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哈金和劳斯在理论与实验关系问题上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由于二者在"科学实践"以及"科学实在"概念上理解的不同,造成两人对理论是否是一项科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验是否彼此独立而存在上出现分歧。在通过对比二人的主要观点后,得出如果要真正了解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应该把实验与理论置于科学实践的概念下去理解。应该从传统科学的静态的科学实验观转变成动态的科学实验观,从一维科学实验观转变成多维的科学实验观。  相似文献   

2.
假说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实验与观察,以及实验能否对假说起到判决性作用,科学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伽里森(Peter Galison)力图超越传统的"理论—实验"二维分析模式,提出仪器和技术的发展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新仪器和技术使数据呈现"直接性"和"稳定性",是实验结果得到公认,假说得到判决的重要原因。通过仪器、技术方法和计算模型的不断改进,尽力排除背景干扰,提供直接性和稳定性的实验结果是实验科学家追求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实验主义的创始人伊恩·哈金提出"实验有自己的生命"的命题,认为实验先于理论,实验干预并创造现象,实验室科学可以自我辩护。哈金高举实验的旗帜,试图把哲学从传统的"理论优位"转向"实验优位",为科学哲学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协调论看来,哈金的新实验主义试图从"实验"的窗口考察科学哲学的新图景固然有益,但并不能证明实验优位,也不能否证理论优位。协调论不坚持理论优位,也反对实验优位,通过对哈金新实验主义实验优位论的批判,协调论主张理论和实验都是认识论的研究窗口,其研究结果在更深层面上可能是一种等价关系。  相似文献   

4.
伊恩.哈金的科学哲学和实体实在论致力于解决科学合理性的危机。哈金重新发现了科学中实验的本质、属性和地位,从而有力地反驳了曾经动摇了科学合理性基础的意义不可通约性的论题和观察/实验负载理论的论题。通过将实验干预中表现出来的实践理性引入科学合理性的观念,哈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捍卫了科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无人读过的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追踪记>是哈佛-史密森天文台退休高级天文学家、哈佛大学天文学及科学吏双料教授欧文·金格里奇30多年追寻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学术考察历程的传记性学术著作.该书通过一系列传奇经历,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内幕,廓清了16、17世纪天文学史中一些重要发现的历史脉络,对<天体运行论>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跟踪,以通俗的语言生动地展示了历史中的<天体运行论>,是一部关于哥白尼天文学说接受和流传史的著作,具有编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人把<九章算术>通分术理解为分子、分母扩大相同倍数而分数值保持不变的算法,实际上等价于现今的算法.其实<九章算术>中的通分是指用一个正整数乘以分数以化分数为整数的算法;前人对此理解有误,因此导致了前人对于<九章算术>经分术"同而通之"和少广术"通而同之"的错误理解,以及对于<九章算术>环田题密率术的校勘争论.依据对通分术新的理解,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辨析,进而认为:古今通分术计算结果殊途同归是产生对通分术普遍误解的算理基础;忽视古代数学术语和算法的统一性,忽视古代数学筹算的表达形式带来的实用性、经济性的要求,以及大量的以今释古是对通分术产生误解的原因.事实上,<九章算术>通分术,在现今数学中并无与之精确对应的算法;前人对通分的误解实际上抹杀了通分术演进的历史--从<九章算术>少广术总术和分术的不一致,可以看出从先秦<算数书>到西汉<九章算术>编撰,通分术历史演进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自然辩证法通讯>创刊30周年之际,学人多是满怀褒奖和赞美.这是自然的事儿.在这三十年中,<自然辩证法通讯>哺育了一茬又一茬青年,同时,以三十年如一的严谨、民主、科学之学风引领当今中国学术规范,在众多的期刊中独树一帜.纵观各种褒奖和赞美均不着奉承和献媚之嫌,都是情感真切流露.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年代科学化运动是由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组织发起的中国近代一场深刻的民众科学普及运动.<科学的中国>作为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的会刊,是中国科学化运动的喉舌和科技传播的重要刊物.