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自从1868年奥匈帝国的英籍工程师罗伯特·怀特海德成功研制出第一枚鱼雷后,这种水中"爆破手"就以其非凡的作用和威力在海战中大显身手,战绩赫赫.  相似文献   

2.
路原 《科学之友》2003,(12):22-22
众所周知,鱼雷本身并没有多大能源,被发射出去后,它的航程一般不会超过4万米。如果没有击中目标,鱼雷在跑完航程以后,就会沉到海底或者自行爆炸。然而,有一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英国舰队发射向德国舰队的“死神”号鱼雷,当时没有击中目标,却既未下沉,也未自行爆炸,而是神秘地飘入了大海。它在大西洋海域里时隐时现,曾经好几次和德国潜艇打照面,也和公海上的商船绕过圈子,成为航海者多年来噩梦。1945年以前,“死神”号鱼雷曾飘到了太平洋海域。在太平洋海域里行驶的商船只要一发现它,立即吓得赶紧改  相似文献   

3.
自1982年英阿马岛海战中,英方谢菲尔德号防空驱逐舰被阿方发射的“飞鱼”反舰导弹击沉后的10多年间,反舰导弹发展极快。据估计,至少有70个国家的海军装备了这种武器,装有反舰导弹的水面舰船总数多于800艘。此外,还有大量反舰导弹装备于潜艇、飞机和海防阵地。据预算,在今后10年内将有4500枚反舰导弹服役。 反舰导弹具有体积小、威力大、命中精度高和价格便宜等特点。反舰导弹迅猛的发展势头为水面舰船的生存勾划了一幅可怕的  相似文献   

4.
1996年11月6日,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环球勘测者”号探测器驾着一枚巨大的“德尔塔”Ⅱ型火箭飞向空间,开始了奔向火星的长途跋涉,从而拉开了新一轮火星考察计划的序幕。 3年前,美国发射的“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在到达火星之前3天突然失去了踪影,“火星环球勘测者”就是作为它的后继者而发射的,它要继续执行“火星观察者”的使命,对这个红色星球进行考察。“火星环球勘测者”是美国和俄罗斯1996年计划向火星送去的3个探测装置中的第一个、也是未来10年里人类将要向火星发射的10个探测器中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5.
仿生学在军事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俄罗斯军队开始举行2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陆海空本位一体战略核演习。演习中俄罗斯海军核潜艇将从北冰洋下发射一枚战略核导弹。这场演习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其规模之大,具有1982年6月苏联那场“7小时核战”的精彩之处,而且,还在于人们也非常关注潜艇是如何从厚厚的北极冰层下发射战略导弹的?战略导弹核潜艇能长时间潜航于冰海之下,航行在厚厚的冰层下执行战斗任务,比在能见度很好的海水里更隐蔽,更具有威胁性。但是,如果核潜艇想在冰下发射导弹,就必须破冰上浮,这就碰到了力学上的难题,解决难度大且不利于海战。众所周知,鲸鱼每隔几十分钟…  相似文献   

6.
田莉 《科学之友》2004,(1):54-55
惨遭摔死厄运的美国太空猴一般认为,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是人类太空时代的开始,然而,动物的太空时代要来得早得多。为了解灵长类动物对太空环境的承受能力,早在1949年,美国空军便用V-2火箭将一只名叫艾伯特1号的实验猴送到大气层的最远处。那次发射,上升时情况正常,但返回时降落伞未能张开,艾伯特被摔死。以后的实验猴艾伯特2号、艾伯特3号和艾伯特4号同样遭此厄运。1951年9月,新墨西哥美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飞蜂”号火箭。火箭将一只叫约里克的实验猴和11只实验鼠送上  相似文献   

7.
闪耀新技术光辉的巨型火箭 我国发射载人飞船的火箭是“长征”二号F型,这是将“长征”二号一级火箭作为芯级,并在四周捆绑4枚液体助推火箭形成“长二捆”火箭后又改进了的新型火箭。火箭全长58.343米,起飞质量479.8吨,起飞推力604.4吨。芯级火箭直径3.35米,4枚助推火箭直径都是2.25米。“长征”二号F可将约9吨有效载荷送入离地面200-4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去。这种火箭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都是排在前列的一种巍峨的巨型火箭。  相似文献   

8.
聂荣臻元帅的绝密报告 1958年6月,一直致力于国防工业科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从国外零星分散的信息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核潜艇将成为未来的世界霸权主义的战略武器,要想扼制世界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我们国家也得制造核潜艇。 那时,美国已建成“鱼”号、“海狼”号、“飞鱼”号、“北极星”号等几型鱼雷和导弹核潜艇,苏联也建成了“十一月”号鱼雷核潜艇,英、法、意等国也开始了核动力潜艇的研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1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4位在校大学生独立设计的名为“北航1号”的3枚小型探空火箭,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按预定设计达到1万米高空。这3枚火箭的成功升空,注定了这一天将成为中国宇航人才培养大业中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它开创了中国在校大学生自行设计,并成功发射探空火箭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近 50年来,世界上先后发生 了多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和武装冲突,并且大多数涉及到海军作战。在这些现代海战中,出现了许多与以往的海战显然不同的特点。它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根据现代海战的作战样式和装备优劣的较量,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小舰对抗大舰 这类战例在现代海战中出现的比较多。如1950年7月1日,朝鲜人民军用鱼雷艇击沉了美国的重型巡洋舰“芝加哥”号。当时,“芝加哥”号(排水量13000t)和2艘驱逐舰驶入朝鲜近海,进行炮击。朝鲜人民军派出了4艘鱼雷舰,对美舰先后进  相似文献   

