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自然》1990,(3)
牵动亿万人心的"国宝"大熊猫的保护抢救工作,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83年至1989年间,共抢救病饿大熊猫118只,其中救活82只,除需继续治疗、研究者外,康复后已放归大自然.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也是我国古老的孑遗物种、活化石,被列入濒危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岷山山系、邛崃山山系、大小相岭、凉山和秦岭的局部地区,以箭竹为主要食物.1983年5月以来,上述地区相继出现大面积箭竹开花枯死现象,食物严重缺乏,威胁着大熊猫的生存.灾情  相似文献   

2.
1975年至1991年我们在凉山山系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设点观察,由于该山系属大熊猫分布最南端,表现其垂直移动和食物季节交化均有其独特性.根据大熊猫在该山系的变迁和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相岭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1年对大相岭大熊猫及栖息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相岭山系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53.76km2,数量14只,分布在洪雅和荥经县境内.大熊猫活动痕迹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2500m的针阔混交林生境.大熊猫栖息地内存在多种人类活动干扰,主要有采笋、历史的采伐和公路,分别占调查样方数的23.2%、22.2%和6.8%.与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第二次调查比较,大熊猫的分布范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当时没有大熊猫分布的荥经县现成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地.大相岭山系是现存大熊猫栖息地面积最小,数量最少的山系,需加强该地的保护区建设、大熊猫生境廊道建设及有效控制栖息地内的人类干扰活动,从而避免大熊猫种群的衰亡.  相似文献   

4.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野生动物,现仅残存在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岷山山系、邛崃山系、凉山山系和大小相岭,以及陕西省境内的秦岭中段.其中,生活于大小相岭的大熊猫,因主食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和人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等影响,栖息地已断裂成大小不等的四小块,种群数量小,极有可能因遗传衰竭而消亡.  相似文献   

5.
小相岭山系现存大熊猫约34只,数量稀少,且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强度较大,基因交流困难,整个种群处于濒危境地.本文运用VORTEX模型对该山系未来100a内大熊猫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尽管从年龄结构上看小相岭山系大熊猫属于稳定型种群,但在考虑竹子开花和森林火灾的情况下,其近亲繁殖系数将在90a后达到1.0,该种群将于80a后灭绝.因此,对该地大熊猫采取更为有效的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统计了冶勒自然保护区竹林面积及生长情况等指标。结果显示:保护区竹种单一,分布面积较小,虽生长情况较好,但已发现零星开花的现象,而且人类活动对食物基地的影响正在加剧,食物因素可能成为短期内影响大熊猫生存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竹子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来源,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现有缺苞箭竹、糙花箭竹、巴山木竹和青川箭竹等竹种。5/6的缺苞箭竹和1/5的糙花箭竹已开花死亡。实生苗仍处在以3至5年生为主的时期。大熊猫的食物在一个实生苗需7年才能成林而现有成竹有可能开花的阶段。因此,大熊猫仍未摆脱食物危机。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邛崃山、凉山、小相岭和大相岭等六大山系,前5大山系的大熊猫种群数量均有报道[1,2].1948年大相岭山系峨眉山的最后一只大熊猫消失后,对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数量知之甚少.我们于1998年4月中旬,从洪雅县的炳灵乡出发,在白沙河两...  相似文献   

