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毒蛇是利用毒素捕杀猎物的,那么它吃下含有毒素的猎物后,为什么不会被毒死呢?A:毒蛇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因此,尽管大多数蛇是无毒的,人们还是会"淡蛇色变"。毒蛇的毒液储存在牙齿根部的毒囊中,当它的牙齿咬到猎物时,会把毒液喷入猎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使猎物中毒身亡。然而,当毒蛇吞食下被毒杀的猎物后,由于其肠胃能够分解自己制造的毒液,所以它自己并不会中毒。可是,如果毒蛇是被其他的毒蛇咬伤,或是攻击猎物时不小心咬到自己,那  相似文献   

2.
开怀大猜     
千万别被植物们表面的优雅娴静给蒙骗了,有的植物可是出手如闪电的杀手!比如这种叫狸藻的植物:一旦猎物靠近它的捕食陷阱,它便会迅速打开陷阱门,并用一个特殊的吸水泵将猎物吸入体内。整个过程只需要1毫秒,比大名鼎鼎的捕蝇草还快百倍!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3.
很多生物都养成了灵巧的狩猎和捕获食物的本领,这种本能维系着种群的繁衍和发展。蚁狮狩猎在沙漠中生活着一种名叫蚁狮的虫子,它变成蛟蜻蛉之前,用它的腹部作锄,在沙中掘洞,洞口前是极细软的沙窝,然后在洞里,等待蚂蚁或蜘蛛等猎物送上门来,当这些猎物来时,洞边的沙就会滑动,将猎物陷于沙窝之中动弹不得,这时,蚁狮便采取行动,它把一粒沙子顶在头上,然后以天生的百发百中的绝技,把沙粒向猎物射击,猎物应声倒下沙窝滚落它的洞中,就成为它美味的大餐。  相似文献   

4.
先来看看动物世界的"左撇子"。最常见的是猫,大多数猫偏向用左前爪捕食,扔一个线团给小猫,它多用左爪去玩。另一个有名的左撇子是北极的白熊,这个庞然大物总是用左爪拍死猎物。爱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八年的一天,又从地球仪的北极审视观察,在以往“发现”的基础上,突然产生了这么一些问题:北半球的陆地为什么那么对称地环绕着北极?距北极的距离为什么那么一致?且北部边缘为什么有着南端所不可比拟的数量众多的大小岛屿带?基于“地  相似文献   

6.
金蛇捕猎     
蛇属爬行动物,它的家族在地球上曾有过最辉煌的历史——它们是最先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真正征服陆地的脊椎动物,也是所有后来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即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祖先。在欧洲,蛇象征着健康与吉祥;在我国,有关蛇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这其中有一则传说,认为中国人最早的祖先就是蛇的化身。蛇的视力近于零,可是它却能在黑夜里准确地发现并捕获几十米外的田鼠、青蛙和蜥蜴等猎物,这是因为蛇芯(舌头)具有神奇的红外线感知能力,借此蛇便能清楚地“看”到发出热量的猎物。现在我们来制作一条大金蛇,看看它捕捉猎物时的身手如何。  相似文献   

7.
你听过遁地族的故事吗?他们白天生活在地下,晚上便爬上地面四处游荡,寻找猎物。到底有没有这么一群生活在地下的人呢?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这当做一个吓唬小孩的故事,直到有一天,德米尔发现了一个通往地下世界的洞……  相似文献   

8.
奔奔 《少儿科技》2008,(Z1):84-85
你听过遁地族的故事吗?他们白天生活在地下,晚上便爬上地面四处游荡,寻找猎物。到底有没有这么一群生活在地下的人呢?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这当做一个吓唬小孩的故事,直到有一天,德米尔发现了一个通往地下世界的洞……  相似文献   

9.
游泳闯北极     
当北极进入冬天,永久的黑暗便控制了这片冰天雪地,更加寒冷,更加饥饿,也更加危险。霍恩和奥斯兰德却决定在这个最艰苦的时刻穿越北极、挑战极限。在黑暗中挺进北极点,两位勇士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10.
一个庞大而银白的身躯在雪白的旷野上缓缓出现。运运望去,它走路摇摇晃晃像一个可爱的baby;走近了,看着它那天真憨厚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但是,要是它张开嘴伸出手掌,你又会看到它白森森的牙齿和尖利的爪子。它是谁呢?它就是北极圈当之无愧的王者——北极熊。在这片冰天雪地的地盘上,北极熊安详自在地生活着。想不想知道这位白衣战士背后的故事,想不想了解小熊如何长大成“熊”?去冷得过瘾的北极逛逛,多穿几件防寒服,出发啰——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湖南省桃江县某校发生群体性肺结核感染症状,且感染者大多数是在校的高三学生,消息一出便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很多学生及家长的惶恐与不安。那么肺结核真有那么恐怖吗?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一旦患病又该怎么办呢?何为肺结核在日常生活中,对于"肺结核"这三个字眼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种疾病,很多人只知道它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和认识它。  相似文献   

