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月派诗歌的平民意识首先表现为对严酷现实的义愤和对下层民众的道德关怀,其次是不分尊卑贵贱、人人平等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新月派诗歌个人性与公共性互相呼应:描摹田园生活的诗歌因站在平民立场,关注平民生活而具有公共性,其中也隐含了诗人的平民化生活理想;爱情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情爱体验,也显示了诗人自身作为广大平民中一员的生存状态;爱情诗因具有个性解放意义而体现了对平民意识的张扬。报刊、聚餐会和俱乐部作为公共舆论空间的直接影响,新月诗人信仰自由主义,成为新月诗派的平民意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用二十四首诗论述了诗歌的风格意境。它虽说每篇充满着山水自然的生动描写,但诗人正是通过写自然之“实”表现了其崇尚自然、关爱自然的真实思想。同时,这种思想是晚唐社会思潮的反映,也是诗人自然生态意识的本能体现。而把握住这一点,对当下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莉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2):164-164
《致杜鹃》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之一,是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与高超的文字水平完美结合的具体体现。本文从诗歌的形式、思想内涵及写作技巧等几方面入手对这首诗进行了解读,试图使读者更直观的了解诗人及他的创作,更具体、更准确的对诗歌形成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极富个性的一位诗人,他以无题名篇的爱情诗为后人津津乐道。诗人一生多舛的感情经历、颠沛流离的仕宦生涯,为其写作无题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无题诗中缠绵悱恻的意象,隐晦迷离的境界,体现出诗人对人生的独到感悟。  相似文献   

5.
盛唐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孕育了繁荣的盛唐诗歌和诗歌中独特的盛唐气象。这种气象 ,不仅从边塞诗歌作品豪迈、雄浑的风格中体现出来 ,也从山水诗歌作品清新、优美的风格中体现出来 ;不仅从天真、浪漫的诗人作品中体现出来 ,也从现实、沉潜的诗人作品中体现出来 ;不仅以诗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 ,也以诗人的情怀、理想、精神风貌来表现 ;不只是某个诗人的创作表现出这种气象 ,而是该时期诗人群体创作共同形成的时代气象  相似文献   

6.
曾思艺叙事诗和诗剧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新诗创作的重要收获。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叙事性与抒情性的完美结合,民间文学色彩浓郁,还鲜明地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学者型诗人所特有的学术背景与写作个性。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在不同时期的诗文创作中融入了"鸟"、"菊"、"酒"等意象,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诗人的情、志,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探求。这些意象因诗人内心世界充盈着自由、恬淡、率真而显得内涵丰富厚重。对这些意象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理解陶渊明。  相似文献   

8.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园丁集》收集的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它们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体现了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必将采远给人们欢乐、激励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裴多菲的政治抒情诗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既是匈牙利民族解放运动的写照,又体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伟大情怀。在革命的斗争中,裴多菲的诗具有强烈的民族号召力和鼓动性,是战斗的号角;其艺术风格真挚、坦率、质朴,渗透着浓郁的匈牙利民歌气息。  相似文献   

10.
《浮士德》是德国诗人歌德的杰作。作品中主要人物浮士德和梅非斯托的个性特征体现了能隐寓古今的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思想;作品还通过对不同阶层人物不同心态的淋漓尽致的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的揭示,和民间节会情景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文艺复兴以来欧洲社会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浮士德》所体现的思想、文化、学术观点,能给我们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很好的教育和启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的《园丁集》收集的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它们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爱情观,体现于诗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必将永远给人们欢乐、激励和启迪。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因其女权主义题材而著名,但她的一些无性别意识爱情诗却超越了女权主义的局限,通过模糊叙事人性别的方式,将爱情中的渴望、孤独及失落升华为整体人类所具有的孤独意识和关系意识,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独到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13.
晚唐诗坛上艳情诗创作颇为兴盛,不仅诗人众多,而且诗作繁富。不过,晚唐前、后不同时期的艳情诗,内容虽大同小异,而艺术表现却颇有不同。这一点在前期代表诗人李商隐和后期代表诗人韩偓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其主要表现在:诗歌意旨的表达上,前期具有朦胧性,后期具有显明性;表现手法的运用上,前期多为象征性,后期多为直陈性;艺术效果的显现上,前期具有感染性,后期具有感官性。因此,只有辨其差异,明其特征,方能更客观、全面、准确地把握晚唐诗坛的艳情诗人及其艳情诗篇。  相似文献   

14.
素有“诗圣”之称的杜甫,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诗歌艺术方面有着无所不能的才华。同时,忧愁类风雨意象贯穿杜甫大半生时光,在不同人生阶段体现诗人互相渗透而且侧重不同的忧患心理,展示了诗人理想的失落、人生的凄寒、对故乡的渴望、对事实的慨叹以及风餐雨卧的漂泊状态。  相似文献   

15.
钟嵘《诗品》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表明对楚辞的态度。在"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审美理想指导下,钟嵘重视诗文对情感的抒发、重视华丽的语言,对楚辞后继诗人极为重视,而尤为推崇融合《诗经》精神和《楚辞》特色的诗人及作品。在钟嵘的文学思想中,《骚》与《诗》都是文学创作的典范,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钟嵘《诗品》中的楚辞批评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通察陶诗中晨意象的实质,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晨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由安乐样和的乐土——田园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诗人隐而不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二、晨意象体现了诗人平生既固穷守节又有血性、有激情,对社会有是非感和责任心的坚定意志。  相似文献   

17.
唐祈是九叶诗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创作以独特的牧歌意绪揭示了一位南方诗人对于北方人民生活的体验,由此体现出中国诗歌文化的南北融合,这种融合在唐祈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以南方人的心态和眼光打量北方风情、建构了独特的抒情话语,在情绪内涵上则是沉思、迷惑与希望的交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李煜词所体现的"真"的情感特征进行了分析。李煜本身是具有诗人气质的至情至性之人,其词展现了毫无伪饰、不假雕琢的真率的情感。而李煜词中"真"情的自然流露,契合了中国传统的"以真为美"的文艺审美观,并且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具备了"以真为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华兹华斯《序曲》第五卷的“阿拉伯之梦”中,大海的崇高审美风格烘托着梦境的崇高精神气质,而梦境的崇高感又是诗人崇高心灵世界的表现。“阿拉伯之梦”作为全诗中“最崇高的部分”体现了自然审美经验与诗人精神气质的彼此渗透。它一方面联系着自然对诗人的“教化”,自然的教化塑造了诗人对待知识和人生的通达气质和良好直感;另~方面也联系着人文世界对自然的影响,展示出自然的精神内涵由于诗人的生命介入而逐渐丰满的过程,是理解诗歌中诗人与自然水乳交融关系的极佳切人点。“在大自然中读好书”既是诗歌中,也是日常生活世界中人与自然“共在”的一道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20.
漫游中国古典诗歌绚丽多彩的艺术长廊,即会发现古代诗人笔下的夕阳光景多而且美,诗歌艺术天地贯串着暮愁主题。当诗人将夕阳斜晖的点染与悲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喟叹融为一体时,诗人内心深沉悲凉的思绪便在感应客观境象时成为可以感觉的哀美世界了。暮愁是人类永恒的共感,它具有沟通心灵的价值。作为一种亲情的美、孤寂的美,它是人类心灵丰富、美好而深刻的体现,暮愁主题的表现是纷繁多姿的,长时间里人们颇多欣赏和复制,而很少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