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土有机配合物作为重要的分子功能材料,由于具有光敏性强、发光效率高等特点,在生产生活的很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以分子发光材料和分子磁性材料为研究热点的Schiff碱稀土配合物,其合成、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吸引了大量国内外化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结合六齿Schiff碱稀土配合物结构及其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其新颖结...  相似文献   

2.
用硅烷偶联剂修饰配体,得到含酰胺基和羧基的分子桥连中间体,中间体与正硅酸乙酯发生水解和缩聚反应,并与稀土离子配位得到分子型稀土杂化发光材料.用核磁共振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且结构均匀,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功能材料,稀土发光材料,并介绍了它的种类、发光机理、发光性能以及稀土发光材料在食品检测、纺织品、照明材料和显示材料中的应用,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一种能够存储日光、灯光能量,且发光时间长、无毒、无放射性的新型高分子稀土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9月29日在长春通过专家鉴定。这种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近研发出来的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交通、国防等领域。长余辉发光材料,俗称夜光材料。由于其无污染、不用电就能发光等神奇功效,使其具有广阔而巨大的应用价值,多年来一直成为国内外新材料领域研发的热点之一。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首位,如何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利用稀土元素独特的功能,将其与高分子材料有机结合,解决目前长余辉材料中存在的余辉时间短、亮度低、稳定性差、易潮…  相似文献   

5.
构建具有优良荧光性能的生物功能化碳点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乳糖和盐酸为原料,通过超声和细菌辅助反应直接获得新型的生物功能化碳点,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以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构建出来的生物功能化碳点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得粒子表面富含羧基和羟基,这一性质使得生物功能化碳点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和生物活性.进一步的实验表明:生物功能化碳点与传统化学方法合成的荧光碳点相比,具有很高的光致发光性和光稳定性,且生物功能化碳点的发光区域在近红外和可见光区,这使其在生物活体成像和生物活体检测上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在彩色平板显示等领域里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与无机物相比,有机发光材料具有高荧光效率,颜色的广泛选择性及易成膜性,是当今显示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机分子发光材料的最新发展状况对有机发光器件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Nd~(3+)掺杂的BaTiO_2纳米粉体材料.采用热重法(TG)、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转换光谱(FTI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表征.采用荧光光谱研究材料的光致发光特性.研究不同浓度Nd~(3+)掺杂对于BaTiO_2纳米粉体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以及频率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发光机制展开了讨论.研究发现,Nd~(3+)掺杂抑制了BaTiO_2晶粒的生长.随着Nd~(3+)替代位置的变化,BaTiO_2的晶格常数出现了相应的改变.此外,该材料体系具有较高的淬灭浓度,达到了10%.  相似文献   

8.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Tm3+、Yb3+离子共掺杂的Gd2O3纳米晶上转换荧光粉体.XRD图和SEM表明样品在1000℃、1100℃、1200℃结晶状态良好,都是完整的立方相,制备的样品是纳米粉体.该粉体在波长976 nm(在LD激光器)激发下,观测到稀土离子的可见到近红外室温上转换发射.发光强度和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光子吸收过程,Tm3+、Yb3+间的能量传递是该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以Gd2O3为基质掺杂Tm3+和Yb3+的产生的近红外上转换光表明纳米颗粒在生物标识和生物成像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生物仿生的方式,利用多巴胺在玻片表面自聚合的特性,在玻片表面构建一层聚多巴胺薄膜。其自身含有的醌式结构,易于同带有活性官能团的生物分子发生化学反应而将生物分子固定到玻片表面。构建一种经济高效、绿色环保、操作简便的生物分子固定化平台,并与传统的固定方式进行对比。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及荧光显微镜等对聚多巴胺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薄膜由15~20nm的纳米颗粒构成,因此制备薄膜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及更小的空间位阻,利于提高探针的固定量及效率。通过荧光显微镜成像及Image J软件统计分析,与传统的制备方法比较,该固定方法能够提高固定探针的数量及荧光强度,因而该方法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在生物芯片载体表面修饰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众多优点而备受关注。良好的水溶性、高稳定性、低毒性、易于功能化,以及低成本和简单的合成路线,使它们成为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的潜在替代品。然而,长波长和多色荧光碳点的制备存在一定的困难,限制了其在生物成像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碳点具有颜色易调节的性质,磷光和上转换性能也逐渐被关注,而对碳点荧光现象的机理研究依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从碳点的制备方法出发,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碳点荧光性质和机理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11.
<正> 以铝酸盐为基质的稀土发光研究已有报导,发现Eu~(2+)在六方铝酸盐的不同组成基质中发光性质有明显区别,我们制备了含Eu~(2+)、Mg、Sr的铝酸盐荧光粉,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有磁铅酸型的晶体结构,发射最大波长为485±5nm,具有吸收性能好,发射半宽度窄,亮度高等特点。本文将对其合成,结构分析,发光特性等作详细报导,并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一、样品制备  相似文献   