<科学的中国>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传播了大量的科学技术知识,普及了公众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养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要求规划项目紧密围绕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和材料等领域中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的需求及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特别强调国家目标与科学问题的紧密结合和科学问题的提炼.这是我国科技界对基础研究认识上的突破.然而,长期以来以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基础研究一直并将继续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如何解决科学研究与国家目标的紧密结合仍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开始前,"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有不同的解读;而在科研工作中应当如何理解与贯彻这一原则,则是新中国科学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立足中国科学院,着重整理1964年<中国科学院工作条例(自然科学部分,初稿)>(简称"三十六条")的制定背景、起草过程以及颁布实施等,并分析其实施效果."三十六条"是中国科学院在总结以往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其主旨是为了在多变的政治环境下保证科研工作的相对稳定、保护基础研究并给科学院的科研方向以正确定位.它将"如何理解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这一核心问题转化为"科研工作的分类与比例划分"问题,可以说是中国科学院解决该问题的一次大力尝试与集中反映.由于"三十六条"颁布不久即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这次尝试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有其特定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创新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基于OCED对知识的分类,试图将know-what与know-what与know-why类知识归入基础研究领域,将know-how类知识主要归入科技应用领域,know-who类知识归入知识产权领域,从而对知识创新的概念与特征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提高社会控制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类比型术语由于类比方法的特征及其扩展性,表现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从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来看,这样构成的术语义理与原词相通,翻译时可相互参照。因此,通过类比型术语研究找出术语的某些相同构词特征可以提高翻译的效率与准确性。一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学科成倍增长,术语在信息时代的不断涌现,可以用“爆炸”两字来描述。据抽样统计,它们占科技英语文献的60%。[1]术语翻译同样随着术语量的增长而成为科技翻译的一个重要部分。找出术语的某些相同构词特征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与准确性。类比(analogy)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是两类事物或两种情境(本体和喻体)之间扩展的或复杂的比喻。它是把具有两个或多个相似点、义理相通的两个不同的事物并列进行平行比较,使其相互参照,来解释问题,阐明事理。不论是作为修辞格还是生活中的普遍思维模式,类比“反映出人类最为普遍的思维方式”[2],都有其扩展性和理据性。在现代英语中,类比构词(word-formation by analogy)指仿照原有的同类词创造出其对应或近似词,[3]是一种实用而又活跃的构词方式。在此笔者拟对类比型术语的构词特征、构词方法和翻译原则作一些探讨。二 类比构词的象似性特征西方学者指出,术语是语言符号[1]。根据皮尔斯(C.S.Pierce)的符号学理论,语言符号具有高度的象似性。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在对现实世界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的基础上形成概念和概念结构,语言是现实世界经由人类认知加工而形成的结果。认知先于语言,决定语言,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形式不仅与客观的现实之间,而且在许多方面与人们的经验结构、概念结构、所表意义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现象。