11.
<正>从笨拙的"小木桶"到名扬天下的海战"大鲨鱼",看我如何72变!翻开世界兵器发明史,我们发现,潜水艇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且行踪非常诡秘的奇特武器。它通常都躲藏在大洋的深处或在深海中航行,除了借用高性能反潜机外,一般很难被人发现。一旦接到作战的命令,它可以在水下悄悄地找到或接近敌方目标,然后准确发射鱼雷、导弹等武器,将毫无觉察的敌舰等目标迅速击毁,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撤离战场。因此,它也被称为海战中十分凶残的"大鲨鱼"。  相似文献   

12.
“深空一号”离子推进系统:已于l”8年发射升空、耗资约1.5亿美元的这枚航天器能源来自光电池组。安装“探空一号”上的离子发动机现在正接受飞行测试,预计该航天器将探访一颗童星。离子推进系统采用太阳能板产生电场并以此加速载荷氛原子运动。该发动机能在特定时间连续运作数周,因此可达到很高航速。at基斯特勒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预计今年后期发射升空的运载火箭投资建造数额不详,以蓖麻油和液氧混合燃料为能源。华盛顿州柯克兰市基斯特勒航天公司研制的K-l火箭号称“世界首枚可完全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2级火箭采用俄制发动机且…  相似文献   

13.
海底悲歌     
8月14日,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一艘参加军事演习的俄海军“奥斯卡”级万吨战略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沉没在巴伦支海,舰上118名官兵被困。在全球注目之下,经过一周多的营救工作,最后终于证实潜艇上官兵全体殉职。 尽管救援“库尔斯克”号官兵的工作已告一段落。但是,透过这次事件,再次感受到了人类在海洋面前的渺小,探索海洋的路还有好长好长。 沉没的堡垒 这次在巴伦支海沉没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堪称一座水中的堡垒。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排水量为1.3万吨,装备有两个原子反应堆、24枚巡航导弹和…  相似文献   

14.
火星的奥秘     
美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发射“水手9号”和“海盗号”探测器,从而揭开了火星探测的序幕以来,1996年11月发射了“火星全球勘探者号”,2001年4月发射了“奥德赛号”探测器,2002年6月和7月又相继发射了“勇气号”和“机遇号”探测器。“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登陆火星并展开探测,为火星探测揭开了新的一页。有趣的是,每当火星探测器传来新的发现,都会同时带来新的火星之谜。那么,迄今为止火星给人们留下了哪些谜题呢?  相似文献   

15.
鱼雷艇诞生历史久远,到现在已有100多年历史。1866年,奥匈帝国的一位英国工程师发明了现代鱼雷的鼻祖——自动航行的水雷。1873年,挪威海军订购了1艘由英国建造的“恶棍”号鱼雷艇,排水量16吨,航速15.6节,蒸汽机作动力,安装1具鱼雷发射管,这是有史记载的人类史上的第一艘鱼雷艇。1873年,鱼雷艇开始用于实战,是年12月15日,俄国海军第一次使用鱼雷艇攻击了土耳其军舰。1878年1月25日,俄国再次使用鱼雷艇发动进攻,击沉了土耳其“莫基巴黑”号护卫舰,创造了鱼雷艇史上的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窗     
1987年科学新闻集锦由于“挑战者”号悲剧性的灾难事件及一系列“一次性发射飞行器”(ELVs)的发射失败,致使NASA在整个1987年只进行了6次发射,而1986年共发射了25次。至1987年底,签订的卫星发射业务虽达去年的一半,但发射成功的只有两次:一为国家海洋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机遇”号准备“跳火坑”美国宇航局火星车项目小组科学家10月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据初步数据分析,维多利亚坑将是火星地质学研究的“富矿”,他们正在为“机遇”号火星车设计进入维多利亚坑的路线图。俄罗斯2009年发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据参与“火卫一土壤”探测项目的俄罗斯科学院数学物理博士埃弗拉伊姆·阿基姆称,俄罗斯计划于2009年发射“火卫一土壤”探测器上火卫一提取土壤样品。目前探测器的发射和开展探测任务的时间表已初步确定为2009年10月。埃弗拉伊姆·阿基姆博士称,探测器发射升空后将花费10~11个月的飞行时间进入火星轨…  相似文献   

18.
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惑",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取其谐音,被命名为"萤火一号"。"萤火一号"2011年11月将探火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嫦娥二号"测控通信指挥部副指挥长麻永平透露,除"嫦娥二号"外,我国今年将可能发射"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的福布斯卫星,共同进行火星探测。  相似文献   

19.
位于日本九州南端的种子岛数年前还是个少为人知的弹丸小岛,而前不久日本国产第一枚H2大型运载火箭在这里发射成功却使它名声大震,被载入了日本航天工业的史册。 日本人造卫星的历史 日本于1969年10月成立了宇宙开发事业团以后,从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技术入手开始了空间科学的研究开发。第二年2月,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大隅”号,可是这颗仅重24公斤的卫星并没有进入预定轨道,而且只运行了20个小时信号就  相似文献   

20.
最近一次哈雷彗星的回归(1986年),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并不显得十分壮观.但用另一种方法,即当五只不同的宇宙飞船飞向彗星进行就近的考察时,就显得很有意义了.这五只飞船中,日本空间和宇宙航行科学研究所发射了两枚探测器,即舒塞和萨基加克;苏联空间研究所也发射了两只飞船,即维加1号和维加2号;欧洲空间局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