12.
纳米结构ZnO及ZnO稀土离子掺杂发光在蓝/蓝绿可见波段和紫外波段存在受激发射,可能成为制备短波长激光、发光半导体重要的候选材料.基于量子限域-发光中心模型,分析了纳米ZnO的激子发光和缺陷发光机制,指出纳米结构ZnO在蓝/蓝绿可见波段和紫外波段发光是通过晶粒内部带隙间的激子复合发光.  相似文献   

13.
2022年3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研究院徐兆超团队发展出在酸性条件下可自闪烁的单分子定位超分辨成像荧光探针LysoSR-549,实现了在12 nm/20 ms时空分辨率下长达40 min的全细胞溶酶体解析.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Er3+掺杂的ZrF2-SiO2材料,测量样品的吸收谱和在980nmLD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发射谱.分析了稀土Er3+中4f电子跃迁的特征,证实了在980nm泵浦的激发下,ZrF2-SiO2Er3+在404、445nm和525、548nm附近的蓝/绿可见波段上转换发光过程是激发态吸收(ESA).  相似文献   

15.
各类钨酸盐材料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水金 《黄淮学刊》1997,13(4):40-42,71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掺杂稀土离子的单钨酸盐、混合碱土金属钨酸盐、卤钨酸盐、同多钨酸盐和杂多钨酸盐材料,并运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测定样品的粉末X射线衍射数据,配以红外光谱、电子衍射谱、等离子体发射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材料的荧光光谱,研究了各类钨酸盐材料的发光特性,同时探讨了TiSiW12O40/TiO2及GaW11Fe柱撑阴离子粘土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Eu离子在光转换材料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铕离子作为激活剂在发光材料中应用很普遍,无论是光致发光、电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或X射线发光均有其应用。发红光或发蓝光材料,以Eu离子作激活剂效果最佳,本文报道了几种光转换材料的制备性质与应用,结果表明,在转换自然光方面,CaS:Eu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它可将自然光直接转换为作物所需的红光,而使农作物大幅度增产。  相似文献   

17.
多种稀土离子掺杂在蓝/绿可见波段和紫外波段存在受激发射,可能成为制备短波长激光、发光半导体重要的候选材料.近年来,对稀土Er3+上转换发光的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在多种基质中发现了Er3+在蓝/绿可见波段的上转换发光.分析了稀土Er3+中4f电子跃迁的特征,讨论了不同基质对Er3+在可见波段上转换发光的影响,提出了在980nmLD的激发下,氟氧化物基质中Er3+在550~525nm附近的绿光上转换发光过程是激发态吸收(ESA),给出了4I15/2→4I11/2→4F7/2步进双光子吸收、激发态4F7/2→2H11/2和4F7/2→4S3/2的无辐射跃迁、4S3/2→4I15/2和2H11/2→4I15/2绿光上转换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稀土永磁材料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新一代的高效环保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之中。稀土永磁产业链主要由上游稀土原材料、中游生产设备供应商和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商以及下游消费市场3个环节组成。本文分析了稀土永磁产业链之间的影响关系,并结合近几年国家对稀土行业的相关政策对稀土产业的现状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磷酸镧铈铽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作了报导。LaPO_4:Ce,Tb是一种发绿光的光致发光荧光粉。实验证明,该粉为一种性能良好、制备简便的稀土荧光粉。  相似文献   

20.
蒽类化合物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刚性结构、宽能隙和高荧光量子效率等优点,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系统的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蒽类蓝光发光材料--2-叔丁基-9,10-二(三苯基乙烯基-4-苯基)蒽(TPVAn)的光学和电子结构性质.计算结果表明,TPVAn分子具有三维的非平面分子结构,这种结构可以降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激基缔合物的形成.电子的激发导致TPVAn分子中心蒽中各键键长发生变化.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分别为328.34 nm和453.15 mn,并且该分子荧光寿命较长,为15.9094 ns.在电致发光器件应用上,TPVAn分子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和实用价值的蓝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