功能主义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结构,如词的结构,既然要受一般认知有关的象似性支配,语言智能就不可能独立于其他认知智能,语言的构词部分也不可能独立于音系、词素、语义等其他部分。语言学可以从采集到的语料中分析出语法规则、语音规则、以及语词的“组合”和“聚合”现象。新词结构跟人的经验结构之间存在着有理可据的自然联系。类比构词是人们根据已有词汇,通过认知经验形成的新词。类比型术语构词特点有着和普通的类比构词相同的方式,即以某个同类词为模式,在语义上进行联想类比,替换其中某个词素,构造出与之对应或相似的新词来。类比构词由于它遵循人们的习惯思维模式,反映了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特征,具有很强的理据性,构词范围广,在学术界以及科技领域应用广泛。类比的构词功能主要表现在其对构成新词的联想意义。词的联想意义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在概念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象征、类比等心理手段构建的语义。尤其在现代语言发展中,如科技术语的层出不穷反映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特征。在一种语言内部,类比型术语往往有明显的理据性。通过类比方法构造的术语形象生动、义理明确,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在科技、广告、商标等方面较普遍。鲍林格认为,新词语几乎从来不是各语音的任意组合——即使是任意的,也要符合语言的音位学要求才行。[4]如鲍林格所示,已知有了bolt(雷电)、活蹦乱跳的colt(小马驹)、jolt(猛击)这几个词,这就很自然要赋予volt(伏特)这个词一种相似的意义。鲍林格指出新词语可以由部分的旧有形态材料构成。不管怎样,这些词依然是代表新概念的新组合。类比构词完全验证了鲍林格的这一说法。三 类比型术语的构词方法类比型术语的构词方法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近似类比和反义类比。在英语术语中最为普遍的类比构词方法是近似类比。这种形式的明显特征之一就是紧紧围绕着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运用类比推理,通过认知经验,形成容易为读者所接受的新术语。这类术语往往以一个词为核心形成一系列的新词,成为科技文献中准确、精炼、高效传递信息的载体。利用近似类比构成的新词很多,涉及领域也很广。如由于太空技术的发展,从bus-station类比形成了space-station,把space作为一个组合形式的保留元素,根据其他已有词汇类比生成了space-age、space-time、space-suit、space capsule(航天密封舱)[5]、space-shuttle等。由seafaring(海上航行)构成spacefaring(航天飞行);又如moonscape(月亮景色)是由landscape类比而成;moonport(月球火箭发射站)源于airport;earthquake(地震)类比生成了moonquake(月震),star quake(星震)等等。此外其他行业术语也不少,如由telephone类比生成了cellular phone或cell phone或mobile phone(手机)、pay phone(公用电话)、radiophone(无线电话);travolator(设在机场等处的自动人行道)一词是由escalator(自动扶手电梯)生成;由steam engine类比生成gas engine(燃气发动机)和jet engine(喷气发动机)等。在近似类比构词中,色彩类比也是根据原词的意义对部分进行替换而产生新词。通过利用表示不同颜色的词,类比生成新词语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语言的需要,如whitegoods类比生成了browngoods等。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产生了Greenpeace(绿色和平组织),人们为了表达购买不危害环境的产品的意愿,便借用类比手法,形成了green consumerism(绿色消费)等。利用替换数字进行类比构词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数字类比构成的新词,其数字不变,只改变被修饰语:如:the three P’s(即peace,petroleum,Palestine——由中东局势引发的三大问题)就是仿照the three R’s(即reading,writing,arithmetic——读、写、算三种基本能力)而构成。另一种情况是不改变被修饰语,只变动数字类比构成新词。如:G8(Group of eight,指西方八国集团)系仿照Group of 77(指西方1964年成立的有77个发展中国家参与的组织)。反义类比就是利用现有的反义词,依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相对立的焦点,从反设比,以反托正。两者对比迥异,反差鲜明,语言所表达的意义通过原词的对照而跃然纸上。在英语术语中不难发现以反义类比构成的新词,如low-tech(低技术的)由high-tech(高技术的)类比反托构成,monoculture(单作物栽培)类比构成multiculture(多作物栽培),input scan(输入扫描)类比构成output scan(输出扫描),hard steel(硬钢)类比构成mild steel(软钢)等。