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植物虽然不能像动物那样可以行动,但是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也自育一套防身的“高招”。尖刺防身为了防止食草动物的掳食,许多植物生有利刺或有毒的刺毛。南美洲的秘鲁有一种“捕鸟树”,叶子上布满了又尖又硬的刺,飞鸟如果落到上面,一碰上尖刺,轻者  相似文献   

2.
植物睡眠即植物"犯困",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既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科学家们100多年来积极探索的科学之谜。花生是一种爱"犯困"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表示要睡觉了。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妖嫩艳丽的花朵似乎更需要睡眠,比如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形形色色的珍稀植物中,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活化石、坚硬如铁的栋梁之材、美丽动人的风景树,也有被称之为“死亡之树”的巨毒植物。  相似文献   

4.
叶子的秘密     
护 看我的书签,这 可是我用叶脉 做的哦! 牵牛花之类植物的叶子 比较柔软,川来制作叶 脉书签比较困难。要提 高成功率,应选用肉厚 且坚韧的叶子,比如桂 树、白杨等植物的叶子. 因为植物的叶肉部 分是山蛋白质、淀 粉等构成的,比较 容易被热的碱洛液 分解掉,而叶脉则 是一类纤维  相似文献   

5.
Q:在自然界中,植物和人一样都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但是,许多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反应却要比人和动物灵敏得多,只要稍受污染物的侵袭,它们的叶子就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为什么植物的叶子能对空气污染作出如此强烈的反应呢?  相似文献   

6.
槭树科槭属植物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槭属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叶子对生及有翅的分果(翅果)是它们的显著特点,我国是槭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在对丰富的槭树资源进行保护的同时,应加强研究工作,并扩大对槭属植物的引种,利用。  相似文献   

7.
郑永辉 《科技潮》2000,(9):38-39
动物以植物为食得以生存,这似乎是自然界的不变法则。你可知世上还有吃动物的植物?捕蝇为食的茅膏菜(俗称“捕蝇草”)在北美的森林沼泽地带,生长着一种专门以捕捉苍蝇及其他昆虫为食的“捕蝇草”,系茅膏菜科捕蝇草属的植物,叶子是它捕食昆虫的有力“武器”。科学家对捕蝇草的捕食活动作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其叶子像两扇张开的蚌壳,叶子的边缘有着尖而长的牙齿(也称“刚毛”),叶子的中间长有触毛并具有感应功能,叶的边缘还有腺毛分泌甜汁。当苍蝇及其他昆虫为甜汁引诱飞进叶子并触动叶边的触毛,大约20秒钟之后,叶子就会产生一种类似动物神经系统的脉冲信号,并从触毛迅速传递到运动细胞而使叶片向内合抱起来,叶子边缘的刚毛便交叉锁绕在一起,昆虫就再也出不去了,而且被围在里面的昆虫越活动、越挣扎,叶子合得也就越紧。此后,  相似文献   

8.
伊凡·马克雷是一名捷克籍的探险家,他对各种奇特的自然之谜有着浓厚兴趣。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克雷从旅行札记中知道了有关非洲食人树的传说。于是,为了弄清真相,马克雷组织了一个探险队前往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在那里,种种经历至今令他难忘。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13,(7):26-27
NO.1 树袋熊:22小时 树袋熊又名“考拉”。是一种树栖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动物。这种动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亚,主要栖息在桉树上,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22个小时左右。清醒的时候,它们的大部分时间也用来吃东西,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赖虫。  相似文献   

10.
食人植物     
近些年来,不断出现报道食人植物的消息。最早报道食人植物的是19世纪后半叶的一些探险家。其中有位名叫卡尔·李奇的德国探险家,一次探险归来后说:“我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上,亲眼见过一种能吃人的树木,当地居民把它奉为神树。曾经有一位土著妇女,因为违反了部落的戒律,被驱赶着爬上神树,结果树木8片带有硬刺的叶子把她紧紧包裹起来,两天后树叶重新打开时,只剩下了一堆白骨。”从此以后,关于食人植物的传闻便风传开来,同时关于食人植物的报道也多了起来。据报道,在巴西森林里,还有一种名叫亚尼品达的灌木,在它的枝头上长满了尖利的钩刺。人…  相似文献   