9.
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大熊猫觅食行为与营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设立观察站,对大熊猫的营养生态进行了研究,发现大熊猫的垂直移动,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竹种和同一竹种的不同部分择优觅食,这种行为经营养分析并与各山系比较,证明是适应食物基地的一种营养对策并具有其区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1984,(4)
自从去年五月以来,举世闻名的"国宝"大熊猫,正面临着竹子普遍开花枯死的食物危机.抢救大熊猫迫在眉睫,大家都在献计献策.作为抢救大熊猫的一个战略行动,我们提出一个新的建议,把部分大熊猫东迁神农架,开辟新的栖息地.根据我们多年来对神农架地区考察所积累的资料,结合目前大熊猫的环境条件和生活习性,我们认为这个建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竹子开花对大熊猫生存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保护大熊猫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生态意义,竹子周期性大面积开花对大熊猫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探讨了大熊猫栖息地竹子开花的原因,分析了竹子开花对大熊猫的影响,提出了现阶段解决竹子开花问题以保护大熊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2000,(3)
国家林业局近日宣布进行全国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调查。此次调查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第二次与国家林业局等有关单位合作进行的全国大熊猫调查。调查范围包括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调查队将在大熊猫分布山系穿越5万公里的样线,整个调查工作将于2002年6月结束。目前中国已成立了3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但一半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及多数大熊猫仍分布于保护区外。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事处首席代表郝克明先生说:“这次调查对我们了解野生大熊猫生存现状至关重要。中国政府去年开始实施的天然林禁伐决定对保护区以外的大熊猫种群及栖息地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199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四川省林业厅对平武县大熊猫进行了调查。平武县是大熊猫分布最多的县,其栖息地面积约占全国大熊猫分布面积的12%。调查结果表明平武县大熊猫种群密度在一些区域有所下降,栖息地退化和破碎化问题也颇为严重。最近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国家林业局组织在青川县实施的全国大熊猫试点调查也表明,大熊猫在青川县的栖息地面积比10年前减少三分之一。“人们往往对野生大熊猫的数量特别关注,但实际上野生大熊猫数量是很难得到确切答案的。”世界自然基金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回顾了大熊猫生境选择研究的历史 ,对不同山系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横向比较分析 ,并在物种水平上对大熊猫生境选择特点进行了归纳 .  相似文献   

14.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现仅残存于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甘肃、陕西的部分山区,其中8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在四川省境内.大熊猫在四川受保护的程度,将决定其能否继续生存下去.已建11个大熊猫保护区从1963年开始,在大熊猫集中分布的岷山、邛崃山、凉山3个山系陆续建立了白河(1)、九寨沟(2)、黄龙寺(3)、王朗(4)、唐家河(5)、小寨子沟(6)、卧龙(7)、蜂桶寨(8)、喇叭河(9)、美姑大风顶(10)、马边大风顶(11)等11个自然保护区,管理面积合计达50多万公顷,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生育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数学者认为,大熊猫由于食物的高度特化,天敌,疾病,以及生殖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濒于绝种边缘。我们从野外获得10—15岁龄,正在发情的大熊猫雌性生殖器官,进行了大体形态和组织学研究,结合成都动物园人工繁殖大熊猫的观察及有关资料,认为大熊猫濒于绝灭的主要原因,是生殖能力的高度特化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至于食物的高度特化,天敌,疾病等则是第二位原因。拯救大熊猫单靠自然保护来繁衍后代,局限性极大,同时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日增,冷竹类的开花死亡等原因,更会加速大熊猫的绝灭。应当重视人工饲养繁殖,人工授精,人工喂养初生幼兽,以及外源激素引起的超数排卵,同期发情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科技事件     
竹子开花,大熊猫会不会再次断粮2005年以来,四川、陕西部分地区出现了冷箭竹、刺竹等大熊猫主食竹大面积开花枯死的现象,对野生大熊猫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主食竹开花对大熊猫的影响,建立了具有偏食行为的大熊猫-冷箭竹-拐棍竹三维捕食食饵脉冲微分系统,证明了系统大熊猫灭绝周期解的局部和全局渐近稳定性,并进一步给出了系统持续生存的条件.结论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单一主食竹开花并不会影响大熊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8.
人工哺育新生大熊猫的难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的特产动物大熊猫,野生的数量已很稀少,近年来产区又出现大片竹林开花枯死的灾情,对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有很大威胁,因此人工饲养下的繁殖具有重要意义.大熊猫历年繁殖概况自1936年到现在,国内外已有三十余家动物园先后饲养展出大熊猫百只以上,但能够繁殖产仔的却寥寥无几,因此大熊猫被公认为动物园中最难繁殖的动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竹子开花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与容纳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年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喜食的冷箭竹大面积开花枯死,受灾面积占82.2%。开花后大熊猫的觅食行为初是由喜食冷箭竹老笋改为竹秆,2年后下移采食未开花的拐棍竹。受灾初期大熊猫种群数量接近容纳量,1978年以后由于拐棍竹增生,其数量约低于容纳量.本文阐明了区域性的容纳量和如何挽救它们,为保护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密度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4 ~1995 年对相岭山系的冕宁冶勒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种群进行了野外生态研究,以粪团作为间接指标,使用样带法、逆向截线法和传统的方法,对大熊猫种群密度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种群密度为0 .032 5 只/km 2 。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大熊猫的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