这样相互反衬的词组在计算机网络术语中非常普遍,如input/output technique(输入/输出技术),input/output interface(输入/输出界面),mono/multi frequency(单/多频),mono/multibus(单/多总线)等。四 类比型术语的翻译原则科技术语涉及面广,译者在翻译时应找出规律,提高效率。因此,可根据科技术语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加强信息的传递效果的宗旨。我们首先应该遵循术语翻译的基本原则,保证译名的单义性、科学性、系统性、习惯性、简明性、可读性,使术语标准化、专业化。[6]其次,笔者认为,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有关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原则,有助于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翻译时英汉语的符号对等。但笔者认为类比型术语翻译最重要的原则是把握术语的参照性和理据性。类比型术语往往有一参照性术语,如果该术语已被读者所接受,新术语则可参照模仿参照性术语的词法和语义结构进行仿译,如earthrise可模仿sunrise(日出)译为“地出”;将clamp pulse模仿drive pulse(驱动脉冲)译为“钳位脉冲”[7]。由于类比型科技术语是以原有词的词法和语义结构形成,因此表现出语言符号的理据性。正如王德春所指出的那样:在一种语言内部,新的语言单位往往有明显的理据性,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会很自然地考虑到理据性,而很少任意用毫无联系的声音来代表事物,语言符号虽与客体没有必然的本质联系,但语言体系的发展应遵循理据性规律。[8]这样有助于理解和翻译,使语言符号的交际功能在科学领域中发挥其作用,也使得术语翻译有据可循。严辰松认为,语言理据可以十分明确地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部理据,另一类是内部理据。[9]两类中,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如:外部理据包括拟声、拟象、临摹理据、省力理据;内部理据包括形态、语音、语义。类比构词翻译的理据性应考虑语言外部理据和内部理据的有机结合。这里的理据性主要表现在对新术语的参照性临摹,因此可根据科技术语内涵、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根据已知常识进行翻译,以使汉译的科技术语更为地道,为汉语读者所接受。如计算机词汇翻译,与cyber构成的术语往往译成“电脑-”或“网络-”。根据其他已有词汇类比生成和相应对译如下:cybercommunity(网络社区)、cybernate(v.使受电脑控制,使电脑化)、cyberspace(电脑空间)、cyberworld(网络世界)、cybernaut(网上随意访问者)等。参照性和理据性在翻译术语时还表现在对术语的合理解释性增词翻译。如:Web browser(万维网浏览器),wall phone(壁挂式电话),key switch(按键开关),infinite adjustment(无级调速),portable transmitter-receiver(便携式收发两用机),以及three-aspect high colour light signal(高柱三示像色灯信号)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科技新词的表面结构与已有术语相同,但其内涵意义无法从原词参照仿译,应以术语的学科性质为参照,按照汉字、汉语的规律,体现汉字、汉语表意性的特点构成汉语术语。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推演变通翻译,这类术语的翻译对新术语内部理据的分析尤显重要。如:space shuttle一词,译成“太空穿梭机”显然不妥,很容易引起误解。其实,在航天领域中space指的是aerospace(航天),shuttle指往返于太空与地球之间的形状像飞机的交通工具,因此,据此推演译成“航天飞机”。与此相同的还有:space platform(空间站),pic-turephone(可视电话),dataphone(数据电话)。blood type可译为“血型”、blood bank可译成“血库”,但blood heat 却不能参照译成“血热”,而根据医学领域的知识,借用解释可将其译成“人体血液正常温度”。五 结语由于类比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说理清楚,寓意深刻,类比构词使新词表现手法更显缤纷多样,凸显语言感染力,恰如其分地使用类比的结构形式以及构词功能会使术语更加生动易懂。类比通过与已知事物的比较,使人们从对类似相通的事物的联想和推理中得到新的启示,新的领悟。严复等认为“非精学者不能翻译,俟学术大兴,专家奋起,始能议及”[6]。由此可见,翻译术语的要求之高,译好一条新术语并非易事。译者应详细查阅资料,弄明白其含义,参考有关术语,准确把握它所在专业的含义,根据专业的要求为其定名。  相似文献   

13.
作为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技工作者是科技名词本土化和民族化的主体。钱学森是20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的杰出代表。钱学森一生创造和译定过不少的科技名词,许多都已经成为当代科学领域中的通用术语。  相似文献   

14.