11.
完美合作     
树叶是许多食草动物赖以为生的生命之源.它们张开饥饿的嘴巴对树叶疯狂扫荡.一排排尖嘴獠牙所经之处,生机勃勃的树叶转眼间就变得千疮百孔.那些还没长成的稚嫩小树经不住这样的摧残,就此变成了光棍,甚至枯死. 在这些弱势的植物群体中,蚁栖树是个例外,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敢以它的叶子为食.也许你会说它叶子上带刺,或者叶子里面含有毒素.这些答案都不对.它的秘笈来自外部力量:益蚁保镖.每当馋嘴的动物爬到蚁栖树叶子上想大快朵颐时,黑压压的益蚁家族就会从蚁栖树的竹节中倾巢出动,群起而攻之,将来者咬得遍体鳞伤,狼狈逃蹿,蚁栖树由此得以毫发无伤.  相似文献   

12.
<正>妈妈送给我一个漂亮的礼盒,我兴奋地打开一看,哇,里面有一只大大的田螺。我小心翼翼地把田螺安置在家中的鱼缸里,观察它成了我每天必做的功课。饲养田螺,我首先需要知道田螺喜欢吃什么。爸爸说田螺喜欢吃水生植物的叶子,妈妈却说田螺喜欢吃水里的微生物。我想了想,在晚上往鱼缸里放了一片绿萝叶子。第二天早晨一起床,我就急匆匆地去看,那片叶子只剩下一小半了。田螺只吃植物的叶子吗?我查  相似文献   

13.
李勇民  杨征 《贵州科学》1997,15(2):105-111
根据野外调查观察和实验测定结果,论述了五倍子蚜虫-盐肤木树-藓类植物生物群落的特性。五倍子虫瘿是该群落的产物,是倍蚜虫与盐肤木树木、藓类植物共生的产物。群落中五倍子蚜虫转主寄生的主要原因是由蚜虫食物的营养质量决定的,秋天当盐肤木叶子含氮量低于1.2%时,倍蚜便发生迁飞,春天当鲜类植物含氮量低于1.1%时,倍蚜便回到迁到盐肤木树上。  相似文献   

14.
文丁 《青年科学》2010,(6):11-11
精子分动物精子与植物精子。动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雄性细胞,雄性动物的生殖细胞,异配生殖中的雄配子,由精子器产生的单倍体生殖细胞。而生活中精子更多是指男性成熟的生殖细胞,在精巢中形成。日本科学家日前报告说,在精子形成过程中,部分细胞能“返老还童”,向干细胞逆转。  相似文献   

15.
“远远望去,那棵大树很美。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走近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她,一个叫小雪的女孩儿。  相似文献   

16.
马杰 《科学世界》2007,(8):76-77
周杰伦的歌曲《蜗牛》中唱道:“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到了潮湿的梅雨季节,蜗牛就悄悄出现了。蜗牛不喜欢干燥,你看它那潮湿黏滑的身体,贴在植物叶子上慢慢爬着。蜗牛是在什么地方出生的?它们如何生活?如果蜗牛搁下壳,会变成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创立了划时代的细胞学说,并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根据细胞学说的理论,当时有人提出,可以将不同植物或不同动物的细胞相互合并,创造出新的植物或新的动物。在当时的科学背景下,这只是科学幻想而已。随着细胞工程技术的崛起。它已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
<正>这个话题由来已久了,一谈到动物保护,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大熊猫、金丝猴一类,甚至猫狗也跟着沾光。可是植物呢?所谓的"保护主义素食者"可以大口大口嚼着生菜叶子,谈论自己对家养动物痛楚的理解,以及如何体会众生平等的宁静等等。难道植物真的没有痛感吗?也许事实并非如此。通常,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感觉,麻木不仁。植物没有像动物那样专门传递信号的神经系统,也没有像动物的大脑、神经  相似文献   

19.
桫椤科植物因其重要的科研、观赏和药用价值而倍受人们关注。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桫椤科所有种全部列为二级保护植物;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全部列为附录Ⅱ物种;在根据新的《森林法》第三十八条制定的《国家禁止、限制出口的珍贵树木名录》中全部列为限制出口的树种。桫椤科在分类学上属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水龙骨目。它是蕨类植物中一个十分独特的类群。蕨类植物一般为草本,但桫椤科的绝大多数种类具有树状的直立茎,呈乔木状,大型羽状叶子簇生于茎干的顶端,形成伞状,故又称为树蕨。根据化石记载,在地质历史上,桫椤科植物最早出现于中生代的早侏罗纪或晚三叠纪,在中生代中期曾广泛分布,极为繁盛。后来由于地质变迁和气候变化,特别是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大量种类  相似文献   

20.
动物穿“毛衣”你肯定见过,毛发能帮助动物保持体温、保护皮肤,甚至还能在它们找男女朋友的时候起作用。而植物界也有很多穿着天然“毛衣”的家伙,不夸张地说,植物身上的细毛比动物的更加给力,有的还有“特异功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