生的卓越功绩相比,毕竟是微小的、占第二位的.而我们中的有些同志就抓住他的几个错误,一叶障目,完全不顾他巨大功绩的历史事实.这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