德国技术交流协会是欧洲最大的技术交流协会,它是在德国范围内为人们的技术交流活动提供信息交换和经验交流的最佳平台。文章介绍时任德国术语信息文献中心主任的施米茨教授和德国技术交流协会施特劳布女士在2016年牵头对德国企业开展术语工作情况的再调查。此调研报告英文版刊登在2016年9月《技术交流杂志》的英文网络版上。算是2010年同项调研的续篇。此项调研是以德国技术交流协会的名义进行的。文章旨在介绍这篇报告,为读者了解德国企业的术语工作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世界军事发展的必然趋势入手,深入分析我军当前科技人才匮乏、素质亟待提高,科技练兵科技含量不足和军事科研活动滞缓的机制及其文化成因,并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6.
一、引 言  核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当代最主要的高技术之一 ,也是社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自 1896年人类发现天然放射性以来 ,核科学的发展已逾百年 ,成就斐然。与此相适应 ,核技术的发展也令人鼓舞 ,对世界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核技术开始大规模地转移到国民经济建设中 ,产生了许多重大的成果 ,如 :中子照相技术、核医学显像技术和放射性药物等 ,形成了许多新兴的产业部门 ,已广泛渗透到能源、材料、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我国核技术应用大体上经历…  相似文献   

17.
We consider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A) and taxicab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CA) of relational datasets that can mathematically be described as weighted loopless graphs. Such data appear in particular in network analysis. We present CA and TCA as relaxation methods for the graph partitioning problem. Examples of real datasets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8.
卢嘉锡《天文学名词》(1987)《地理学名词》(1988)《土壤学名词》(1988)《微生物学名词》(1988)《大气科学名词》(1988)《地球物理学名词》(1988)《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学部分)(1988)《林学名词》(1989)《生理学名词》(1989)《遗传学名词》(1989)《医学名词》(一·妇产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等)(1989)《海洋科学名词》(1989)《测绘学名词》(1990)《自动化名词》(1990)《生物化学名词 生物物理学名词》(1990)《古生物学名词》(1990)《化学名词》(1991)《植物学名词》(1991)《人体解剖学名词》(1991)《细胞生物学名词》(1992)《医学名词》(二·口腔学)(1992)《力学名词》(1993)《数学名词》(1993)《电子学名词》(1993)《地质学名词》(1993)《组织学名词 胚胎学名词》(1993)《农学名词》(1993)《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1994)《石油名词》(1994)《医学名词》(三·医学遗传学、免疫学、病理学)(1994)《化学工程名词》(1995)《医学名词》(四·心血管病学、肠胃病学等)(1995)《航海科技名词》(1996)《医学名词》(五·眼科学)(1996)《煤炭科技名词》(定义)(1996)《大气科学名词》(定义)(1996)《物理学名词》(1996)《动物学名词》(1996)《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名词》(1996) *截至1997年底,《铁道科技名词》、《公路交通科技名词》已正式公布出版。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保存于汉译佛经<佛说时非时经>中的影长资料进行了初步的辨析,接着进一步确定了"时"和"非时"的确切含意,然后解算出了这些影长资料的两个重要参数--表高值和测量地纬度,并由此推断:(1)该佛经中的"非时"影长资料测量地点在古代印度西北和克什米尔一带,而非经文中声称的佛祖宣说该经的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2)经文中"时"对应的影长资料极可能是佛祖所规定;(3)该经中"时"与"非时"两套数据反映了佛教从其发源地向西北传播的情形.  相似文献   

20.
以科学理性、科学准则客观判识“非共识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一等奖缺位和“非共识”难题引发的思考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1 998年度至2 0 0 1年度曾连续4年空缺,而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自1 998年度至今已连续6年空缺。勿庸讳言,这是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现状、水平和存在隐患问题的一种客观反映。这一状况已引起国家高层和科学界深切的关注和忧虑。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和分析我们研究探索工作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当然,问题的产生肯定是多方面、多因素的。诸如研究目标选择上存在急功近利、“短平快”的倾向,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中衍生出的种种浮躁、浮华之风对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