12.
知识点击1:世界上最大的潜艇当属俄罗斯的“台风”级潜艇,体形大概有俄亥俄的1.5倍,重量超过2万5千吨,别看它大,同样作为战略级别的潜艇,美国俄亥俄级装载的导弹量要比“台风”潜艇多4枚,这样讲,“台风”潜艇岂不是很没有面子?略带咸味的海风吹过美丽的夜港,不远处,一个庞然大物缓缓地下沉,不一会儿便消失在视野之中。数个星期之后,在漆黑冰冷的北极冰层下,它一动不动地“睡”在那里。之后,它又将前往温暖广阔的太平洋……  相似文献   

13.
1991年,我独闯北极,来到阿拉斯加最北面的爱斯基摩小镇巴罗。刚下飞机,就有人告诉我,一个叫斯托克的爱斯基摩小伙子被北极熊吃了。在一栋房子里,我看见了那张肇事熊的皮。我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既害怕被北极熊伤害,又很想见识见识这被称为“北极之王”的庞然大物。一天出野外,陪同我的爱斯基摩小伙子海瑞拿出猎枪,还压上了子弹,像是要去打仗。我心想,哪有那么多北极熊?正要开门,只见门上赫然写着:你带好枪了吗?我不禁一愣。没想到,走出大门,又看见一张标语:你压好子弹了吗?看来,海瑞没有小题大做。晚上,海瑞把几根木杆插进雪地里,然后绕了一…  相似文献   

14.
“北极五国”争北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春阳 《世界知识》2010,(22):44-45
<正>北极到底是谁的?近期以来,关于北极的消息稍有增多,使这个寒冷的地带在世人心目中稍许升温。先是9月15日,俄罗斯和挪威终于签署条约,划定了两国在北极  相似文献   

15.
快餐店     
北极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你一定会说是白色的。这是个错误的答案,北极熊的毛应该是透明而且空心的,它没有颜色。它的毛看起来像白色是因为反射了可见光,当然,看似白色的毛有助于北极熊隐藏在冰雪中。北极熊的皮肤是黑色的,吸热性很好,透明中空的毛管吸收了热量,再传给皮肤,这样北极熊就温暖多了。你想知道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狞猫     
山冈 《科技潮》2012,(6):70-71
繁衍生息在非洲和西亚等地的猫科动物狞猫,个头儿中等,体重一般在13~18千克,但是,它们却被划归为小型猫科之中. 狞猫喜欢生活在干燥的旷野,尤其干草原和半沙漠地带更是它理想的家园,不过,灌木林和稀树大草原也有它们的踪迹. 狞猫的"外衣"多为浅黄棕色或深红棕色,也有少量全身为黑色的.它的长相,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耳朵.它的那双大耳朵又长又尖,而且都长有黑色丛毛.故而,土耳其人将狞猫称为"黑耳".据研究,狞猫的这双大耳朵具有特殊的功能,可以帮助它寻找猎物,一旦寻找到猎物,丛毛很快就可以帮助它定位猎物的精确位置.  相似文献   

17.
开怀大猜     
蝠鲼(fen)是一种长得像海怪一样的海洋生物。它有着巨大多孔的大嘴,任何路过它嘴边的猎物都会被它毫不留情地吞吃下去。但是体形较小的海豚却不惧怕这种动物,它甚至能游进蝠鲼的嘴里。原来,海豚游进蝠鲼的嘴里,是帮助它清理嘴里的死皮和寄生虫!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8.
<正>第11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5月初在芬兰罗瓦涅米举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发言中将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活动视为"威胁",污蔑中国有可能把北极变成"另一个南海",宣称美国将加强在北极地区的存在,以抵制中俄的"攻击性行为"。对于此番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驳斥为"颠倒黑白、别有用心"。北极理事会成立于1996年,是重要的政府间合作平台,重点关注北极地区环境与发展,推动国际社会研究北极的自然变化,提高地区生活工作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它有三类成员,一是北极地区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丹麦、俄罗斯、挪威、瑞典、芬兰、冰岛;二是作为  相似文献   

19.
仁青 《少儿科技》2014,(1):10-11
<正>北极是个"聚宝盆"北极地区(以下简称北极)是指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广阔地区,即北极圈(北纬66°34′)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泰加林带。这片终年严寒的地带并不像它表面看起来那样单调、沉寂,实际上是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魅力。在皑皑的冰原上,北极熊、北极狐、北极驯鹿、北极麝牛  相似文献   

20.
正即使在航空运输业已如此发达的今天,火车仍是极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它的畅通无阻离不开安全的铁道!但火车行驶在紧邻北极、冰天雪地中的阿拉斯加铁道上却是"步步揪心"。这里的铁道时常面临各种威胁一被致命雪崩"埋葬",被"冰风暴"冻成凹凸不平的硬疙瘩,被积雪融化形成的洪水撕开缺口,被神秘的野生动物搅扰!而一群奋战在铁道线上的英雄,是如何见招拆招,顽强守卫这条漫长铁路的呢?目标雪崩,开炮!列车载着一批又重又高的货物,尽管开得很慢,列车长约翰还是十分忐忑,它将驶过一片连绵起伏的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